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阮旭日;黄祖兴;
<正>2001年5月,经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批准,面向全区招生的广西民族高中(以下简称民族高中)诞生了。这个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体的自治区公办普通高中,在办学之初给自己的定位是"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率,走民族特色办学之路,打造民族教育新品牌"。2004年,民族高中第一届毕业生参加高考,本科上线率达76%。自2005年起该校每年都有毕业生考上北京大学等重点大学,自2006年起90%以上的本科上线率一直保持至今……弹指十年余,民族高中已经成为校风正、教风纯、学风浓、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条件优越、教学设施齐全先进、教学质量相当不错的民族教育品牌学校。
2012年24期 No.768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 唐秀年;
<正>"在这所学校里,我欣喜地发现,不管是在校园里还是课堂上,都能看到学生人人参与的团队合作精神。课堂上学生很阳光,能主动学习,老师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同时,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多向度的训练。"这是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在参观玉林市玉州区第一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实验一小)时有感而发的话。2011年11月,全国有效教育广西改革试点经验成果展示汇报现场会在玉林市玉州区举行。29日早上,顾明远会长与教育部领导,自治区、玉林市、玉州区政府领导、各地教育专家一起来到实验一小,参观了近年来实验一小学生在课堂上运
2012年24期 No.768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K]
- 练艳;
<正>当你跨进贺州市平桂管理区黄田镇中心小学(以下简称黄田中心小学)的校门,映入眼帘的便是教学楼上悬挂的经典诗句与名言;当你穿过教室外的走廊,吸引你眼球的一定是每间教室外墙上的"每周一诗",不同的诗句总让人忍不住往里窥探,原来教室里又是另外一个世界!教室后的知识园地挂满孩子们稚嫩的书法和图画作品,你在欣赏的同时,不仅能感受到古诗文的魅力,还能感受到学生们学习古诗文的满腔热情以及他们充满创造力的智慧。上课读古诗文,下课谈古诗文,教研议古诗文,这在黄田中心小学是一件极为平常的事情。近年来,黄田中心小学将"古诗文诵读"作为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重
2012年24期 No.768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 欧孔群;陈丽;陈菊香;
<正>"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南宁市壮志路小学(以下简称壮志路小学)学生家长黄伟斌看着自己的孩子正在朗诵《满江红.怒发冲冠》,儿时自己背诵课文的一幕幕仿佛又出现在眼前。自从参加了壮志路小学开展的"学习型家庭"活动后,黄伟斌就经常和孩子一起读书,享受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和喜悦。除了与孩子共读书,黄伟斌每天晚上还要抽空跟孩子聊聊学校发生的事儿,节假日更是尽量带孩子去图书馆看看书,到科技馆、博物馆
2012年24期 No.768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 李凌云;
<正>一道小学一年级的语文阅读题,素材是"孔融让梨"的故事,后面的问题中有一道是"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学生回答"我不会让梨",被老师打了个大大的叉。孩子父亲想不通:难道这就是今天的教育吗?孩子父亲认为老师的做法存在偏差,题目问的就是"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这原本就是一道主观题,既然题目分为主观和客观两类,就说明这两种题型有性质上的区别。客观题有标准答案,而主观题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标准答案,这也是孩子爸爸对学校老师单一思维教育的质疑。
2012年24期 No.768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0K] - 王垚烽;
<正>"这种变味的教育,学了能有什么用呢?就是考上大学能如何?找到工作又如何……""我们不是机器,即使是机器,学校也不该把我们当成追求升学率的工具!"4月9日上午,江苏启东汇龙中学举行升国旗仪式时,高二学生江成博在国旗下发表讲话,将之前老师"把关"过的演讲稿,悄悄换成另外一篇抨击教育制度的文章。该校领导称,学校认为这名学生的演讲"言论不当,用词过激",已对其进行批评教育。(4月11日《扬子晚报》)对于江成博"国旗下的演讲",校方给出的"定论"是言论不当、用词过激,"这孩子太情绪化了,牢骚满腹,完全‘变了味’"。有老师甚至认为,他之所以这么做,"是想
2012年24期 No.768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7K]
<正>学校管理不应超出界限近日,有不少媒体曝出了一些不太妥当的"雷人校规"。比如有中学规定:"男女同学平时距离不能小于50厘米""男女生不得同桌吃饭""男女生不得成对单独出现在校园里""遇到困难尽量找同性解决""男女生之间不得借故互献殷勤"等。还有学校规定,周末不准看湖南卫视,生日不可请同学一起过等。这些校规"雷人",雷就雷在这些规定和当今的教育理念脱节,甚至是格格不入。(4月11日《中国青年报》)【点评】以上出台"雷人校规"的学校,其所谓的管理"手段"显然非常不妥。对于学生的个体行为,社会法律规范和道德准则自有职责,学校超出管理范畴干涉学生的私人生活空间,侵犯了学生
2012年24期 No.768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正>田祥平重庆南开中学校长好的教育管理模式有几个标志:一、财政资源要透明;二、尽可能把多的资源投在学生身上;三、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四、奖励优秀学生和老师;五、持开放和包容的心态面对来自不同的人和组织的建议;六、人、财、物自由流动;七、公平支持各种学校。陈丹青画家不要太相信学校。学校只是让你度过青春期的时间,真正教你的未必是学校,更不是教学大纲,而是周围的好学生,但更重要的是来自校外的资讯:在网络上,在图书馆,在书店,在美术馆,在画廊,信息远远多于教学大纲能够给你的,根本不要指望你在教室里变成一个艺术家,你必须走出校门。
2012年24期 No.768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 梁惠红;
目前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较为注重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侧重于对句段阅读及写作特点的分析,按照由面到点的思路推进;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偏于面上的整体感知,缺乏对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词语的深入解读,而学生的阅读感悟大多依赖教辅读物上的定论,缺乏在独立思考、认真品读基础上的深度文本挖掘。南宁市第三中学以"关键词阅读"为切入点开展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法的研究,对提高教师的阅读教学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等均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012年24期 No.768 38+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 周洁;
<正>在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准确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并深入领会其含义的能力,是使学生快速进入文本,迅速把握文章整体结构、思想主旨、情感内涵的一个切入点。如果在日常阅读教学中能贯穿这一教法,让学生经过训练能熟练地找准文本中表现其主旨的关键词并以此为突破口去解读文本,那么,学生在应对高考现代文阅读备考时,也能将此法迁移至课外的现代文阅读中去,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准确、有效地理解文本,提高阅读能力和应试能力。那么,关键词在现代文文本中的具体表现样式如何?或者说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找准切入文本的关键词呢?
2012年24期 No.768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 阎增;
<正>一直以来,文言文教学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过于注重语法教学而忽视了对文本内容美的领悟。部分教师往往满足于完成串译字词、疏通句意的工作,一篇课文要学习数十个甚至上百个语言点,学生听得云山雾罩,老师讲得口干舌燥,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笔者尝试运用"关键词"教学法对篇章进行整体解读,将字词句的解释穿插其间,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根据主要内容的构成提炼关键词《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的述志之作,它创作于作者辞官归田之初,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厌恶和鄙弃,以及归隐的决心,淋漓尽致地抒写了重返田园的欣喜之情和归隐山林的恬淡洒脱之态。从内容构成上看,该文既包含了"归去"的如释重负和绝然,又包含了"归来"的喜悦欢畅和乐天安命。根据文章内容可提炼出两个关键词:"归去""(归)来"。教学思路可设计
2012年24期 No.768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张咸竹;
<正>一般来说,学生在日常的阅读中,感觉较难读通、读懂、读透的,往往是说理性散文。例如,鲁迅的《灯下漫笔》一直都是学生阅读时、老师教学时感觉不那么"舒服"的文章,个中原因虽不尽相同,但不外乎这么几点:文章长(仅节选就2000多字)且深,文意不好理解,时代变迁及对鲁迅先验式的"不佳"印象等。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读通、读透此类文章,是我们要思考的一个问题。采用"关键词"教学法教学说理性文章,首先应秉持"以点带面,举一反三"的教学原则;其次是要有教会学生如何化繁为简、把厚读薄,在字里行间品读咂摸文章真味的基本理念;最后是对文本的信息要素进行筛选,汰除那些辅助观点表达的次要信息,保留与作者观点表达关系紧密的主要信息,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
2012年24期 No.768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韦鹰;
从2006年开始,百色市田阳县实验小学承担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A类)课题《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的子课题《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学生的"双文"素养》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学生的人文素养日渐丰厚,教师的素质得以提升,该校先后被评为自治区"中华经典诵读优秀学校"、全国"中华经典诵读优秀学校"。
2012年24期 No.768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张丽梅;
<正>早在先秦,孔子就说过:"不学诗,无以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各个学段古诗文的诵读要求。让学生诵读中国文化经典是培育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几年多来,我们诵读着,摸索着,总结出了一些适合自己的方法:一、诵读兴趣巧激发%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时,应形式多样,善于聆听、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优点并及时给予适当的表扬。这样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中就会树立起信心,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诵读的兴趣就会越来越高。首先,诵读形式应多样化。比如看经典诵读的相关视频。我找来一些好的经典诵读视频,经常组织学生听读。再如教师范读。当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
2012年24期 No.768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黄彬妮;
<正>在开展诵读经典,提高"两文"素养的课题研讨活动中,我们努力寻找比较科学有效的儿童诵经的方法和途径,在班级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诵读经典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讲故事与培养诵读兴趣相结合如何让孩子们以极大的兴趣投入到诵读经典诗文的活动当中呢?这是我们开展诵读活动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低年级的学生由于识字量和阅读量不足,他们对古诗文的兴趣并不浓厚。为了提高他们对古诗文诵读的兴趣,开学之初,我首先精心挑选十首经典诗文并向学生作介绍,坚持每周讲一则古代诗人的轶事并介绍一首相关的古诗文,让学生在课间、课后、家里练习背诵,还要求
2012年24期 No.768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 黄玉肖;
<正>语文课程应有丰富语言的积累。许多学者都号召"诵读国学经典,积淀文化底蕴"。在学校子课题《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学生的"双文"素养》的引领下,笔者领着本班学生加入了诵读经典诗文的队伍,初步摸索出了"五步读经法"。读学校每周都开设一节语文阅读活动课,我们班把这一阅读课专用于古诗文诵读。我选用《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优秀诗文作为主教材,并根据内容进行归类。如根据季节归类,描写春景的居多,就放在春暖花开的时节学习;送别诗也占了一定比例,把它们作为一组来学习;谜语诗饶有趣味,让学生边猜谜边学,同时
2012年24期 No.768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刘红梅;
<正>开学时,宝基转到了我们班。报名那天,他由爷爷带来,我发现他的年龄比班上的孩子都大,个子比同龄的孩子都高。爷爷离开时特别嘱咐我:"宝基可能要让老师多费心了。"爷爷有些内疚地说,宝基以前经常拿小石头打人,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开口骂人,每天来家里告状的家长不少,但是家里人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我仔细打量一下宝基,他的头发有些乱,小脸蛋脏兮兮的,衣服也不整齐,像个邋遢的孩子。我的心里下意识冒出一种想法:他应该是个难以管教的学生吧!
2012年24期 No.768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 黎玥;
<正>2008年,留给中国人太多的回忆,这一年发生的汶川地震,每天都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这一年的"六一"儿童节,我被一份特殊的节日礼物所感动——儿子呀!今天是"六一"儿童节,爸爸好想陪你一起度过!爸爸报名到抗震救灾前线工作的那天,在开车回家的路上,泪水止不住地流,爸爸舍不得你呀!因为这次去也许危险重重,所以爸爸脑海里一直在想留给你几句临别的话语:原本这次爸爸可以不去,但是爸爸是科长,不能把危险和困难留给自己的下属,更重要的是,爸爸想到灾区去帮助那些受难的孩子、老人们!爸爸想把这次行动作为‘六一’的礼物送给你,希望你永远珍藏着
2012年24期 No.768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 余宁媛;
<正>小丽虽然身材很高大,但是她却有着林黛玉一样的忧郁气质。刚接手教她这个班时,我诧异于她眉宇间那股化不开的忧愁,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本该绽放花一样笑容的女孩如此忧愁呢?很快,我就从她的日记中了解到她忧愁的原因——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才12岁的花季少女,本应与无忧无虑同行,却因家庭的原因,过早地承担起与其年龄不相称的沉重担子,背负起连大人也难以承受的忧愁,难怪她的眼里总是盛满了忧郁。看着这个可怜的女孩,想着她的同龄人还在父母的百般宠爱中幸福成长,而她却要照顾几个弟弟和妹妹,一股怜惜油然而
2012年24期 No.768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