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化”视域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微”路径探析
谷彦锦
摘要(Abstract):
本文分析“微文化”与高职学生心理状态的思辨关系,阐述“微文化”对高职学生心理的影响,提出开展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微”路径:把控“微”领域,引导心理教育方向;搭建“微”平台,拓宽心理教育渠道;构建“微”制度,保证心理教育正常开展;组建“微”团队,提高心理教育效果。
关键词(KeyWords): 微文化;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基金项目(Foundation): 2020年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微文化’视域下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路径创新与实践研究”(2020SZ120);; 2021年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政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学生逆商培育机制研究与实践”(2021LSZ037)的研究成果
作者(Author): 谷彦锦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杨晨程.“微”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J].商,2015(4).
- [2]陈显捷,陈晓峰.“微文化”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影响及对策[J].高校辅导员,2016(2).
- [3]史秀玉,袁道福.“微文化”视阈下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模式的创新研究[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
- [4]王欣星,孙杨.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研究[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1(8).
- [5]刘雪梅.浅析“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J].新校园(上旬),2016(9).
- [6]张利南,陈卓敏.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Z1).
- [7]戴瑶,刘梅.微网络时代下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J].中国新通信,2021(11).
- [8]张社强.微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其时代价值[J].传媒论坛,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