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教育

卷首言论

  • 落实纲要 兴教图强

    吾闻;

    <正>2月25日,自治区党委、政府颁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广西教育纲要》),全面规划了未来1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宏伟蓝图,对于加快我区人力资源开发,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根据《广西教育纲要》,广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西部人力资源强省(区)行列,建成国家民族教育示范区和面向东盟的教育国

    2011年07期 No.715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4K]

广角要闻_时政纵览

  • 我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取得可喜进步

    桂文;

    <正>本刊讯近日,记者从自治区教育厅召开的教师教育工作会议上获悉,广西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在"十一五"期间取得可喜进步,有力推进了我区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内涵发展。目前,广西中小学专任教师达到41.2万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95.53%、99.24%、97.92%、92.17%;已经完成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工作,教师持证上岗率

    2011年07期 No.715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 2010年度广西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研讨会举行

    桂文;

    <正>本刊讯1月13日,2010年度广西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研讨会在广西师范大学举行,来自教育部师范教育司、自治区教育厅及广西区内有关教师教育专家、各地市教育主管行政部门领导莅临研讨会并作报告,广西各市教育局代表以及"国培计划"、"区培计划"项目承担院校(机构)代表共百余人参加

    2011年07期 No.715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 免除学杂费使我区586万名学生受益

    桂文;

    <正>本刊讯1月17日,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获悉,2010年,我区共有586万名学生享受免除学杂费和免费教科书政策,141万名学生获得生活费补助。在2010年自治区本级主要支出项目中,教育支出47.79亿元,完成预算的92.4%,增加5.84亿元,增长13.9%。另外,补足下级专项转移支付中,补助市县该项支出40.05亿元。2010

    2011年07期 No.715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 我区安排2000万元为农村中小学生买《新华字典》

    桂文;

    <正>本刊讯日前,自治区政府专项安排2000万元经费,为农村中小学的困难学生购买、赠送一批"爱心字典"。自治区主席马飚作出批示:"确保字典能发到无字典学生的手中。"并要求自治区教育厅切实做好字典的采购、分发和配送等工作。

    2011年07期 No.715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广角要闻_校园传真

  • 无声胜有声——南宁市清川小学环境教育小记

    姜翠微;

    <正>走进清川小学的校园,一景,一墙,一廊,一地,无不透着生机勃勃的绿意,无不透着蓬勃向上的精神。这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环境,怡养了学生的身心,收到了"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使学校形成了环境育人的鲜明特色,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迎着校门,一块圆润厚实、一米见方的黑色大石,静卧在教学楼的南楼东面,上刻"书泉"二字;在它的左上方,是一叠汉白大理石与黑色大理石组成的几本厚厚的书卷,从硕大的页顶上流泄下来的

    2011年07期 No.715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广角要闻_人物风采

  • 用执着铸就闪光人生——记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龙岩乡朝各小学教师李仕玉

    韦树重;桂顺党;

    <正>三尺讲台,一颗爱心;教书育人,乐此不疲。这是李仕玉老师从教十几年来的真实写照,也是他的教育追求。李仕玉是个在编代课教师,1981年9月出生,大专文化,中共党员,小学一级教师。自1998年9月参加教育教学工作起,一直工作在黔桂交界处九万大山脚下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龙岩乡朝各小学。十余年来,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把全部身心投入到校园建设和教书育人

    2011年07期 No.715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7K]

广角要闻_教育与法

广角要闻_教育观察

  • 让单亲家庭学生健康成长

    张红;

    <正>单亲家庭是一个有缺陷的家庭,它对家庭每一个成员都会产生一种残缺感,特别是对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影响更大。笔者所教班级共90名学生,父母离婚的学生有4人,父或母死亡的家庭学生有3人,合计7人,单亲家庭子女比率达7.8%。他们年幼的心灵过早地体验了"不幸"的滋味,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创

    2011年07期 No.715 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理论博览_专家讲坛

  • “牢牢把握阅读教学的主心骨”漫谈之十七 学会听名师课

    佘同生;

    <正>听名师大课,听一课,仿一课,看一招,学一招,已成为当下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种流行趋势。名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通过这种形式迅速传播开来,对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推动新课程的实施,发挥了不可小看的作用。然而,名师大课的副作用也不可小视。随着名师大课的越演越烈,这种副作用可能超越它的正面影响。因此,学会听名师大课,已成为当下语文教学的一个热点问题。

    2011年07期 No.715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理论博览_校本教研

  • 校本研修系列行动之一:学科共营课堂教学历练

    黄世忠;

    新课程使基础教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广大一线教师作为新课程改革最直接的参与者,其本身的专业成长亟需培养模式的更新。如何让教师成为教学、研究和进修的真正主人?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在历时四五年的摸索中逐步确立了"以教师为主,以教学为主线,师生教学相长的教师专业成长"校本研修模式,并于2008年正式立项了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校本研修与教师专业发展》。他们把校本研修作为教师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探索可行的校本研修创新路径,着眼可能性,着力现实性,从关注学校特色发展以及教师专业成长的现实性走向开发教师的可能性,构建了以开发可能性为核心的在实践层面具有较强专业情意和可复制传播的系列研修行动。本刊从本期起,分"学科共营课堂教学历练"、"学科带头人专业成长历练"、"城乡教研一体化"、"优质教师魅力形成和传承"、"智慧班主任论坛"五个专题对该系列研修行动予以全方位关注,希望能给广大读者带来有益的启迪。

    2011年07期 No.715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5K]

理论博览_教师教育

  • 教学智慧:打开语文教师成长的节点

    杨海燕;

    <正>一、善于催助学生形成语文学习的兴奋基点科学证明,一个人不能一直处于兴奋状态之中,否则就称之为"亢奋",是一种因神经衰弱或过于疲劳引起的精神不正常的、高度兴奋的状态。因此,教师在组织语文课堂教学时,要注意分阶段使学生形成几个兴奋基点,那么一节课下来就不会缺少精彩和激情了。(一)在导入新课阶段激发学生参与

    2011年07期 No.715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 数学教材运用忌“三偏离”

    陈卫芬;

    <正>现在的数学教材注重从生活中引人数学知识,注重情境图的绘制,有效地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内容的跳跃性更大,给教师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处理教材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但是,一些教师却在运用新教材时存在以下误区,导致了课堂教学的低效或失效。一、用"花"教材——偏离教学本质新教材情境图较多,一些教师在解读教材时往往不能透过情境图看到背后

    2011年07期 No.715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 试论生活经验对数学学习造成的负面干扰

    徐润萍;

    <正>新课改以来,"数学源于生活,让我们的数学扎根于生活"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教师们每节课总是绞尽脑汁地创设生活情境,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数学学习具有生活情趣。但是由于学生面对生活化的数学问题,往往习惯于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思考,常常产生"生活数学"与"学校数学"的矛盾。所谓生活数学就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

    2011年07期 No.715 1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K]
  • 让学生在探究中建构数学知识

    汤宝玉;

    <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学习数学的理想方法是学生本人把要学习的知识自己探究出来,教师只做知识的领路人,为他们的探究提供必要的帮助。如何让学生在探究中建构数学知识,下面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与同行交流探讨。

    2011年07期 No.715 19+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 体验式教学让思品课堂更精彩

    韩忠幸;

    <正>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举例学生分析"几乎成为一种模式,学生缺少思考和自我内化。这样的课不利于学生性格的养成和社会能力的发展。《品德与生活》课教学必须设计学生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

    2011年07期 No.715 2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理论博览_博览在线

  • 好课的境界

    <正>2010年2月2日,特级教师王崧舟在其博客上撰文指出,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重佳境;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重佳境;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这是第三重佳境。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无痕。因此,课的最高境界乃是无课。第一重佳境,关键是一个"在"字。"在"大概涉及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身在",持"奇怪论"者,大多是"身在论"者;

    2011年07期 No.715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 基于脑和认知科学的通用教学设计

    <正>周加仙在2010年第1期《全球教育展望》上撰文指出,"通用教学设计"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大脑加工网络的运行特征,强调运用多种方法,使教学适合于不同情境中不同背景、不同学习风格、不同认知能力学习者的需要,从而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的教学设计。在教学实践中应用通用设计,首先要根据大脑不同网络的功能来确定教学目标:识别网络关注学习的内容,策略网络重视学习

    2011年07期 No.715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 语文教师的“点”意识

    <正>2011年1月21日,特级教师冯为民在其博客上撰文指出,语文教师要有"点"意识。重点、难点、疑问点等这些"点"意识对语文教学而言是极为重要,也是课课必究的,每一节课都要深思慎取,落实到位。在实施教学的进程中,教师首先要考虑的是切入点与着力点的问题。所谓切入点不仅仅是内容的问题,更是方法的问题,找准了切入点,有时就会找到突破点。所谓着力点就是值得使力、用力、致力之处,要注意的是着力点也有

    2011年07期 No.715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专题研究一_乡镇中心小学微格集体备课模式探究与青年教师成长

  • 专业引领 校际联合 石埠中心小学微格集体备课彰显校本教研实效

    韩英蓓;覃少曾;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牛顿云:如果说我能看得更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南宁市西乡塘区石埠中心小学的青年教师们,如今也可以自豪地说:我们站在众人的肩膀上,以前辈为师,以全学区微格集体备课为依托,在学区专家的引领下,勇于并善于汲取教坛前辈之所长,总结自己和前辈教学实践之得失,在集体备课微格教学的舞台上大胆地展示和磨炼自己,我们的执教能力和教学质量也在显著提升……

    2011年07期 No.715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 扎实提高乡镇学校集体备课的有效性

    陈武树;

    <正>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集体备课正逐渐成为当今各地各校教研活动的主流,并经实践检验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备课方式。它不仅打破了教师一本教参打天下的被动格局,而且有效解除了教师个人"单打独斗"的困挠,充分激发了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促进教师共同进步提供了"捷径",有效提升了教师教书育人的

    2011年07期 No.715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 巧用微格教学 提升集体备课质量

    覃少曾;

    <正>2008年下半年,南宁市西乡塘区石埠中心小学在城区教研室的专业引领下,采取"四步骤"模式开展集体备课,并加入"微格教学"环节,对集体备课的成效进行即时反馈,取得了较好的研备效果。一、接受任务,教师独立研备首先是年级学科组制订出集体备课方案,然后由参加集体备课的教师分别领受任务,各负其责独立研备。下表为五年级数学组的一次集体备课具体任务分配表。

    2011年07期 No.715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 我参与,我成长,我快乐

    李色带;

    <正>在学区集体备课活动中,优秀教师的人格影响我们,优秀教师的经验指导我们,优秀教师的思想引领我们,使我们少走了许多弯路。我们在参与学区集体备课活动的过程中快乐地成长……集体交流:教学技能的精彩汇集集体备课中的集体交流环节,让我体会到了"沟通出思想、合作出精彩"的道理。例如,在集体备课个人研备《"分数

    2011年07期 No.715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 学区集体备课让我的教学渐入佳境

    杨琴;

    <正>第一次能感受到站在众人肩膀上的力量之强大,是刚参加工作不久。那时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因为教学经验非常匮乏,对教材把握不准,我在备课时很容易被网上的教案及课外教辅资料所牵制:我亦步亦趋地跟着教参走,照本宣科教教材,既不能很好地备学生,也不能很好地选取有用的教学资源,结果是自己备课备得很吃力,学生听得很死气,我越教越不想教,学生越学越不想学。就在这时,石埠学区举行了集体备课教研活动,组织学区同年级同学科教

    2011年07期 No.715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 学区集体备课让我走向科学教学

    施冬萍;

    <正>2008年9月1日,我迈进石西万达希望小学的大门,走进班级,走上讲台,开始了我的教学生涯。最初的那段日子,紧张、期待、自信、失败,我的心随着课堂的变化起起落落。是学区的集体备课拯救了我,让我有了一个与同行学习、交流并促进自我成长的机会;它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克服了备课的惰性、片面性和随意性,提高了教学的科学性。

    2011年07期 No.715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课堂参考_教学设计

  • 幽幽茉莉香 浓浓真爱情——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爱如茉莉》教学设计及评析

    刘通洲;

    <正>文本解读课文以"爱如茉莉"为题,简洁、含蓄。全文以父母之间平淡无奇却又真真切切的相亲相爱为内容,以"我"对茉莉花前后不同的感受为线索,对父母在病房中相互关爱情景进行描写,引人人胜。此文用散文诗般的语言,描述了父母间温柔、细腻的感情,一个个生活细节、一个个细小的动作、一句句看似平淡的话语、一个个微妙的眼神……传递着茉莉一样淡淡的真爱。

    2011年07期 No.715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 让数学总复习课更加扎实有效

    覃兰英;

    <正>要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就必须让学生直接面对各种现实问题,让每个学生经历将来会成为他们的真正问题的情境。笔者认为,总复习课不应简单地再现与机械地重复,而应把学生以前分散学习的相关知识进行系统整理,串成一条、连成一片,构建知识网络。下面以《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为例谈谈怎样进行总复习教学。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课一开始,老师出示一张好少年赖宁的画像,提问:怎样想办法把它挂在墙上?(学生讨论后交流汇报)

    2011年07期 No.715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课堂参考_教学反思

  • 学非探其花 而必究其根——观动手操作的两种异化现象有感

    常丽萍;

    <正>【课堂实录1】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师:同学们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吗?生(大声回答):想!学生选取老师准备好的材料(钉子板、橡皮筋、方格纸、四根小棒、硬纸条),四人小组分工合作,动手操作。学生活动后,小组交流并逐一展示自己制作的平行四边形。师: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制作出平行四边形,真了不起!你们能发现平行四边形有哪些特征?生1:有四条边。生2:有四个角。

    2011年07期 No.715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 发掘文化内涵 感受数学之美——《走进圆的世界》课例浅析

    俞秉钧;

    <正>主题阐述记得古希腊一位数学家说过:"圆是所有平面图形中最美的图形。"于是便开始思索圆的魅力究竟何在?——是涟漪、向日葵、落日这些美丽的景物?是墨子笔下"圆,一中同长也"的经典概述?还是古老的太极图、普通的自然现象所蕴涵的深刻奥秘?抑或是"圆出于方,方出于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些古语背后的文化内涵?似乎都是,又不完全是。于是,便有了一种莫名的冲动,想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变得更厚重些、开阔些、

    2011年07期 No.715 36+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 阅读教学的三种偏离现象

    朱秀玉;

    <正>在进行新课改阅读教学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因教师的理解错误,导致了课堂教学发生偏离,使教学流于形式,而不能真正落到实处。一、独特体验偏离文本价值当今语文教学存在一种错误倾向:有些教师一味地强调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而对于文本的价值取向不够重视,不做评价,不做正确引导。案例1:《坐井观天》课文当中青蛙认为小鸟飞了一千多

    2011年07期 No.715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 有效指导为有效活动的开展护航——基于《寸金难买寸光阴》教学“体验一分钟”活动环节的观察反思

    王建娅;

    <正>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观看了一位教师执教《寸金难买寸光阴》这一课时精心设计的"体验一分钟"的活动环节,并记下了这位教师在课堂中对体验活动的指导情况(见下表)。通过课堂教学观察,我发现这个环节的预期目标达成度并不高,学生在课堂上对"一分钟"的体验不够深,对"时间的宝贵"的感悟也不够深。我从教师指导活动的角度加以分析,得出一个结论:高

    2011年07期 No.715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课堂参考_课堂随感

  • 听一堂笔算除法课的随想

    展秀婷;

    <正>执教的女教师,原来是教语文的,刚转教数学几年。一开课,教师复习了"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后,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上黑板板演的两个学生都写成:

    2011年07期 No.715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 学生,学生,还是学生

    林湘;

    <正>进入新课改10年了,作为教研员的我,听课的节数不少于千节,内心一直追求不像"上课"的课堂、有学生的课堂,非常想看到一个真实的、属于学生的课堂,未果。这种愿望在部分公开课上得到过小小的满足,局部能看到学生思维活跃的课堂,但那毕竟是一种课堂"秀",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积极参与是一种奢侈品,期待学生充满自信地学习更是一种理

    2011年07期 No.715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2K]
  • 退一步海阔天空

    黄琨;

    <正>去年9月,我来到一所农村小学从事教学工作。我满怀热情地对待自己的教育事业,以积极的心态和灿烂的笑脸迎接每一件事,以为这里的学生很听话,来到这里后我才知道这里的学生并不好教。城市和农村的孩子都一样,有聪明、乖巧、懂事的孩子,也有调皮、捣蛋的孩子。我教一年级的语文,兼上全校英语。第一次上三年级的英语课时,我站在讲台上一眼看下去,只有女同学准备有英

    2011年07期 No.715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 好课“三道”

    杨定林;

    <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一枝粉笔、一块黑板擦、一本书、一篇教案等传统课堂渐有被美轮美奂的PPT、Flash动画等多媒体技术攻城略地之势。从视觉角度来看,多媒体技术中灵动、鲜活的画面确实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助推学生的思维,同时能给人美的享受。那么,古老朴素的课堂教学方法又如何呢?本学期,两位同事分别执教《圆的面积》一课。一位

    2011年07期 No.715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专题研究二_作文教学

  • 引导学生走向理性作文

    庞锡兰;

    <正>刘勰言:缀文者披情以入文。强调的是文章要有感而发,是感性的产物。可是,人们在写文章时又不乏这样的例子:心有千言,却不知何从下笔;下笔千言,却不知所云。为什么会这样呢?俗话说,文有文法,章有章法。文法欠缺、章法不通,势必导致心手不一,而这种情况在我们的小学高年级作文中却普遍存在。那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本人在多年的作文指导实践的研究中发现,引导学生走向理性作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2011年07期 No.715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 培养低年级学生说话写话能力的策略

    陈冬娥;

    <正>《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低年段的写话教学提出这样的要求:"让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那么,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呢?在教学实践中,我做了如下尝试。一、"说"为先导,为"写"打基础小学作文训练应该是先说后写,既要有阶段性,又要有一个具体的训练过程。低年段学生求知欲强,情感丰富,正

    2011年07期 No.715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 低年级写话指导的实践与思考

    於晓毅;

    <正>小学低年级写话训练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也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开始。笔者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写话训练,同时也深感低年级写话训练存在一定的教学难度。《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把一二年级的写话目标定为: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2.写话时乐于运用在阅读和生活中

    2011年07期 No.715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 习作多元化评改的七种模式

    卢永霞;

    <正>我校开展的"小学生习作多元化评改实验研究",以作文评改能力梯级发展为序,形成了有利于促进学生习作能力发展的七种评改模式,突出培养了学生主体参与评改作文的能力,使学生在多层多边交往中挖掘潜能,达到了"自能改文"的目标。一、教师评改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自己习作的评改在心理上仍依赖于教师,42%的学生认为"教师批阅后集体讲评"是最有效的批改方式。

    2011年07期 No.715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 作文教学“互动评改”的实践与反思

    宋炜涞;

    <正>叶圣陶先生说:"作文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当下,学生间互改作文的现象可谓"轰轰烈烈",但大部分学生却意兴阑珊。原因何在?如何才能发挥学生互改作文的作用?对此,笔者进行了一些原因分析和教学反思。原因一:"不愿改"教师在讲评作文时,常常会选择学

    2011年07期 No.715 50-5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K]
  • 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起点和亮点

    乔敏;

    <正>一直以来,小学作文教学都令老师们感到头疼。其他课程学生表现得非常活跃,可一到作文课,课堂气氛就如同一潭死水,尤其是中低年级的学生更是沉闷。因此,我们必须找到作文教学的立足点,逐步破解这一难题。一、话题是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起点1.在即兴事件中及时捕捉写作话题在一次课外活动中,我发现班里的学生在草坪上捉蚂蚱,学生玩得很高兴。

    2011年07期 No.715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教学创新_文科研究

  • 听写,另一种学习方式

    钟华伟;

    <正>听写,顾名思义即听和写的训练,是巩固识字、写字效果的一种好方法。但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数量"和"质量"不成正比,学生抄写一两遍或五六遍,听写效果似乎没有明显的不同,"偷看"和"速记"却成了他们的朋友。听写时个别心里没底的学生偶尔会左顾右盼,"偷窥"成功后居然再也没有写错过,默许偷看其实也是一种学习过程。听写前的几分钟是黄金时间,有经验的语文教师会适当延长这个时间,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思想高度集中,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记住字

    2011年07期 No.715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 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孙蓓蕾;

    <正>曾听说过这么一个故事,一位政客,一位律师和一位诗人在沙漠里迷路了,粮尽水竭,面临死亡。政客面对一望无际的沙漠绝望地喊:"谁能救我出去,我一定让他当大官。"律师挥舞双拳歇斯底里地叫喊:"谁能救我出去,我免费为他辩护,让他笑傲法庭。"只有诗人冷静依旧,面对空空的水壶,他想象着:在清幽的山谷中,一条小溪潺潺地流着,旁边空地上的野花争相吐艳,树林青葱。朝阳斜照在

    2011年07期 No.715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 提问的智慧

    石爱梅;

    <正>课堂提问是一项教学艺术,反映出一个教师的教学功底和教学机智,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笔者以为课堂提问应处理好以下几个细节:一、提问要有思考价值不少教师不注意设计问题,随心所欲,问题没有思考性。教师一张嘴,学生不假思索即能回答。这种问答,看起来心心相通,水到渠成,很能表明教学进展顺利,实际上学生大部分处于被动的状态,学得肤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讲读课文,每读一句就问一次:"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明明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还要问

    2011年07期 No.715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 运用多媒体,开展优质语文教学

    罗玉芬;

    <正>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语文教学中,已成为语文教学活动的润滑剂。正确适当地运用多媒体不但使语文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还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学生在课堂中能多感官、多角度、多渠道地进行学习,最终使课堂成为他们学习语文的乐园。一、多媒体辅助教学让课堂更鲜活

    2011年07期 No.715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 让语文课堂有效互动

    顾慧辉;

    <正>一、创设宽松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要实现课堂的有效互动,教师就应该蹲下身子,和学生平等合作,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够打开思想的闸门,畅谈心里所想。1.尊重每一名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做学生的朋友。教师要和学生一起进入课文去体会人物的喜怒哀乐,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要让他们感受到师生之间的平等,从而对自己所想所说的话充满信心。

    2011年07期 No.715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巧妙设计小学英语课外作业

    王兰香;

    <正>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训练的重点,而科学设计英语作业又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笔者认为,在课外作业的设计上,应少布置一些以机械抄写、做题为主的练习,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需要学生主动去体验、实践、合作与交流的作业。这样,既有利于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个性化、自主化

    2011年07期 No.715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 英语课如何给学生提供语言材料

    季云;

    <正>语文公开课上,执教老师在课文结束时,向学生们推荐了与课文内容紧密联系的两本书,把课内知识延伸到了课外,目标明确,独具匠心。这一举动令我心头一震:同属语言科目,语文却有如此"色彩斑斓"的课外读物相"辅佐",而英语,除了教材(虽然教材中也有歌曲和儿歌板块,却满足不了学生),再没有相配套的课外读物。显然,适时适量地给学生增加"可口"的课外"洋餐"大有必要。

    2011年07期 No.715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教学创新_理科园地

  •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与方法

    覃雪玲;

    <正>《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与方法》是我校去年刚接的一个数学研究课题。我有幸成为课题研究组的一名成员,我所教学的班级也成为这个课题的一个研究班。在近一年的研究过程中,我一直以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进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体会。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一个好的教学情境,能吸引学生的

    2011年07期 No.715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 辨析数量关系 提升解题技能

    祁顺成;钱文泉;胡树荣;黄一青;

    <正>新课程十分关注学生的生命本性,重视培养与训练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也暴露了如"数量关系"理解教学被弱化等问题,这导致了学生解决常见的生活应用题能力的下降,出现了课上与课下教学的巨大反差。审视课堂实际,反思各种现象,下面我谈谈几点想法。

    2011年07期 No.715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 试论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武素云;

    <正>思维是智力发展的核心,它借助语言,以知识为中介来实现。在数学活动中,学生所能接受的数学知识是有限的,而教师对学生思维的启迪则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和成长起着长期积极的效应。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激发兴趣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前提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知

    2011年07期 No.715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教学创新_综合天地

  • 德育工作要讲究方法

    肖际范;

    <正>常常听到有老师这样抱怨:"现在的学生难教,老师难当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针对新形势下学生的思想品德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德育工作呢?一、德育工作要体现以人为本人是具有思维和意识的高级动物,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能体现出人格、人性、人的发展变化。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在他成名后,仍担任学校领导兼班

    2011年07期 No.715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 浅析提高小学跨越式跳高教学水平

    黄国辉;

    <正>跨越式跳高是小学田径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项目,对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科学、高效地发挥跨越式跳高的重大作用是小学田径教师必须完成的任务,在此背景下,客观地分析小学跨越式跳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对小学跨越式跳高教学的开展、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小学跨越式跳高教学设施不完善,很多场地器材配备不齐全,教学内容

    2011年07期 No.715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教师书画

  •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颁布实施

    <正>本刊讯3月7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广西教育规划纲要》)新闻发布会上,自治区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高枫发表重要讲话,从四个方面介绍《广西教育规划纲要》的特点:第一,《广西教育规划纲要》是一个鼓舞人心的行动纲领。《广西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总体目标可以概述为"两基本一进入,一高地一示范区",即到2020年,全面完成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各项发展指标,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

    2011年07期 No.715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1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