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学生在“语文味”中提升语文素养
杨峰
摘要(Abstract):
<正>2011年版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走出"非语文、假语文、泛语文"的误区,进一步增强语文意识,关注文本"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引领学生在言语实践中,提升语文实践能力,使语文课堂真正返璞归真,充满浓浓的语文味。一、深读文本,体悟语文味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很多语文教师不再只关注文本内容,而是开始逐步关注言语形式,关注表达方法。但从笔者平时的听课和观察看来,当前的教学仍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如有的教师不能抓住课文中富有特色或较为关键的词句进行推敲、揣摩,对言语形式的教学过于随意,还有的教师陷入语文知识教学的误区,对某种表达方式的名称、用法等只是笼统地介绍,浅尝辄止,没有带领学生细究、品析,这样的教学显然不能使学生尝到语文味。
关键词(KeyWords): 语文味;语文素养;文本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杨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