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志彬;
<正>有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我像李白那样走遍千山万水,我笔下也会有壮丽的诗篇。”这话虽然说得有点大,可这里头蕴味不浅。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有哪一个不是在一定的情境中顿悟而产生佳作的呢?由此可见,生悟与情境相依相随。因而,在教学中如果我们也能运用自己的智慧、能力和经验,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顺理成章地主动学习,这又何尝不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
2007年10期 No.574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庄朝晖;
<正>新大纲指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它是一个听方与说方双向互动的过程,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想办法,把握“三个要素”,力求把“课堂双向互动”真正实现。
2007年10期 No.574 38+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 张云华;
<正>一、根据要求,因“字”施教新课标要求,识字教学要“识写分开”,因此我们对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写会的字在教学上要各有侧重。
2007年10期 No.574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陈丹婷;
<正>一、营造氛围,激情促读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和谐、宽松的环境中,人的潜能会得到最大的发挥。课堂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主阵地。课堂气氛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北师大版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但有些文章
2007年10期 No.574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谢惠霞;
<正>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由此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这种心理驱使个体积极思维,进而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的起点,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2007年10期 No.574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李芳;
<正>计算机在教育上的应用,使得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材观念与形式、课堂教学结构,乃至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都发生了变革。本文就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谈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2007年10期 No.574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陈燕妮;
<正>什么是数感?简单地说,数感是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作出数学判断和为解决复杂的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数感包括将数与实际背景联系起来,用数学的方式思考问题。数感使人眼中看到的世界有了量化的意味,当我们遇到可能
2007年10期 No.574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黄娟;
<正>现行的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新教材图文并茂,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注重数学的实用价值。教学中要求学生不能单纯地依靠听教师的讲解去获得知识,要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去解决问题。处于课改一线的教师,对这样的新教材应该怎样去教呢?这里我谈谈自己的一些具体做法。
2007年10期 No.574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 洪开明;
<正>《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将估算列为小学数学的必学内容,并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要重视估算教学。
2007年10期 No.574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