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处理探析——以《枫桥夜泊》为例
麦喜晓
摘要(Abstract):
本文阐述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形成背景及发展脉络,以《枫桥夜泊》为例,分析其创作背景及音乐特征,从演唱的情感表达、演唱的气息和语言、歌曲的韵味表达三个方面论述《枫桥夜泊》的演唱处理与教学实践方法,并对教学实践体会进行总结。
关键词(KeyWords):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枫桥夜泊》;演唱处理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麦喜晓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俞子正,田晓宝,张晓钟.声乐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 [2]王鸿俊.声乐学概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
- [3]李涛.中国诗词歌曲演唱探究[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1.
- [4]郭小青.《唱论》辨析与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4.
- [5]刘茜.探究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中的“依字行腔”[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3.
- [6]吴启慧.中国古诗词歌曲演唱特点及风格研究:以三首古诗词歌曲为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 [7]曾广海.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发展脉络及演唱思考[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 [8]刘雯璇.古为今唱:琴歌艺术的演唱研究与借鉴[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6.
- [9]赵哲.古诗词艺术歌曲探究:以《长相知》《阳关三叠》《枫桥夜泊》为例[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6.
- [10]李淑芬.黎英海歌曲《枫桥夜泊》的艺术特色[J].中国音乐,2009(2).
- [11]吴碧霞.论中外作品演唱的歌唱观念和思维方法[J].中国音乐,2009(2).
- [12]郑婷婷.诗乐相融相得益彰:赏析古诗词艺术歌曲《枫桥夜泊》[J].当代音乐,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