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民俗文化词翻译探析——以广西沿海地区疍家民俗文化词为例
李晓敏
摘要(Abstract):
本文阐述民俗文化词翻译中应遵循的传达准确文化意象、保持民族文化身份、树立正面文化形象、简洁紧凑等原则,以及可采用的组合法、省略法、分裂法等补救方法,以广西沿海地区的疍家民俗文化词翻译为例,把音译、直译和意译三种翻译方法加上释义,试图为民俗文化词的翻译提供相应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KeyWords): 海洋民俗文化词;疍家民俗文化词;翻译;广西沿海地区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李晓敏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张小华.翻译与青海民俗文化[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7(4)
- [2]蒋红红.民俗文化翻译探索[J].国外外语教学,2007(3)
- [3]马慈祥.民族文化词语的可译性限度及其翻译策略[J].青海民族研究,2009(3)
- [4]姜智慧.从异化视角看民俗文化的传播--浙江省民俗文化翻译研究[J].中国科技翻译,2010(5)
- [5]麦红宇,关熔珍.广西民俗文化词英译案例评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2(1)
- [6]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
- [7]朱兵艳,刘士祥.民俗文化词项汉英翻译现状与策略--以海南国际旅游岛为例[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5(2)
- [8]朱兵艳,刘士祥,蒋秀娟,等.海南民俗文化汉英翻译研究--接受美学的视角[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 [9]余添.广西北海咸水歌阴柔美初探[J].新课程研究,2010(5)
- [10]卫敬星.广西北海咸水歌的风格特征与疍家文化变迁[J].法制与社会,2011(8)
- [11]麻三山.广西北海疍民咸水歌的传承传播机制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