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的理解向度
李次春
摘要(Abstract):
本文从立德树人的"德"与"人"的本质、"立德"与"树人"的关系等维度对"立德树人"的科学内涵进行解读,认为新时代的"立德"就是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新时代的"人"应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品质、一流的过硬本领、浓厚的家国情怀,提出"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和基础,"树人"是"立德"的目的与归宿。
关键词(KeyWords): 立德树人;内涵;理解向度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李次春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 [5]何九盈,王宁,董琨.辞源(第三版)[K].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 [6]朱贻庭.伦理学大辞典[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 [7]王泽应.道德本质之我见[J].哲学动态,1988(8)
- [8]杜振吉.近三十年来关于道德本质问题的研究综述[J].道德与文明,2010(2)
- [9]刘娜.立德树人理念的历史渊源与内涵[J].教育评论,2014(5)
- [10]苗祎.习近平立德树人思想的理论溯源[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
- [11]谢安国.习近平立德树人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J].国家行政教育学院学报,2018(8)
- [12]韩丽颖.立德树人生成逻辑精神实质实践进路[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6)
- [13]程树德.论语集释一[M].北京:中华书局,2014:79
- [14]万丽华,蓝旭.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6: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