协同创新与高等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以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李华娟
摘要(Abstract):
本文以协同创新理论为指导,结合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的实际,分析与这一问题相关的社会、学校和毕业生等因素,提出创新高等体育院校学生就业工作方法的措施:树立协同创新理念,坚持特色办学特色就业;坚持循序渐进,协调创新全面发展;协调管理,创新学生就业工作方法。
关键词(KeyWords): 协同创新;高等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
基金项目(Foundation): 2016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与实践研究”(GXGZJG2016B075)阶段性成果
作者(Author): 李华娟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樊平军,王炳富.从产学研协同育人的视角看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5)
- [2]黄加顺,康丹妮.结合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推进大学生创业实践[J].中国电子商务,2012(13)
- [3]宫笑莹.基于协同创新的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J].青年作家,2014(18)
- [4]马德秀.新时期高等教育以协同创新为契机[N].光明日报,2012-12-14
- [5]马少坤.协同创新理论模式及区域经济协同机制的建构[J].华东经济管理,2013(2)
- [6]彭纪生,吴林海.论技术协同创新模式及构建[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0(10)
- [7]甄晓非.协同创新模式与管理机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3(2)
- [8]曲洪建,拓中.协同创新模式研究综述与展望[J].工业技术经济,2013(7)
- [9]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 [10]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 [11]约翰·H霍兰.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
- [12]杨思帆,梅仪新.高等教育协同创新的意蕴与意义[J].教育评论,2014(2)
- [13]Ansoff,H I.Corporate Strategy:Analytic Approach to Business Policy for Growth and Expansion[M].McGrewHill Press,1965
- [14]Chesbrough H W.Open Innovation[M].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3
- [15]Rothwell.R Toward Fifth-generation Innovation Process[J].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1994(1)
- [16]SlavoRadosevic.Defining system of innovation:a methodological discussion[J].Technology in Society,1998(20)
- [17]Veronica Serrano,Thomas Fischer.Collaborative in novation in ubiquitous system[J].International manufacturing,20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