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教育

卷首

  • “两基”攻坚赞

    郑作广;

    <正>欣闻我区最后两个“两基”攻坚县天等、都安也已顺利达标验收。至此,全区110个县级单位均全部如期通过自治区验收“,两基”人口覆盖率已达到100%。这一

    2007年10期 No.574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在线_八桂教坛_要闻

在线_八桂教坛_访谈

在线_教师博览

  • 观点

    李景和;

    <正>重教育理念革新:塑造“智慧人”邓刚、陈放、王谦在《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9期撰文指出,塑造“知识人”是长期以来指导教育实践的一种教育理念。从培养“知识人”到塑造“智慧人”的理念转变,是实现个人持续发展与社会转型对教育的双重

    2007年10期 No.574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时政

    <正>国家发改委:对小学等各阶段教育收费作明确规定为缓解群众反映强烈的“上学贵”矛盾,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教育收费管理,并对各阶段教育收费作出明确规定。

    2007年10期 No.574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在线_教师博览_名校名师

在线_教师博览_环球

课堂_教学案例

理论_评价研究

理论_学科探索

  • 小语教学中要注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苏颖;

    <正>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指有别于小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智力因素(字、词、句、篇、标点、语法、逻辑、修辞以及听、说、读、写、想象、思维、观察等)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的总称。从狭义看,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包括性格、意志、毅力、习惯、兴趣、情感、动机等。

    2007年10期 No.574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关注能力 关注本质——对数学综合实践内容教学目标的解读

    陈岱;

    <正>为突出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在小学数学各年级教材中安排了综合实践内容,如“一亿有多大”、“合理安排”等等。由于是新教材,近年来关于这种课的公开观摩活动很多,从区级到市级再到省级都有,这些课似乎都想传递一种理念,诠释一种教法,而听课的老师也想从中获得一些信息:这种课究竟应该怎么上?教学目标怎样定位?在实践体验中,我们发现这些课里有几层关系是需要理顺的。

    2007年10期 No.574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 “因师施教”——音乐教育不可忽视命题之解构

    王熙;

    <正>一、“因师施教”命题的提出谈到“因师施教”这一命题,许多教育工作者首先想到的是“因材施教”这个孔子在二千五百年前就提出的教学命题。朱熹说:孔子施教,各因其材。“施教”的前提是因材。就是说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进行施教。然而根据我国中小学学校音乐教育现状,一位音乐教师一学期要面对几百个学生,用一星期一两节音乐课的时间来做到“因材施材”,实际是很难做到的事情。

    2007年10期 No.574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专题_人物访谈

  • 滕纯研究员谈大众科研与教师专业化成长

    李景和;

    教育部规划课题“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教育”全国第六届(遵义)研讨会上,全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天津师范大学田本娜教授,全国著名教育专家、中央教科所原副所长滕纯研究员,分别在开幕式和闭幕式上作的学术报告,对语文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化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本刊记者撰写了《滕纯研究员谈大众科研与教师专业化成长》一文,并敬请田本娜教授赐稿,田教授特为本刊撰写了《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训练》一文。会上,众多选手进行了上课、说课、评课、微型讲座、创新板书等五个项目的比赛,遵义赛区有七位选手获特等奖,在大会上作现场展示。广西南宁协作区有三位选手分别作了上课、说课、微型讲座的现场展示。本刊特约有关教学专家对“上课”“说课“”微型讲座”“创新板书”获特等奖或一等奖的部分案例加以点评,组成“全国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教育第六届研讨会专辑”,以飨读者。

    2007年10期 No.574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专题_专家视角

  • 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训练

    田本娜;

    <正>2006年的教师节期间,温家宝总理到北京市西城区黄城根小学听了一节五年级的语文课:第11课《新型玻璃》。听课后,不但和学生交谈,和老师、学校领导进行座谈,而且还进行了评课。我看了报道,非常感动。作为国家的总理到小学听课,从新中国建国后,还是第一位;听课后对于课的评价是那么专业、准确、到位;对当前的基础教育提出了中肯的改革意见;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2007年10期 No.574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专题_上课案例

专题_说课案例

专题_微型讲座

专题_创新板书

论坛_文科研究

  • 让学生在多彩的情境中自由成长

    黄志彬;

    <正>有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我像李白那样走遍千山万水,我笔下也会有壮丽的诗篇。”这话虽然说得有点大,可这里头蕴味不浅。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有哪一个不是在一定的情境中顿悟而产生佳作的呢?由此可见,生悟与情境相依相随。因而,在教学中如果我们也能运用自己的智慧、能力和经验,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顺理成章地主动学习,这又何尝不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

    2007年10期 No.574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实施课堂双向互动 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庄朝晖;

    <正>新大纲指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它是一个听方与说方双向互动的过程,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想办法,把握“三个要素”,力求把“课堂双向互动”真正实现。

    2007年10期 No.574 38+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 多形式 多方法 多渠道——低年级识字教学新探索

    张云华;

    <正>一、根据要求,因“字”施教新课标要求,识字教学要“识写分开”,因此我们对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写会的字在教学上要各有侧重。

    2007年10期 No.574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让学生在阅读中走进文本

    陈丹婷;

    <正>一、营造氛围,激情促读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和谐、宽松的环境中,人的潜能会得到最大的发挥。课堂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主阵地。课堂气氛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北师大版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但有些文章

    2007年10期 No.574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论坛_理科园地

  • 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谢惠霞;

    <正>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由此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这种心理驱使个体积极思维,进而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的起点,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2007年10期 No.574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利用CAI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李芳;

    <正>计算机在教育上的应用,使得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材观念与形式、课堂教学结构,乃至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都发生了变革。本文就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谈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2007年10期 No.574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以生活为支点 发展学生的数感

    陈燕妮;

    <正>什么是数感?简单地说,数感是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作出数学判断和为解决复杂的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数感包括将数与实际背景联系起来,用数学的方式思考问题。数感使人眼中看到的世界有了量化的意味,当我们遇到可能

    2007年10期 No.574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我这样教新教材

    黄娟;

    <正>现行的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新教材图文并茂,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注重数学的实用价值。教学中要求学生不能单纯地依靠听教师的讲解去获得知识,要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去解决问题。处于课改一线的教师,对这样的新教材应该怎样去教呢?这里我谈谈自己的一些具体做法。

    2007年10期 No.574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 加强估算教学 培养学生数感

    洪开明;

    <正>《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将估算列为小学数学的必学内容,并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要重视估算教学。

    2007年10期 No.574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论坛_管理要旨

  • 浅谈副校长的角色意识

    王碧凤;

    <正>办好一所学校,是否有一个团结、高效的领导班子是关键。而影响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和高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副校长是否称职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体会到,做一名称职的副校长,除了要具备校级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外,还必须具备鲜明的“角色”意识。副校长的角色意识,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007年10期 No.574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