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胜梅;
<正>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探究性学习是让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自主的、多样化的研究活动来回答问题或完成任务,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发展、情感体验的培养为目的的学习方式。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应当把阅读看作课堂的延伸和探究活动的深入,应遵循"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思想,构建开放型、大阅读的探究性学习体系。
2013年37期 No.829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 秦卫贤;
<正>教学的魅力在于用智慧启迪智慧,用创造支撑创造。教学是润泽生命的教育,它的生命历程是在群体的合作、分享、交流中传承与创新,使每一个个体都得到最优发展。关注学生之间的有效合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生命的关怀,是建构高效课堂的新视角,享受生命历程的新密码。
2013年37期 No.829 17+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K] - 薛艳梅;
<正>在英语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辅助教学,既能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也能提高教学效率。在平时教学中,笔者主要采用了以下一些做法。一、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在教学中,笔者经常让学生观看关于国外小朋友的英语学习方式的视频,让他们认识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和必要性。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向国外
2013年37期 No.829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 崔益红;
<正>"综合与实践"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学生需要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综合实践活动"了解我们自己"是学生学习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后的学习内容,其目的是让学生用统计的方法收集、整理班内同学的身高、体重等数据,了解班内的一些情况。现以"了解我们自己"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经历活动过程,有效落实课标要求。
2013年37期 No.829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 韦小光;
<正>由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在教学过程中难以达到统一的教学目标,如果设定的目标低,学习能力中、低等的学生基本能达到,学生有成就感,信心增强,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则吃不饱;如果设定的目标过高,照顾不到学困生,则容易造成潜力生厌学,甚至可能会导致学生辍学。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了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本人在实际教学中引入分层教学理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13年37期 No.829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 陈燕;
<正>空间主要研究客观世界中物体的几何属性,而空间观念则是在空间知觉基础上形成的大脑表象,对于进一步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加强对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和培养,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引导,用数学思维构建世界模型。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呢?通过教学实践摸索与探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重视识图画图,深化空间表象
2013年37期 No.829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 单建忠;
<正>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独立思想和行为的主动性都为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催化剂。因此,要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灵动、优雅起来,就必须让学生在创造的火花中不断交流、碰撞出新鲜的知识。一、动机激发:改善环境,营造创新氛围浓郁的创造性氛围、强烈的外在刺激和好奇心是决定创造性能力和品质的关键因素。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大多数是出于对现实生活的解释和说明,带有一般性
2013年37期 No.829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 李丹;陈雪东;
<正>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经过岁月的淘洗,流传下了诸子百家著作、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等光辉典籍。这些经典著作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给我们提供了文学滋养,而且其所蕴涵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守也成为唤起新一代少年儿童对民族精神、民族气节认同的重要源泉。
2013年37期 No.829 23-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5K] - 黄秀琼;
<正>数学习题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巩固知识、培养数学思维的重要载体。因此,很多教师都通过数学习题的设计,进行课堂知识的拓展,不断丰富课堂学习的资源,以培养学生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能力。然而,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由于对课堂拓展认识存在偏差,一味地设计过难、过偏、过怪的
2013年37期 No.829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K] - 游小云;
<正>"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是理想课堂呈现出来的绝妙风景。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理想的数学课堂是充满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的精彩之处往往来自于精心预设基础上的精彩生成。一、生成也可预设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新课程倡导"以生为本"的教学方式,课堂的每一分钟都可能孕育着创新,都可能诞
2013年37期 No.829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0K] - 顾志贤;
<正>多年来,李吉林老师提倡的"情境教育"经由许多教师的尝试和探索、调研和实验,已经相当成熟,并被大量运用于教学实践中。今天,我们再次品味"情境教学"的内涵与真谛,将"人为创设"和"优化"这样鲜明的特点移植到数学教学中,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运用情境将数学教学开展得有声有色。一、人为创设生活与数学是密不可分的,在教学情境的运用上,原生态的数学情境并不多见。教学情境创设中,教师通常将生活情
2013年37期 No.829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 侯娟芳;
<正>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充分创设各种可供学生参与的数学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历练思维、提升能力。但是在很多的常态课,甚至是示范课中,教师所关注的重点往往是教学设计凸显了怎样的亮点;问题设置是否有足够的噱头;而忽略了数学课堂中本应体现学生经历怎样的思维历程,所提出的问题能否对学生的思维形成足够的冲击等。一言以蔽之,就是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经历适切的思维探险,以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013年37期 No.829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 陆丹丹;
<正>欣赏诸多教育名家的课堂教学,笔者发现他们的语言无一不是俏皮、机智、笑意深长。当然这并不表示教师的每一句话都必须是幽默的,还得有一个使用度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使用的时机是否恰当。笔者认为,使用幽默语言的最佳时机应该把握以下几点:一、课未始,趣先行特级教师刘松是一位幽默风趣的大师,他的数学课大多是在一种诙谐、有趣
2013年37期 No.829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K]
- 朱秋芳;
<正>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学生要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认为:"朗读法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也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孙双金老师也曾指出:"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由此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阅读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
2013年37期 No.829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9K] - 陈颂华;
<正>数学学习中常常见到这样的例子,反复练习并且精讲的习题学生在再次遇到时"涛声依旧",这在什么环节上出了问题呢?是因为教师讲解的"浮光掠影",还是因为学生的"油盐不进"?是因为学生练习时的心不在焉,还是因为听讲时的一知半解?深究其背后的原因,笔者认为,这些问题的产生都与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足有关。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着
2013年37期 No.829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7K] - 顾海波;
<正>【教学案例】在六年级数学总复习阶段,教师出示下面的一道综合复习题:甲、乙两车从A地开往B地,甲车到达B地后立即返回,在离B地45千米处与乙车相遇,乙车速度是甲车的23。相遇时甲车行了多少千米?师:请你们认真审题、深入思考,并说一说看到题目后想到了什么,想得越多越好。同学们顿时纷纷议论开了,个个跃跃
2013年37期 No.829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K] - 陈坚;
<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诸多原因,情境的创设往往"变味"或"走调",失去了应有的价值。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构建高效灵动的课堂呢?一、创设情境要注重"真"教学情境创设首先要"真",这是情境创设的基本前提。不能因为教学的需要,而随意捏造虚假的情境。情境虽然是虚拟的,但"虚拟"不等于"虚假",有些教师
2013年37期 No.829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 王江生;
<正>教学的有效性不只是对教学内容、教材编排的完善,更是需要教师在教学理念上的"腾笼换鸟"和教学方法上的"爬罗剔抉"。小学美术在实施有效教学中实现了"华丽转身",凸显了其自身的学科特点。然而,在研课中一些带有普遍性影响或制约美术教学有效性的问题,已经引起了教师们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如有的课堂教学片面重视情境创设,而无法保证足够的训练时间;有的课堂一味强
2013年37期 No.829 38+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7K]
- 李丹;
<正>"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开放语文教学,突破课堂教学空间,将生活之活水引入语文教学,拓宽语文教学的外延和内涵。正如刘国正先生所言:"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语文教学走进生活,让学生不断扩大知识面,丰富情感,提高鉴赏力,更加热爱生活和善于品味生活,真正走向学语文、用语文的广阔天地。一、即时开发教学资源,勿错失良机
2013年37期 No.829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1K] - 胡煌英;
<正>教学不是学生在自然状态下自发的身心发展的活动,而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某一学科知识的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以促进学生快速获得某一学科在生活中必需的知识或是继续学习该学科所必需的知识、技能、方法、思想为宗旨。然而,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具有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动型的
2013年37期 No.829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3K] - 谈福林;戴金菊;
<正>数学建模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真实世界中的具体现象,利用数学思想进行提炼与概括,形成一定的数学结构,并以此对这一现象的质态与基本属性进行处理与控制的过程。新课标强调要在遵循数学教学的基础上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对数学模型进行解释运用。一、源于生活,在遵循生活事理中建立数学模型学生从教材中学习数学知识之前并
2013年37期 No.829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3K] - 唐水;
<正>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基础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从小培养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来思考身边的问题、表达情感,使他们具有数学意识并努力尝试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一、课前准备,捕捉生活素材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教学中我们应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从小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使
2013年37期 No.829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 李群;
<正>品德课程倡导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课堂中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同时又在生活中习得良好的品德。因此,教师要善于发掘和利用生活资源,让它成为润泽品德教学的源头活水。一、紧密联系生活,让教学内容更充实新课标提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选择更好的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加工和整合,设计出活泼生动、丰富多彩的课来。因此,在品德课的教学
2013年37期 No.829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4K]
- 朱琴;
<正>【学习目标】1.会认斟、酌、恕、莽,会写敲、尚、睡、貌,结合课文理解摸、推敲、斟酌、吟哦、妥帖、不知不觉等字、词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抓住重点词句,学习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初步体会贾岛作诗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并能对关键词、句子进行推敲。
2013年37期 No.829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0K] - 李冰松;
<正>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好的导入,不仅可以使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诱发思维,强化求知欲,还可以借此交给学生一把打开新课大门的钥匙,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导入作为一堂课的首要环节,必须声声击到学生的心扉上,把学生的注意力
2013年37期 No.829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9K] - 姚银鑫;
<正>单调的作业内容学生自然不会喜欢,也有悖于新课改的精神。因此,教师应该重视数学作业的设计,努力丰富作业形式,提升作业内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笔者结合教学经验,谈谈以下三点做法。一、丰富作业形式,活化作业内容丰富作业形式的方法不拘一格,常用的方法有创设情境的趣味性作业、信息内容丰富的作业、灵活多变的开放型作业、联系生活的应用型作业等。下面笔者将通过例子进行具体说明。教学"单位的概念"后,笔者布置了这样一道单位辨别、更正的作业:近日,
2013年37期 No.829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7K]
- 方丽芬;
<正>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经过长期、规范的语言文字训练逐步形成的比较直接、迅速的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
2013年37期 No.829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5K] - 陈燕群;
<正>"做数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认为学生的实践、探索与思考是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条件。因此,在"做数学"的理念指导下,学生的数学学习将大量采用操作实验、自主探索、大胆猜测、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等活动方式进行。很多数学知识是对生活问题的抽象,而教材中静态的知识学生没有具体的感受,也就成了枯燥乏味的知识。但开展实
2013年37期 No.829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9K] - 韦先吉;
<正>现代教育技术具有现代性、手段多样性、直观性等特点,在教学中,能够充分采用"图、文、声、像"等形式,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很多学校纷纷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用以完成小学数学的教案设计、课堂教学、课后拓展等各个环节,实现教学的现代化,促进数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笔者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
2013年37期 No.829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5K] - 王强;
<正>信息的反馈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本文拟从信息反馈的意义及收集信息的途径谈谈自己的看法。一、信息反馈的意义1.为体育教学提供信息。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与信息密不可分。学生在学习时所透露出来的信息是各不相同的。首先,不同学生个体所反映的信息不同。其次,同一个学生也会
2013年37期 No.829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5K]
- 戴亚兵;
<正>古人云:"圣人施教,各因其材","以其知之,喻其不知"。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经说过:"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因此,在备课时,教师不能只备教材,而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学情,只有了解学生学情,才能真正实现以学定教,有的放矢。对学
2013年37期 No.829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1K] - 朱宇波;
<正>2012年秋季,我省的小学英语教材经历了一次更新换代,将三年级起始"译林新版牛津英语"教材替代了使用多年的"译林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以往的实践证明,教材的更替意味着教法的进步和变革。此次教材更新旨在融入更贴合学生实际的情境,使教材更符合学生的实际学情。对于英语起始年级的三年级孩子来说,字母的学习是英语学习初期的重中之重。如何在教材更替的背景下更
2013年37期 No.829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6K] - 王燕;沈建华;
<正>人教版数学12册第26页介绍圆锥体积的推导方法。现在把其推导方法摘录如下: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我们先来做个实验。用厚纸做个空圆锥,再做一个和它等底等高的空圆柱。在空圆锥里装满沙土,然后倒入空圆柱里,倒3次正好装满。从实验可以看出:圆锥体积=1/3×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也就是说,书本上主要是想通过"一
2013年37期 No.829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6K] - 张云波;
<正>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历史题材课文的出现,不仅为学生推开了一扇历史的天窗,而且给执教教师带来一次新挑战。如何让学生亲近历史、走进历史,使历史题材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让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走出烟雾弥漫的时间隧道,启迪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与历史对话,笔者做了一些尝试。《我们为祖先而骄傲》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编者意在通过对孔
2013年37期 No.829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0K] - 顾吉雯;
<正>器乐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美国当代音乐教育家默塞尔说:"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音乐课程标准更是明确要求学生"学习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并每学年能够演奏乐曲2—3首"。有着音色优美、表现力强、简便易学、携带方便等优点的竖笛,深受音乐教育专家的青睐。新音乐课程标准编写的音乐教材在面向全体、贴近学生生活、适当降低难度、
2013年37期 No.829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8K]
- 李云;
<正>新课标对建立学生的空间概念提出了新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从而建构立体的几何概念,这是数学教师亟需解决的问题。现将笔者在教学《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练习课时的教学实践予以分享,谈谈自己在建构学生空间概念上的体会。一、从魔方入手,强化长方体正方体的基本特征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之前,学生基本掌握了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但缺
2013年37期 No.829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6K] - 曹跃;
<正>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教学片段片段1:导入新课后,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毛线。师:观察毛线,说说它是什么样子的?生:毛线弯弯的。(学生动手操作,把毛线拉直)师:你是怎样把毛线拉直的?生:我捏住毛线两头,两手向外拉。(引导学生观察拉直的毛线)
2013年37期 No.829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8K] - 张晓红;
<正>数学教学永远处于不停地摸索与实践中,在探索的过程中,总有一些新理念的提出,一些新尝试的进行,而在这其中,"矫枉过正"的现象不时出现。比如在过去的数学教学中,片面强调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教师的理念有所转变,但又出现了许多"假、大、空"的伪情境、伪操作、伪探究现象,片面地追求课
2013年37期 No.829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3K]
- 张永娟;
<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大多数学生最怕上的就是作文课,常常谈作文而色变;有些学生作文空洞无物,没有创意……笔者认为,种种原因在于写作教学中的某个环节出了问题。传统的作文课上,教师的作用远远不如正常的语文教学课堂,不仅授课时间较短,而且与学生的互动也少。教师重布置,少了沟通与引导,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按部就班地完成"审题、构思、打
2013年37期 No.829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7K] - 廖瑞芳;
<正>拼音看似简单,学起来并不容易。笔者经多年观察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单单读声母时还能读好,但是要拼读汉字就显得特别吃力。这是由于很多学生从一开始就没有掌握好拼音,所以他们在拼读汉字时会比较困难。由此可见,汉语拼音的教学应当实施高效有趣的教学方法。
2013年37期 No.829 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6K] - 范丽娟;
<正>课文插图是指插放在文字中间帮助说明内容的图画,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课文中的插图与课文的语言形象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形式美。学生在感受插图美的同时,不仅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还能使情感得到升华,培养了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正确、充分地运用好课文插图。
2013年37期 No.829 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4K] - 林晓;
<正>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科普文相较于其他课文没有生动的情节与丰富的情感。科普文的教学常常是学生读课文,教师讲概念,教学过程索然无味。其实,教师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辅助措施,同样可以使科普文的课堂教学引人入胜、扣人心弦。一、拟人化,让童趣飞扬儿童天生富于表现力和想象力,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学阶段科普文拟人化的
2013年37期 No.829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0K] - 潘福练;
<正>中重度智障学生因大脑发育迟缓及心理障碍等原因普遍存在着言语障碍,如发音困难、口齿不清、言不达意等。这影响了他们的语言发展,限制了他们人际间的沟通交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对中重度智障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应遵循其认知特点,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提高中重度智障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交往能力的发展。
2013年37期 No.829 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5K] - 韦艳蓉;
<正>"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新课标首次提出了"习作"的概念,明确了更为切实可行的习作要求,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习作过程中积淀文化修养,抒发真情实感。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只有进行开放式的作文教学,让学生留心生活,认
2013年37期 No.829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8K]
- 张龑;
<正>叶澜教授曾说过":课堂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到有效地发挥,才能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课堂形式的多样化和内容的丰富多彩,有助于学生将知识学活。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设计一些形象生动的游戏,让学生的思维置身于活跃的氛围中,更好地激发求知
2013年37期 No.829 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5K] - 陈芊如;
<正>我们在教授英语单词时,对于水果之类的单词,如apple,banana,orange等,学生特别容易记住。为什么?因为大部分学生都喜欢吃水果,而且水果又是他们经常接触到的,他们拿到苹果,就会想,"苹果"的英语单词怎么读?久而久之就会对该单词形成永久性的记忆。这给我们一个启示:生活本身就是一本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百科全书,如果我们将生
2013年37期 No.829 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5K] - 范从兵;
<正>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具备教学机智。教学机智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灵活驾驭课堂的教学能力。教学机智通常表现在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及时观察学生、做出准确判断、即兴应答的技巧等。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在课堂中科学地运用种种教学机智,将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一、巧引入题
2013年37期 No.829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5K] - 葛燕;
<正>小学生对英语充满了好奇与期待,但同时他们活泼好动,有意注意较弱,特别是在听讲时注意力容易分散、走神,很难集中在具体的学习对象上。注意力是学习的窗口,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如何使小学生在课堂上保持较集中的注意力?笔者认为,根据小孩爱动的天性,在课堂上让学生尽量地活动起来,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得到较好的保持。
2013年37期 No.829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8K]
- 毛学芳;
<正>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为传统的数学教学注入了活力,使我们的教学改革不断走向深入。但不难发现的是,由于对新课标的理解不同,各种"推陈出新"的数学课堂令人眩目。静下心来反思,各种或简约或精致的模式,无一不在学生的"学"上做文章。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平台,如何以人为本,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站在"学"的立场,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出发。
2013年37期 No.829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0K] - 林海萍;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思想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数学思想是在运用数学思想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是人们在学习数学时自觉形成的一种能力。它与数学概念、法则、公式、性质等知识所不同的是,它是无形的。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对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能力起着重要的
2013年37期 No.829 8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4K] - 吴红霞;
<正>在数学学科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将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与我们的数学课堂有机整合呢?下面笔者以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为例,谈几点肤浅的认识。一、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必备的基础学科知识文化知识是人们对自然和社会认识的结晶,知识在科学素养中起着基础和核心的作用,没有科学知识就没有科学
2013年37期 No.829 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8K] - 秦周峰;
<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疑问则是获得知识的最重要的条件。任何思维的发展,都需要建立在疑问的基础之上,才能激发学习和探索精神,获取新的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良好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疑问,在答疑解惑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学习规律,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013年37期 No.829 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5K] - 杨春;
<正>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将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意识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发展学生的符号感。一、情境中感受需要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符号有高度抽象概括的特点,要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教师必须创设合适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使用符号的便捷,感受到符号的作用,从而让学生一步步养成使用符号的意识。
2013年37期 No.829 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7K] - 谢素华;
<正>复习课内容多,知识综合性强,许多知识点分散在各个学段中,对学生来说是零散的。如何优化复习课的教学,把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的方法串联起来,进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沟通,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一、回顾交流,激活"知识点"学生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方法、生活体验进行复习的,要发挥学生
2013年37期 No.829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1K] - 许爱华;
<正>数感是学习者对数量关系的一种感悟能力。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感,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数感要立足于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之上,需要教师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一、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建立数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孩子们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知识。这样的数学探究活动,能有效培养学生对数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
2013年37期 No.829 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4K] - 宋云翔;
<正>随着教师教育理念的提升,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培养正越来越被教师所重视。其实数学中的阅读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也不是只要认识数学课本、数学题目中的汉字及符号,就代表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相反,在实际的数学阅读中,经常有学生明明认识题目中的每一个字,但是读完之后却心中茫然,完全不知道从哪条线索开始着手解答题目。笔者主要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读"的能力,探讨培养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性,达到"会读善思,领悟提升"的效果。
2013年37期 No.829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2K] - 赵阳光;
<正>数学是一门空间探索的实践性学科,从表面上看,是抽象思维的结果,但最终还是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的。因此,数学学习的根还是在生活中,数学学习需要在实践中进行,尤其是儿童更需要如此,因为他们大部分的思维还处于具象阶段。因此,实践性学习必不可少。一、课堂实践,起飞儿童思维1.通过实践性活动将抽象概念具形化众所周知,手与脑的联系是十分紧密
2013年37期 No.829 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3K] - 郑海宗;
<正>科学探究是科学家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的方法来获取知识的方式,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在小学科学概念教学中,开展实验探究,能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让学生高效地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率;能使学生获得大量的动手操作、观察分析的机会;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科学探究的精神,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那么,如何通过实验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科学概念呢?
2013年37期 No.829 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7K]
- 本刊讯;
<正>为庆祝第29个教师节,大力宣传学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加强师德建设,9月10日,自治区教育厅以视频会议的形式举办2013年师德论坛暨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自治区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秦斌在报告会上致辞。秦斌在报告会上代表自治区高校工委、教育厅向全区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亲切问候,向重视、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各级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长期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我区教师队伍建设取
2013年37期 No.829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3K] - 本刊讯;
<正>9月9-10日,在第29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全国政协副主席苏荣率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教师慰问团来到广西,向全区基层教师代表送上节日的问候与祝福,并对广西教育事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教师慰问团一行先后来到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百色市田阳县那满镇中心小学,了解学校教学基本情况,并与教师进行座谈交流。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黄道伟向慰问团介绍了广西教育发展情况。近年来,广西实施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扩大学前教育办学资源、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力振兴高等
2013年37期 No.829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 本刊讯;
<正>9月25日至27日,2013年广西幼儿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幼儿园教师组在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举行,来自广西14个地市的代表队、100名优秀选手在教师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方面进行"大比武"。本次大赛旨在检阅广西各地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进一步促进全区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加快全区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师资队伍素质,大赛将通过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幼儿园教师师德演讲、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展示和幼儿园教玩具制
2013年37期 No.829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