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媚芳;
<正>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改革很关注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探究学习中,学生自主发现问题,通过各种学习途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可见,探究性学习对学生来说不仅是一种新奇愉快的精神体验,更是一种有趣味的创造性脑力劳动。那么,如何培养
2013年33期 No.825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 刘燕;
<正>长期以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操作经验,也有了操作意识。但是在很多时候,课堂上的操作还停留在浅层次的"伪操作"上,学生的主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地展示和发挥。要走出这个"误区",笔者认为,要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一、不重形式重体验许多教师在认识上把操作看得比较"神秘",认为操作是一种复杂的认知活动,进行教学设计时,往往有两个误区:一是找不到可以操作的地方,认为不需要操
2013年33期 No.825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 胡金雪;
<正>共同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然而有时学生却不愿意合作。究其真正原因,笔者认为,是儿童的本质既具有群体性,也有一种本能的探究欲望造成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准确把握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所学内容进行筛选、分类,选用适当的合作内容,把握合作契机,让学生产生合作的需求。一、个人难以独立完成的知识获取活动——需要协同时在小学数学教材编排体系中,有很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经过小组成员的
2013年33期 No.825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0K] - 陈海霞;
<正>数学计算是数学应用的一个方面,数学的推理、分析、估算都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从现阶段的数学测查角度分析,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素养同样是新时期数学教学的重点。为此,培养数学的应用性思维,应该成为新时期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一、关注教材,使学生发现数学可以应用以本为本,方能找到根本。小学阶段,数学教材提供的教学内容大致可以分为概念、计算、几何和应用四大类。一一分析概念的产生、计算的由来、几何的特征、解决问题的应用,都包含在社会生产生活的
2013年33期 No.825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 马华山;
<正>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们都在努力地关注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精心预设教学进程中随时到来的"它",使教学更加切合学生的发展需求,更能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但仍有一些教师不能正确地对待和处理这种"生成性资源",即使部分教师处理了,也是滞留在表面,不能抓住实质进行有效利用。那么,怎么才能追求课堂生成的深度,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呢?结合教学实践,我想谈四点看法。一、深度的生成源于对学情深入细致的分析
2013年33期 No.825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1K] - 郭小淼;
<正>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目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出发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创设条件,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这样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
2013年33期 No.825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 严锦霞;
<正>语文,作为一门以语言教学为主要内容的学科,为何一再强调其"思想性"?为何不能让语文轻装上阵呢?众所周知,我们的语文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个体系化的母语教育,汉语作为一种民族语言,既包含语言元素,又包含了思想元素,还包含了这个民族所独有的文化认知体系。例如生活在海边的民族,他们的语言体系中就会拥有丰富的"鱼类"思维,而生活在冰雪之地的民族,他们的语言体
2013年33期 No.825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6K] - 张莉;
<正>语言文字的修养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根基,只有夯实这个根基,学生才能学好语文。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语言文字的训练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正确开展语言文字训练,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探究的重点。一、细研文本,品味语言选入教材的课文,都具备文质兼美的特点,文本的很多语言不仅寄托着作者的真知灼见,渗透着作者丰富的情感,而且在遣词造句、语言表达上也独具匠心。教师只有抓住文中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全身
2013年33期 No.825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6K] - 唐文慧;
<正>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活动内容编排有序,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我们应该怎样利用教材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更好地达到训练的目的呢?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谈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怎样让教材"活"起来。一、创设情境,让教材"活"一般说来,口语交际活动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才能进行,而且讲究在什么情境
2013年33期 No.825 2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6K] - 陈国明;
<正>在新课标理念下,如何打造高效自主、多维互动的数学课堂呢?其中,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那么,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思考和做法。一、教学目标要全面,具有层次性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具有指向作用,所有的教学活动也都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决定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效果,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影
2013年33期 No.825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8K] - 杨文东;
<正>算法的优化是算法多样化策略的延伸,算法多样化提倡的是一种探索,是一种思维的创新,而优化是将自主探索的结果进行提炼,实现第二次创新。在数学课堂中教师不仅要对算法多样化给予关注,也要重视算法的优化。一、鼓励学生求异算法的优化是指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水平,在多样的算法中找到一个自己认为最好的、最为合适的过程。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是相辅相成的,在优化的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
2013年33期 No.825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7K] - 赵凌燕;
<正>"灵感"指学习过程中学生产生的一种突发性的思维状态。一般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已有知识和已形成的技能解决熟悉或简单的问题;另一种是在解决未知疑难问题的思考过程中,由已知指向未知之间建立一种特殊的联系。这样的联系大多源于灵感的产生,当然灵感的产生有偶然也有必然,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培养。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哪些因素易于激发学生的灵感,哪些习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灵感解决问题呢?本文试着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简单加述,供参考。
2013年33期 No.825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8K] - 黄晓波;
<正>数学教学要抓好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专心听讲、完整表达、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真正提高课堂效率。一、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同样的教师,同样的课堂,学生的学习效率却大相径庭。一方面的原因在于学生智力存在个体差异,另一方面学生的听讲习惯也不同。成绩优秀的学生多数能认真听讲,且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能够保持较长。反之,成绩不理想的学生,
2013年33期 No.825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K] - 陈美满;
<正>小学数学教材内容极其丰富,每节数学课都涉及到很多抽象的知识。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变静为动、变虚为实、变远为近、变抽象为具体、变难为易等优势,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其智力和思维的发展,优化教学质量。本文简要谈谈多媒体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优化作用。一、激发学生兴趣,诱发学生学习动机多媒体的运用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2013年33期 No.825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3K]
- 张红霞;
<正>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师,笔者一直努力思考和探索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并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总结。一、咬定"文眼"语文教学需要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基本规律来开展,找到合适的文眼,是落实该规律的方法之一。教师应引领学生深入品读,从中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句或段,做到主线明朗、思路清晰、确定文
2013年33期 No.825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4K] - 黄少英;
<正>高效性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是教学研究的一个永恒课题。纵观当下的语文课堂:知识容量少、教授进度慢、教学效果差、教学费时等现状自新课程改革以来依然没有完全改变。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是新课程改革进入关键期的理性选择,"如何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已成为语文界不容忽视且必须解决的敏感而又现实的话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探索,谈谈一些体会,与同仁商榷。
2013年33期 No.825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8K] - 朱宪忠;
<正>在课堂教学中,常常能听到这样的声音:"谁能有感情地把这段话读一读?""你能把作者当时的心情读出来吗?""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吧!"普通话标准的教师采用了范读,水平稍低的采用听录音、运用多媒体等形式教学,这些做法是不是都合适?笔者结合教学实践,重点探讨语文教学中有效阅读指导的两点方法。一、根据文体,确定读的方法
2013年33期 No.825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2K] - 李昕桐;
<正>高效的数学课堂是每个数学教师的追求。如何打造高效的课堂呢?笔者认为,从学生的认知层面来看,可抓住学生认知的五个关键点来实施教学。一、创设情境,引发认知冲突点课堂归根结底是学生的课堂,有了学生的参与,我们的课堂才充满活力。当然,只有学生发自内心地想参与课堂,他们才会主动认知、积极探索,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能力。目前,大部分课堂教学都能创设情境,但漂亮的画面、精彩的解说背后,却像是情境的花架子,学生也只是在表面
2013年33期 No.825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9K] - 李容霞;
<正>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构建有效课堂是非常重要的。何为有效课堂?笔者认为,学生能够获得进步或发展的课堂就是有效课堂。高效的课堂不仅能够引发学生的参与,还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锻炼。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有效课堂展开探讨。一、精心备课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前提要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师要在课下精心备课。教师备课的过程不仅要对教学内容有深入了解与
2013年33期 No.825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5K] - 唐萍;
<正>课程改革以来,小学数学课堂变得热闹了,形式也丰富了,但总感觉少了点什么东西。究其原因,很多教师将数学课上成了活动课、手工课、美术课,忽略了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需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在情境中开展必要的操作和交流讨论,其中必须要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一、设计各种预习作业,关注学生思维的起点预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通过预习明确新课将要学习的知识,从而带
2013年33期 No.825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7K]
- 薛强;
<正>纵观整个作文教学过程,小学三年级的起步作文既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拐点,因为在这个阶段的作文教学中,一旦教学得法,必将为学生以后的作文能力奠定基础。所以,加强与文本对接、为学生搭建读写平台,成为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的引领目标。一、模仿精彩语段,搭建写作框架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文本都是文质兼美、富有意蕴的经典案例,这些文本中的优美语段都可作为学生写作训练的参
2013年33期 No.825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5K] - 王芳;
<正>童话是孩子眼中的世界,而想象是童话的翅膀。翻开学生的日记,我们不难发现,童话题材是学生的首选,许多动物、植物都成了日记本中的"座上宾""席上客",孩子对童话的喜爱之心可见一斑。然而,在童话作文教学现场,孩子却思路堵塞,表达不畅;创编的童话故事天马行空,想象却欠合理。童话作文中的想象为何会缩水?根据童话教学观察,笔者发现,童话作文教学上教师只让孩子想象,而没有给孩子想象
2013年33期 No.825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2K] - 陈丽名;
<正>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之一是学生不愿写、不会写。广大教师要致力于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拾起写作信心从而有物可写、有事可说、有情可抒。要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需要在作文教学方法上创新。以下,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从三个方面谈谈做法。一、激发写作欲望,写出真情实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正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见识不够广阔,想象力在一些领域内也有限,很难写出真情实感的
2013年33期 No.825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6K] - 王小朵;
<正>作文课历来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的心病,如何对症下药让学生会写作文成了当前语文教学迫在眉睫的问题。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课余时间,同学们追逐打闹,窃窃私语,说说笑笑,但在作文课上,他们却眉头紧锁,冥思苦想,下笔艰难,与课外的活泼可爱大相径庭。如何把丰富多采的生活变为生动形象的文字?笔者认为,只有遵循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在阅读中积累,在积累中感悟,学生才会摸索并掌握写作的规
2013年33期 No.825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2K]
- 覃圣琼;
<正>【教材分析】《雾凇》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文章语言清新明快,景物特点鲜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是学生习作练笔的范本。【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的识字、阅读水平在低段基础上有较大提高,能理解简单的词句意思,有一定的概括能力,但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能力和习作水平还有待提高。根据以上分析,笔者制定了
2013年33期 No.825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9K] - 胡红燕;
<正>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时,要敏锐地发现隐藏在课文中的关键点,带领学生深入体会文本的情感,领略课文的独特魅力。下面笔者以《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为例说明。一、承上启下的关键词【原设计】师:他为什么会励志学画呢?轻声读第一至第三自然段,边读边体会。(出示重点句,体会外国学生的歧视与偏见,并交流;师简单介绍当时的国情。)师:想象外国学生说话的神情、动作,齐读这句话。
2013年33期 No.825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7K] - 蓝丹梅;
<正>教材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P88~89例1~例3主体课型:EEPO要素组合方式辅助课型:EEPO平台互动方式课时:一课时(35分钟)教材简析:本课主要为直观图形颜色的变化规律,要求学生能够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并逐步由寻找单层次规律向多层次规律延伸。教材立意让学生在摆一摆的操作、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中,学会创造简单的规律。所借助的铺垫有:简单几何图形的认识,美术智能及生活经验。本内容的学习能为以后学习"循环"
2013年33期 No.825 49+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8K] - 梁金凤;
<正>习题是师生交流的桥梁,是教学反馈的工具,更是知识延续的保障。在教学过程中,好的习题能巩固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能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增强学生的学习情感。因此,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设计习题。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开展:一、用对习题用对习题是课堂习题设计的最基本要求。设计习题时要注意两个关注点:一是容量,二是"溶解度"。课堂上不要搞"满堂灌",大密度的同性质习题不但对巩固知识没有太大的意义,而且容易使学生
2013年33期 No.825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9K] - 何红梅;
<正>数学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数学思维的重要途径,有效的练习能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受数学的魅力、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因此,数学教师必须重视练习设计,善于应用一些策略使练习扎实有效,让学生的智、能、情感等得到和谐发展。一、梯度——体现层次,有序练习练习设计的层次性体现在"由易到难"的渐进上,教师必须关注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变化,即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此外,教师还应注重数学思
2013年33期 No.825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3K] - 朱慧;
<正>在一个班集体中,往往靠一种相互支撑的尊重维系着班级成员之间的和谐与默契。我所带的四(8)班虽然才30多个孩子,可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为了教育这一帮孩子,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苦口婆心,磨破嘴皮子,但他们仍无动于衷,照旧我行我素。经过再三反思,我决定从"学会尊重"入手,利用班会课教育孩子学会尊重他人。课前让孩子们去搜集尊重的多种表现,理解尊重的重要含义;课中和孩子们一起探讨尊重的重要作用,掌握尊重的提升方法;最后引导孩子们去关注班级生活的方方面面,强化尊重的行动意识。我是这样上班会课的。
2013年33期 No.825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0K]
- 邱勤江;
<正>文本细读强调抓住细节对文本进行深入、透彻地解读。这种解读不是没有目标和重点的探究,而应该是一种正确、深入、富有创意的细读,以引导学生领悟文本的深刻内涵。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对文本细读呢?一、抓住细节描写,领悟人物形象在课文中,细节描写是指对文本中的主要人物进行具体描绘和生动地刻画,以突出人物的个性和特点。例如,教学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课文《最后的姿势》时,教
2013年33期 No.825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0K] - 陆丹;
<正>【课前思考】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退位减法的口算》一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以及千以内笔算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它虽是100以内两位数加减口算教学的难点,但教材只是呈现一幅玩具店的情境图,以求玩具火车和玩具汽车的差价问题引出了减法算式44-25,为何不给出任何具体的算法?44-25的口算方法有多种,且不同算法本身存在着明显的优劣。课堂教学的重心是否在于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算法?
2013年33期 No.825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6K] - 郭霞;
<正>作为课堂有机组成的一部分,"课堂小结"这个教学环节的地位显得越加尴尬,它往往缺乏变化:时间固定、句式固定、形式固定,让教师麻木,让学生反感。"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改造"程序化"的课堂小结,让其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是提升课堂效率的途径之一。一、课堂小结不妨"缠缠绵绵"临近下课,许多老师在进行课堂小结时总是显得匆匆忙忙,一般只有2~3分钟时间。这种课堂小结很容易流于形式,学生只会看着板书,机械地复述一遍。或者
2013年33期 No.825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0K] - 陈荣华;
<正>教学细节,其实就是教学中的细末之处,它们往往被师生所忽视。然而在生活和工作中常常是"细节决定成败",我想我们的教学也是如此。课堂教学中能否处理好细节,也许就决定了一堂课的成败。可是一节课有那么多的细节,我们是否都要一一关注呢?如果有选择的关注,我们应该关注怎样的细节?笔者就自己的亲身实践谈一些认识和做法。一、联系生活,于细节处见"真实"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但其却高于生活
2013年33期 No.825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5K] - 马长青;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时要为学生提供集现实性和挑战性于一体的数学内容,其中包括练习。有效练习是构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应立足"有效"组织练习,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一、围绕重点,设计实质性练习课堂练习的目的在于落实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从学习的角度来看,不管是学习新知识前的铺垫练习,还是之后的巩固
2013年33期 No.825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9K] - 居童梅;
<正>动手操作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在长期的数学教学中,笔者发现在学生动手操作时,操作材料对操作的结果起着重要的作用,无论在操作材料的选择上,还是在材料的准备上都存在一些矛盾。教学中,教师应当展现教学"智慧",科学地引领探究,巧妙地化解"矛盾",选择最合适的材料。一、解决材料"粗糙"与"精细"的矛盾在一些操作活动中,对操作材料的要求比较高,粗糙的材料的运用可能会对操作结果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在条件
2013年33期 No.825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3K]
- 陈爱明;
<正>"数学思考"即在面临各种问题情境,特别是非数学情境时,能够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发现其中所隐含的数学现象,并运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问题。《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总体目标中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
2013年33期 No.825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5K] - 周经华;
<正>【案例】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片段师:像1/2+1/4这样的分数加法我们是怎样计算的呢?生:通过通分来计算。师:好办法,通分的目的就是把分母不同的加减法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加减法来进行计算(板书:转化)。请大家尝试计算下面两题:
2013年33期 No.825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8K] - 郎芸;
<正>【案例】《7的乘法口诀》走进教室,我在黑板上写下一个数字"7"。"嗯?什么意思?"学生情不自禁地猜测。"与7有关的?""是7的乘法口诀吧!""7的口诀,我早就会背了。"有人这么一提醒,孩子们一下就说开了:"一七得七,二七十四……"虽然孩子们说得有些纷乱、结巴,但我还是非常肯定并有力地在黑板上写出了7的乘法口诀:"一七得七、
2013年33期 No.825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6K] - 顾兴奎;
<正>数学来源于生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也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以及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然而,在数学课堂"生活化"的教学中,个别教师对"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拿捏不到位,以至于让数学课堂走入了"生活化"的误区。一"、点菜不看客"笔者曾在一次区局统一组织的四年级试卷中,看到一项关于"数学与生活"的拓展延伸题中有这样一道生活题:2012
2013年33期 No.825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4K] - 陈震琴;
<正>这是一节小学五年级音乐课,该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了解祖国的诸多民族风俗和舞蹈,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加强民族团结的意识。本人以自己对民族音乐的理解与感受搜集了一些音乐素材,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爱我中华"这个音乐课题来设计一节音乐欣赏综合课。在课堂上,出现了一些让我惊讶无语的场面,由此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课前本人精心地设计了本节课。我用多媒体向孩子们展示了各民族的服饰以及风俗习惯,并在孩子们陶醉的时候,
2013年33期 No.825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4K]
- 张晓婷;
<正>什么样的语文课才是好的语文课?如今的教育界对语文教学的阐述虽众说纷纭,但都以"发展能力,提升素养,形成良好个性、健康人格"为出发点。以这一理念为准则,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好的语文课应该是让学生会读、有悟、敢说、乐写。一、方法引领,让学生会读语文教学实践最基本的要求是读书,因此在语文课堂上书声琅琅——自读、同桌读、小组读、赛读、评读等,目的都是
2013年33期 No.825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3K] - 陈蓉贞;
<正>好的课堂开头是师生间建立情感的第一座桥梁。怎样在上课伊始就让学习内容扣住学生的心弦,迅速集中注意力,诱发强烈的求知欲望,一直是广大教师深入探讨的问题。笔者现结合教学实践,例谈六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常见的开头。一、故事激趣巧开头"爱听美妙的故事是儿童的天性。"故事能开阔儿童的视野,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导课环节如能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故事中不知不觉地进入课文情境,产生"我想读、我要读"的热情,必将使
2013年33期 No.825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6K] - 管英耀;
<正>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传播语文知识的同时,也用优美的语言文字、丰富的思想内容展示着小学语文的独特魅力。纵观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只有从审美的视角进行观察和反思,深入了解小学语文的审美特点和意义,才能够寻找到小学语文的内在教学之美,以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机械与僵化,引导学生进入寓教于乐的学习氛围之中,实现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一、教师审美能力的提升
2013年33期 No.825 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2K] - 唐靖霞;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颁布以来,广大语文教师逐渐将写字教学列为重要的课程内容。但在写字课堂中,还存在着泛讲、空说、告知和管制等不良现象,多数情况下学生淹没在无聊的言语阐释中,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写字水平的提升。教师在写字教学中应避免使用这些错误教学方式,力求落实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一、避免泛讲,力求精释写字是一门高深的艺术,每一个汉字都蕴藏着丰富的构字资源和美学元素。在一些教学过程中,教师仅针对具体汉
2013年33期 No.825 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7K] - 黄群忠;
<正>新课程理念提倡师生平等对话,关系融洽和谐。对此,教师应创设多样化的情境,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获得有效的阅读体验,提升语文素养,从而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一、激发情感创设情境创设生动、具体的语言情境,能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学生阅读和表达的欲望,为理解文本中的情感作准备。例如《第一次抱母亲》第二小节主要写了母亲为了整个家,操劳一生,无怨无悔。
2013年33期 No.825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5K]
- 章阳;
<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高效的小学英语课堂必须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小学英语课堂可以采取游戏化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课堂教学高效化。一"、猜一猜"游戏小学生由于年龄幼小和思维局限,对事物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材难易的程度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轻松地掌握知识。如教材中一般列举的单词都是贴近小学生生活的名词词汇,而且可以按种类来教学,教
2013年33期 No.825 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3K] - 许梅;
<正>我国古代学者刘开曾经说过:"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对于小学英语教学而言,有效的追问不仅能给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更能激发学生向知识的更深、更广处思考。而有效的追问,需要教师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在学生需要疏通和点拨的地方展开追问,以实现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一、基于教学重点追问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这说明人只有在不断的疑问中,才能让思维进入一个广
2013年33期 No.825 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8K] - 秦春花;
<正>在课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基本上都是采取肯定性评价,而学生对于这样的评价司空见惯,起不到应有的评价效果。那么,在课堂中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巧妙运用评价呢?笔者有如下见解。一、运用转折性的评价语过分的肯定性评价会使学生得意忘形,过多的否定性评价又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当学生回答问题有错误时,教师要巧妙地运用评价艺术,让学生扬长避短,树立自信心。在英语教学中有这样的现象,往往教师提出一个问题,
2013年33期 No.825 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2K] - 蔡丽莉;
<正>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对话"是一种语言综合素养的培养。语言素养的培养应该注重语言的学习过程以及语言的实践性,把语言的培养务实到对话中,让对话在情境创设中发挥最大作用。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需要考虑交际对话和交际场景。一、设计生活型对话情境知识本身是来源于生活之中的。在创设情境时,教师应该考虑到语言来自生活,所以语言的实践也必须回归于生活。在创设生活场景时,教师要注重把教
2013年33期 No.825 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2K]
- 林也治;刘锦荣;
<正>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人都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面向全体,要求把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课堂教学中怎样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呢?一、图形辅助,让数学问题简单化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关于解决问题的题目多以文字叙述的方式呈现,内容比较抽象。画图是信息加工的有效表现形式,因此教师在分析讲解题意时,把分散
2013年33期 No.825 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1K] - 黄欢;
<正>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却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逐渐过渡的阶段,动手操作活动恰恰为抽象的数学与学生的形象思维搭建了桥梁。"操作"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发展思维,锻炼能力。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在"操作"中感悟数学思想,使操作活动成为计算教学的"助推器"。一、关注学生的操作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策略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和组织学生动
2013年33期 No.825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7K] - 纪丹丹;
<正>习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常用的训练方式之一,通过练习既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发展智能、提升思维,又可以帮助教师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该重视"习题"在训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方面的作用,设计习题时,应该扩展习题的广度,深入挖掘习题的深度,发挥习题的的各种功能。一、分层推进,深化有效训练的"点"教材是死的,但教学是活的。教师在使用教材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分析每道题,让每个"点"在分层推进中深化训练。
2013年33期 No.825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0K] - 钮荣伟;
<正>数学是训练思维的体操。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视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抽象概括过程,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在教学中教师要设法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抽象概括,帮助学生将生活数学上升为抽象数学,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一、在主题情境中实现数学问题的抽象数学教材中的情境图,一般都比较生动、有趣,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由
2013年33期 No.825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5K] - 王碧招;
<正>一部好戏要有精彩的序幕,一首好歌要有动听的前奏,同样,一堂好课要有引人入胜的开头。头开得好与不好会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数学课也是如此。如果课堂教学的"导入"设计富有艺术,就能先声夺人,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开启思维的闸门。如何才能更好地导入新课,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一、注重激发兴趣,放松课堂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强化因素。要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教师应考虑如何找准情感激发点,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过程波澜迭起,富有活力。因
2013年33期 No.825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8K] - 严世林;
<正>课堂上学生之间不同观点、不同方法之间的碰撞,都会激发出耀眼的火花。教师要有意识地诱发、引导这种生生之间的辩论,以此把握教学生成过程中的平衡,创造性地组织教学的实践过程,让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思维在"辩"中得到提升。一、越辩越深学生受到心理年龄特点的制约,常常满足于答案的获得,而不愿静下心来细细思索其"所以然",也不能仔细倾听教师的讲述。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某个知识的
2013年33期 No.825 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2K] - 石晓燕;
<正>数学的美是深刻而含蓄的,通过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流程,让各种美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他们去感受、去触碰、去体验数学的内在美,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使得他们产生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提升数学综合素养。一、节奏之美——美在动静相宜过于缓慢的氛围、过于拖沓的语言、过于散漫的讨论,会让课堂变得索然无味;如果课堂上缺少静静地思索空间,学生兴奋过度,课堂同样容易失控,成为表面喧嚣、实则空洞苍白的"菜市场"。因此,
2013年33期 No.825 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7K] - 刘锦凤;
<正>运算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数学基本能力。新课程教学不再简单地为计算而计算,而是要求教师设计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中实现运算能力的提升。如何抓住课堂,切实提高运算教学的效率,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成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问题。一、把握情境创设与数学思考的平衡点数学课程标准强调,理解数学、体验
2013年33期 No.825 84+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2K]
- 周晓勇;
<正>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将从课程标准的要求来谈谈小学美术课堂评价的一些具体做法。一、变教师评价为学生评价传统的课堂教学,美术评价的表现形式绝大部分表现为教师给定的一个分数或一个等级,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很容易打击学生尤其是潜力生的积极性。
2013年33期 No.825 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2K] - 徐玲;
<正>绘本创作对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促进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全面提升。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在绘本教学过程中,我以有趣的故事情节,暗藏着起、承、转、合的设计,以及细节的特写,锻炼孩子的造型能力,着重启发孩子的思维,对他们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使他们创作出属于儿童自己的崭新故事,从而改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质量。一、经典故事绘本再创成人为孩子创作的经典故事绘本,画面精美、造型生动,引人入胜。但细细观
2013年33期 No.825 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9K] - 金建华;
<正>节奏是音乐的要素,通过节奏感知音乐的律动,感受音符的流淌,这是解读音乐的有效途径。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根据小学生好动爱玩的天性,我尝试调动他们的视、听、唱、触等多种感官,让音乐节奏教学游戏化。一、聆听大自然的节奏,感受音乐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优秀的音乐作品来源于大自然,来源于生活。因此,我常常会带领学生到野外寻找音乐素材。比如,在树林中,听到鸟鸣"咕咕咕咕"的
2013年33期 No.825 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2K] - 高平;
<正>大课间活动是融健康、娱乐、文化于一体,广大师生易于接受、乐于参与的一种群体性的体育活动。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能够极大地丰富校园的文化生活,使校园增添不少活力。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深深地体会到要想开展好学校大课间活动,转变观念是前提,全员参与是根本,形式多样是关键。一、开展大课间活动,转变观念是前提学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不但是学生锻炼体能的需要,更是学校体育教学功能和价值的体现。众所周知,学校体育工
2013年33期 No.825 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6K] - 苏伟香;
<正>小学音乐教学课程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合唱的技巧、提升对音准的控制能力,并能够完成较为简单的合唱曲目。由于音乐合唱需要多人配合演奏,其中需要具备音乐的协调性以及多声部融合的特性,难度较大,不易被小学生所接受,导致很多小学生不喜欢学习多声部合唱。在小学阶段,如果教师不能够针对小学生存在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引导,进而提升多声部合唱课程的吸引力,就会影响到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性,无法达成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对此,笔者在教学中总结了提升多声部合唱吸引力的几点做法,现介绍如下。
2013年33期 No.825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1K]
- 李应梅;
<正>科学的内涵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指人们对周围世界的正确认知,另一方面指这种认知的获得过程,即科学探索的过程。儿童受其生活阅历以及思维能力所限,对事物的认知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日常现象的理解和解释也多倾向于主观,正因如此,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尤其必要。为了让课堂生动有趣,适应儿童的认知水平,将科学教育活动化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2013年33期 No.825 9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5K] - 樊柳艳;
<正>现代生理学、心理学、脑科学研究发现,幼儿时期是拓展创造能力的关键时期,是创造性发展最自由、最迅速的阶段。美国学者史蒂芬·利汉斯曾警告说:"2—6岁是创造性发展的关键期,如果不能及时加以培养,那么创造性在以后的生活中很难再被激发出来。"因此,我们要切实把握和充分利用幼儿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努力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一、通过美术教育活动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理论根据和意义美术教育作为一种造型艺术,其创造力的表现是美术活动本身的一个属性,因
2013年33期 No.825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3K] - 朱云纤;
<正>手工制作是幼儿喜欢的活动之一,在折、剪、拼等形式的手工制作中,不仅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而且能让幼儿在制作的过程中开动大脑,做到手脑并用,启迪幼儿的智慧,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做才能让手工制作备受幼儿的青睐,从而成为发展幼儿各项能力的课程呢?一、环境熏陶,激发幼儿的"制作"欲望幼儿最初的手工制作,大多数是随意的,没有丝毫的目的性。你给他们一张纸他们只会撕碎,而不会想到将这张纸通
2013年33期 No.825 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9K] - 马熙华;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欲望,培养探究能力",倡导的是尊重幼儿,让幼儿在探究过程中自主建构、自我成长,培养良好的科学品质和科学素养。因此,幼儿教师应重视尊重儿童、尊重儿童特有的学习方式和独特的年龄特点,使幼儿萌发对科学活动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探索,养成受益终身的良好学习态度。一、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研方向应符合儿童特性
2013年33期 No.825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