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教育

卷首言论

  • 利用大数据上好高校思政课

    杨阳;

    <正>在新时代背景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快速融入社会各个领域,教育领域更是迅速引进新技术,促进自身的发展,其中大数据为高校思政课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高校应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化思政课教学,为学生全方位发展提供平台。在传统的思政课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局限于教材中的内容,在教学资源的拓展方面成效不显著,制约了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学生面对的教学资源是落后的,不能体现学习的时效性。另外,在当前网络新媒体发展迅猛的环境下,

    2020年39期 No.1167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4K]

教育前沿_本月话题

  •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与改进对策

    严汝和;

    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师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认识不足、学生创新动力不足、学校开展活动形式化、师资能力有待提高、课程体系有待完善、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等问题,提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进对策:顶层设计,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优化师资,整体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水平;抓课程固根基,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以赛促教,营造重创新促创业的校园氛围;团队协同,跨学科开展创新实践;需求导向,打造校企合作新模式。

    2020年39期 No.1167 4-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9K]

教育前沿_热点思考

  • 高校意识形态风险的形势及治理

    谢有长;宁陶;刘义飞;

    本文分析高校意识形态风险形势,提出高校意识形态风险治理应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底线思维和全面治理原则,论述高校意识形态风险治理举措:建立意识形态风险评估团队,识别高校意识形态风险点,从四个核心环节评估意识形态风险;强化党政协同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机制、部门联动意识形态工作运行机制、意识形态问责制等建设,加强意识形态机制风险管理;举行师生座谈会,通过校园媒介发布意识形态风险信息,加强意识形态风险沟通。

    2020年39期 No.1167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0K]
  • 民办高校“助困·励志·强能”三位一体学生资助工作模式探讨

    韦月俏;

    本文针对民办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中资助对象不够精准、学业困难和心理困难等资助欠缺、无偿资助形式弊端较多等问题,提出构建"助困·励志·强能"三位一体学生资助工作模式,论述该模式实施的保障措施:完善资助领导机构,配足专职资助工作队伍,提高资助工作效率;规范程序,科学认定,进一步增强资助工作的准确性;丰富资助形式,拓宽资助渠道,确保资金到位。

    2020年39期 No.1167 9-1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1K]

教育前沿_教育观察

  • 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以百色职业学院为例

    农铮;

    本文以百色职业学院为例,论述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分析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带头力量薄弱、双师队伍养成机制搭建困难、教师创新创业教育参与度低等问题,提出相应对策:选择以创带新的教育策略,做实校企共赢的基础;引人困难引平台,多渠道引用创新创业教学资源;探索专项激励,激发校本教师广泛参与。

    2020年39期 No.1167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0K]
  •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满意度调查与思考

    韦明耀;黄航;刘晓红;

    本文以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对当前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及任课教师的评价,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着眼于数量质量双提升,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按照"三贴近"原则,优化思政课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整合优质资源,构建协同育人工作机制。

    2020年39期 No.1167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2K]
  • 全科教师培养背景下高职小学教育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饶满萍;

    本文基于全科教师培养的背景,针对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发展中生源质量整体不高、教学实践技能课程的师资不足、课程体系缺乏融合与渗透等问题,提出提高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措施:引进与培养并举,加强教学实践技能课程师资队伍建设;优化专业课程体系,体现教学内容的统一性与整体性;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探索全科模式下分方向培养。

    2020年39期 No.1167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6K]
  • 高职学生财商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

    潘洁华;魏国建;

    本文对高职学生财富观、消费观和财商整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绝大多数高职学生的财富观和消费观比较积极健康,但是财商意识不强、缺乏应有的理财知识,由此提出教育对策:营造校园教育氛围,培养学生财商意识;开设理财课程,培养学生财商知识;借助理财平台提升学生财商技能。

    2020年39期 No.1167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7K]
  • 贫困地区留守儿童体育运动的发展困境及优化路径

    李生财;

    本文论述贫困地区留守儿童体育运动的发展困境及优化路径,针对贫困地区留守儿童体育运动发展面临的健康问题尤其是心理健康问题严重、体育运动未引起足够重视、体育环境有待改善等困境,从明确体育运动的作用、改善体育环境、丰富体育运动内容等方面提出优化路径,以帮助留守儿童消除心理问题,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2020年39期 No.1167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7K]

教育前沿_组织建设

  • 党建带团建工作创新的实现途径探讨——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为例

    曾扬阳;彭洁;

    本文分析党建带团建工作的重要意义,从团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阵地建设、网上共青团建设等四个方面论述高校共青团依托党建带团建增强思想引领实效的实现途径:从团的思想建设加强党建带团建工作,构建青年学生的精神支柱;从团的组织建设加强党建带团建工作,巩固和夯实团组织建设;从团的阵地建设加强党建带团建工作,全面推进青年团员的素质教育;从"网上共青团"建设加强党建带团建工作,切实加强青年思想引领。

    2020年39期 No.1167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3K]

理论博览_德育论坛

  • 新时代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与实践——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滕国宁;

    本文提出新时代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可采取"五个贯穿"培育路径,即贯穿产教融合全过程、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贯穿文化塑造全过程、贯穿习惯养成全过程、贯穿实践教学全过程等,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述工匠精神培育的实践措施:实施工匠精神培育融入课程计划、实施"技术技能明星"培育计划、实施工匠精神实岗培育计划、实施工匠精神校园文化建设计划。

    2020年39期 No.1167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0K]
  • 新时代电力工匠品格塑造路径探讨——以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李洪丽;

    本文以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述新时代职业教育电力工匠品格培育的基础,提出新时代职业教育电力工匠品格塑造的实施路径:以电力工匠品格培育为主线,建立多维培育体系;建立校企合作培育机制,打造产教融合的电力工匠品格培育平台;引入职业评价机制,建立健全电力工匠品格培育的评价体系;实施品牌建设,形成电力工匠培育的社会影响力。

    2020年39期 No.1167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1K]
  • 高职学生法治素养现状与培育策略——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

    邵红霞;张华;

    本文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论述高职学生法治素养现状与培育策略,从促进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需要等方面分析培育高职学生法治素养的必要性,针对高职学生法律知识的储备不足、法治信仰不坚定、在法治实践过程中不能做到知行合一等现实问题,提出加强法治理论教育、强化法治实践、营造法治校园环境以及加强实习实训过程中法治素养的培育等对策。

    2020年39期 No.1167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1K]
  • 立德树人视阈下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路径探讨

    梁杰;金飞;

    本文阐述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内涵,分析大学生公共精神缺失的原因是自我认知不足、社会环境影响、价值观念多元、共同体观念欠缺,提出立德树人视阈下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路径:练好"内德",提升自我认知的能力;用好"外德",增强抵御外界影响的能力;传好"公德",持续优化德育的环境。

    2020年39期 No.1167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0K]

理论博览_课题研究

  • 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教学改革探讨

    唐伟;

    本文认为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教学改革有助于提升教育工作质量、满足教学改革需求、缓解高职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提出完善教学方案、创新教学计划、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构建完善的教学机制、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完善教学考核评价方式等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教学改革措施,并提出要严格控制证书的引入、加大证书考前培训力度。

    2020年39期 No.1167 35-3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9K]
  • 双语播音主持学生多维传播意识初构——以新闻传播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为例

    廖守欢;

    本文通过梳理研究文献,分析在新闻传播基础理论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初步构建双语播音主持学生多维传播意识的重要性和可行性;针对教学实践中新闻传播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存在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模糊,教材内容滞后、教学内容缺乏整合力和针对性,教学模式陈旧、缺乏思维开发和整合能力训练等问题,提出应通过重新明确教学理念、整合优化教学内容、设计个性化且人性化的教学模式等途径初步构建双语播音主持学生多维传播意识。

    2020年39期 No.1167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2K]
  • 企业参与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探讨

    黄曼;袁龙;

    本文针对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实践教育薄弱、师资力量薄弱、企业参与的动力不足等问题,分析企业参与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提出企业参与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措施: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构建参与保障体系;建设高职学生"五业规划"工程,以达成互促进、共提升的目标;搭建"企业—校园—学生"教育教学平台,解决高职学生就业市场存在的矛盾。

    2020年39期 No.1167 42-4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1K]
  • 加拿大测谎员培训课程体系及其对我国测谎培训体系建设的启示

    王家宁;谢鹏;

    本文阐述我国测谎员培训准入制度、培训内容和考核存在的不足,从培训准入、培训课时、课程目标和内容、考核和认证等方面介绍加拿大的测谎员培训课程体系,提出对我国测谎培训体系建设的启示:参照加拿大警察学院课程规范,设置课程目标;遵循规律,安排课程内容;宽进严出,认真考核认证;制定行业规范,使其成为法规建设的参照标准和专业引领。

    2020年39期 No.1167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1K]
  • 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毕业设计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探讨——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视阈

    伍爱春;

    本文针对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毕业设计重理论轻实践、选题脱离行业实际、教师毕业指导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毕业设计实施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的路径:校企密切配合,创新物业管理专业毕业设计"双导师"制指导模式;校企"双导师"共同指导,优化物业管理专业毕业设计选题;校企教师优势互补,提升物业管理专业毕业设计的质量;实行"双导师"答辩与评价,创新物业管理专业毕业设计成果评价体系。

    2020年39期 No.1167 47-4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2K]
  • 职业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施1+X证书制度探讨

    刘勤剑;林显新;

    本文针对职业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培养模式中教材与院校实际和行业前沿脱节、实训设备陈旧和不足、双证模式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缺乏统一的考评标准等问题,提出在职业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施1+X证书制度的路径: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推进"1"和"X"的有机融合;重新编写、修订、整理现有教材,打造示范性教材;利用1+X证书制度改革的契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强化师资培训,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与行业培训评价组织合作,探索完善证书考评机制。

    2020年39期 No.1167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0K]

理论博览_课程建设

  • 通识教育“商务写作与沟通”课程改革研究——大学生商务写作与沟通能力提升研究之三

    唐琳;

    本文针对商科高职院校文化基础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文化课程设置随意性大及归属管理不明晰、重技能轻文化等问题,提出商科高职院校"商务写作与沟通"课程的改革建议:整合"商务写作""商务沟通""商务口才"三门课程,开设"商务写作与沟通"通识必修课;构建"通用基础+专业应用"的教学内容,采用师资相对固定的模式,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改革;建立"库—模—页"的SPOC数字化教学资源,满足学生核心职业通用能力培养的需要。

    2020年39期 No.1167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9K]
  •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建设与实践

    熊建文;陈正培;韦剑锋;谭微;

    本文以柳州工学院为例,论述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建设,明确专业定位,认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其课程体系应突出"应用性"和"重实践"的特点,阐述专业办学与人才培养特色,提出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建设、专业服务地方能力建设等专业质量保障措施,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发展提供参考。

    2020年39期 No.1167 55-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9K]
  • 师范认证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高职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

    刘奕;

    本文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以OBE理念为基础,厘清高职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核心能力,细化毕业要求,进行反向设计,提出高职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措施:培养目标地方化,毕业要求具体化;课程目标对应化,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实施项目化,评价方式多元化;实践教学进阶化,培养模式一体化。

    2020年39期 No.1167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5K]
  • “职教20条”背景下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优化策略研究

    陈梅;

    本文阐述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优化的目标定位,针对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职业教育特征不明显、未能很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理念、课程教学目标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从指导思想、建设主体、体系结构、课程内容、教学过程等五个方面论述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优化,其中重点提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结构"一根本、二原则、三阶段、四模块"的优化策略。

    2020年39期 No.1167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9K]
  •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汽车服务类专业群建设研究

    莫荣珍;

    本文分析汽车产业新发展为汽车服务类专业群提供的重要发展契机,认为要对接汽车服务新业态产业服务链建设汽车服务类专业群,提出基于"双高计划"背景的汽车服务类专业群建设措施:多元协同,深化"产教融合、育训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产教融合,构建"课证对接、育训结合"的产教融合人才课程体系;对接行业,建设"校企共建、开放共享"的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德技双馨,打造"名师导教,大师领军"的高水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双元"合作,建设一批融入新技术、新标准、新模式、特色化的课程教学资源。

    2020年39期 No.1167 65-67+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9K]
  • “中国南方少数民族”课程开放式教学探讨

    潘艳勤;廖春勇;

    本文分析"中国南方少数民族"课程实施开放式教学的必要性,从教学主体的开放性、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教学场地的开放性论述"中国南方少数民族"课程开放式教学的实践,提出"中国南方少数民族"课程实施开放式教学,不仅加强了高校与地方科研机构的合作,充分整合了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以及授课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充分实现了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目标。

    2020年39期 No.1167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9K]
  • “两方案、一平台、五保障”特色线上教学模式的构建——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唐丽君;

    本文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述"两方案、一平台、五保障"线上教学模式的构建,提出以疫情防控期间学校新学期开学工作方案和教学运行方案为指导,依托"职教云"线上教学平台,通过组织保障、课前保障、纪律保障、资源保障、交流保障五方面确保落实线上教学全过程跟踪、全过程考核,并介绍线上教学的实施成效和突出亮点。

    2020年39期 No.1167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9K]

专题研究·思政课探索

  • 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径探讨

    孙颖;

    本文针对高校思政教育信息化发展中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不完善、教师教学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网络信息混杂多变等问题,提出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径:充分开发教育资源,促进先进信息技术在思政教育中广泛应用;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全方位提升思政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各要素、各环节、各领域联动,打造各方融通的思政教育信息化发展新格局。

    2020年39期 No.1167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7K]
  •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讲好中国故事

    徐福林;张书凤;

    本文论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提出高职院校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切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

    2020年39期 No.1167 76-78+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0K]
  • 龙狮文化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路径探讨

    甘权;陈宇亮;贾红杰;缪春琼;

    本文分析龙狮文化融入高职思政教育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促进高职学生坚定文化自信,丰富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提出龙狮文化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路径:积极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寓龙狮文化的价值观教育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高度重视第二课堂文化育人作用,拓展和丰富龙狮文化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思政教育与龙狮文化深度融合并向纵深发展。

    2020年39期 No.1167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9K]
  • 统筹利用地方社会实践资源 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以柳州市为例

    梁美;

    本文认为统筹利用地方社会实践资源是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以柳州市为例分析地方社会实践资源及其思政价值,提出统筹利用地方社会实践资源推动思想政治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对策:建立地方社会实践资源服务思政课建设领导小组和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统筹利用地方社会实践资源;建立利用地方社会实践资源服务思政课建设的课堂教学和学校管理机制,有效开展实践教学;主动研究地方社会实践资源的思政价值,辩证分析社会实践资源蕴含的价值;提高政治站位,从事业传承和育人传承的高度主动服务思政课实践教育。

    2020年39期 No.1167 81-82+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6K]
  • 广西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探讨

    黎增梅;

    本文阐述广西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针对广西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职思政课面临的挖掘整合利用力度不够、融入理论教学时契合度不高、实践教学中学生获得感不强等问题,提出整合红色文化资源、找寻理论教学契合点、提升实践教学成效等融入路径。

    2020年39期 No.1167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9K]
  • 研究生思政课“三位一体”混合式教学模式探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为例

    姜木枝;朱圣兰;

    本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为例,探讨专题式课堂教学、课题式实践教学、网络式辅助教学"三位一体"的研究生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提出:专题式课堂教学发挥教师主导性作用,课题式实践教学展示学生主体性作用,网络式辅助教学更是师生教学互动和协作学习的典范;专题式课堂讲授是"大水漫灌",以问题导向设计的专题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则体现了"滴灌",通过这种主导性和主体性的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的统一,较好地实现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教学体系向认知体系的转化。

    2020年39期 No.1167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0K]
  • 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探讨

    殷蓓蕾;刘峰;

    本文探讨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教学中如何融入思政教育,提出应对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中的思政资源进行发掘,强化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中的思政教学内容,积极创新多样化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方法,从而在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2020年39期 No.1167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7K]
  • 基于“课程思政”的高职建筑类专业课教学改革探讨

    江汇;刘绍智;

    本文论述基于"课程思政"的高职建筑类专业课教学改革,从高职建筑类专业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出发,分析"课程思政"建设中专业教师的责任,提出高职建筑类专业课"课程思政"改革措施:遵循育人规律,突出建筑类专业课程特点;明确教学目标,建立示范课程;深挖教学资源,完善教学设计;建立建筑类专业课程"课程思政"考核与评价体系,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系统教育的有机结合。

    2020年39期 No.1167 89-9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9K]
  • 公安院校反恐形势与对策课程育人探讨——以广西警察学院为例

    李蓉;

    本文以广西警察学院为例,论述公安院校反恐形势与对策课程育人,针对公安院校课程育人现状,分析公安院校反恐形势与对策课程育人基本元素,提出反恐形势与对策课程育人的途径:加强课程团队的育人意识和能力培训;重新编写教材,融入育人元素;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课程考核评价方法;推进校内教师与行业专家协同育人模式。

    2020年39期 No.1167 91-9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9K]

管理宝典_治校策略

  • 面向东盟打造校园文化品牌的探讨——以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东盟文化周校园文化品牌为例

    李冬;

    本文以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东盟文化周为例,探讨"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如何面向东盟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提出东盟文化周项目实施措施:统一思想认识,组织动员到位;明确指导思想,积极宣传动员;搭建实践平台,提升综合实力;校政行企四方共育,构建实践育人平台;校际项目洽谈,推进项目国际化。阐述东盟文化周项目实施效果:促进文化交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师生文化自信;搭建技能实践平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商务礼仪"为依托,锻造学生商务技能。

    2020年39期 No.1167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2K]
  • 基于COSO报告的高校内部控制目标及风险管理分析

    杨茜;

    本文基于COSO报告,将高校的内控目标重构为合规目标、报告目标、资产目标、受托责任目标、宗旨目标等五大目标,梳理高校常见风险数据库,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详细分析预算编制风险、收入风险、资产管理风险、采购风险等4个重大风险。

    2020年39期 No.1167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1K]
  • 双轨驱动模式下高职院校学分改革探讨

    黄严;

    本文论述双轨驱动模式下高职院校学分改革,分析高职院校学分改革的理论与现实需求以及改革机理;提出"以证代分"+"以课代分"双轨驱动的学分改革实践模式,一方面通过鼓励学生依据职业岗位能力技能发展的需求,积极考取相关职业证书以替换课程学分,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的信息化支持,以优质的专业网络课程推动师资、课程资源重构,实现学分的置换;并从筹备及分工阶段、具体实施阶段两个阶段探讨保障学分改革实施的具体措施。

    2020年39期 No.1167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5K]

管理宝典_教育管理

  • 基于移动终端的高职课堂教学动态评价系统分析

    黄红玉;

    本文阐述基于移动终端的高职课堂教学动态评价系统模块包括教学评价管理模块、班主任评价管理模块、学校满意度与期待度评价管理模块、查看修改模块、查看模块等,从评价系统的主体结构、评价系统的功能、评价系统的流程、评价系统的特点、评价系统的效果等介绍基于移动终端的高职课堂教学动态评价系统。

    2020年39期 No.1167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0K]
  • 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动态评价系统建设探讨

    何丹康;

    本文分析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评价重教学结果评价轻动态评价、评价手段单一、评价结果反馈滞后等问题,提出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动态评价系统的评价主体要全面、评价标准要合理、评价方法要科学,论述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动态评价系统的设计要点:实施动态维护、实现柔性教学评价、增加实践教学环节评价比重、建立畅通的评价结果反馈机制。

    2020年39期 No.1167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9K]
  • 大数据时代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路径探讨

    莫连花;

    本文论述大数据时代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知识结构的更新、教师角色的转变等变化,提出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路径:优化知识结构,提升自身信息素养;转变自身角色,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完善教学内容,量身定做教学方法;发展专业能力,推进教学团队建设;开展教学评估,提升教学评估能力。

    2020年39期 No.1167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9K]
  • 会计专业慕课教学质量保障的有效策略探讨

    刘芬;金鑫;何火群;

    本文基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论述会计专业慕课教学质量保障的有效策略:构建有效精准的会计专业慕课质量标准;落实全员全过程的会计专业慕课教学监控;实行双向多角度的会计专业慕课教学质量评价;做好全程在线的会计专业慕课教学过程信息反馈;从严预防与处理会计专业慕课教学中的违纪行为。

    2020年39期 No.1167 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4K]
  • 高职院校利用慕课提升教学质量探讨

    演莉;杨巍;

    本文从慕课开放共享性有助于应对突发事件、慕课教学形式灵活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两方面分析利用慕课提升教学质量的现实价值,针对高职院校利用慕课提升教学质量中存在的学生慕课学习完成率低、实践性优质慕课资源偏少、慕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标准尚未建立、教师投入慕课教学热情不高等方面的问题,提出高职院校利用慕课提升教学质量路径:教师专注教学设计,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发挥高职院校特色优势,优化实践性教学资源;多方主体参与,完善慕课教学质量评价监控制度;加强慕课教学中师生双向激励措施。

    2020年39期 No.1167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2K]
  • 高职院校一站式服务中心建设探讨——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杨海基;卢美凤;蒋棻;

    本文分析高职院校一站式服务中心建设的必要性,针对一站式服务中心建设中职能部门对集成公共服务重视度不够、数据平台集成度不高、服务对象自我研究和服务的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提出一站式服务中心建设改善路径:深化"放管服"改革,拓宽服务范围;创新服务载体,完善线上线下立体服务;优化工作机制,提升师生自我效能感;引进校外服务资源,逐步实现校内外事务一站式解决、"一网通办"。

    2020年39期 No.1167 113-114+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7K]
  • 基于大思政工作格局的二级学院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体系构建——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孔丽云;

    本文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述基于大思政工作格局的二级学院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体系构建,提出具体的措施:规范内部治理体系,制度与文化双驱动;构建"三全育人"现代学徒制育人体系,找准标准链与目标链;深耕"课程思政"阵地,构建课程诊改体系;党员教师示范引领,打造"四位一体"教师诊改链;优化学生管理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020年39期 No.1167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1K]
  • 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金课”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探讨——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超星平台课程为例

    丁皓庆;

    本文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超星平台课程为例,论述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金课"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分析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超星平台在线课程的相关数据,提出从导向保障、利益保障、评价保障、经费保障、人员保障等方面构建"金课"质量保障体系,保障教学质量。

    2020年39期 No.1167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9K]

管理宝典_人才培养

  • 地方高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冯子芳;

    本文分析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中外部和内部方面的制约因素,认为地方高校应构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在外部环境上政府应加大推动力,强化行业协会、企业等社会力量的参与力度;在内部环境上地方高校要围绕高校本身的职能,完善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科学研究体系、社会服务体系和文化传承与创新体系。

    2020年39期 No.1167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2K]
  • “课程思政”融入高职软件技术“双创”人才培养的路径探讨

    罗云芳;闵金花;

    本文阐述"课程思政"融入高职软件技术"双创"人才培养的必要性,提出融入的路径:引领全体教师改变教育理念,将育人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将"课程思政"和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以"双引领、双覆盖"为标准,融入"课程思政"和"双创"内容修订各课程标准;"两段嵌入式"开展课程教学,确保思政教育和"双创"内容"双融入、三提升";引入企业资源建立软件开发工坊丰富"双创"实践活动,提升实践育人效果;让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平台成为育人、育才的重要平台。

    2020年39期 No.1167 12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1K]
  •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地方高校设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探讨

    李智君;

    本文分析广西新兴产业对设计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导向,针对地方高校设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不鲜明、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差距、缺乏"双师型"教师团队、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尚未成熟等问题,提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地方高校设计学专业人才培养实现路径:贴近产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策略;开展特色专业建设,实现产教衔接;拓展产学融合,搭建集聚式产学平台,构建校企协同创新联盟。

    2020年39期 No.1167 128-129+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2K]
  • 市场营销专业TPIR-CDIO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周鹏程;

    本文基于创新创业素质的进阶模型阐释TPIRCDIO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路及特点,从整合构建TPIR-CDIO核心课程体系、设立TPIR-CDIO的培养阶段和教学模式、构建TPIR-CDIO实施保障体系、完善评价考核体系等方面论述市场营销专业TPIR-CDIO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

    2020年39期 No.1167 130-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0K]
  • 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柳州市智能制造高技能人才培养探讨

    冯文健;赵耐丽;

    本文分析柳州市智能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总数及结构无法满足智能制造业的发展要求、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无法保证等问题,运用层次分析法阐释人力资本对柳州市智能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提出政府加大参与度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高校关注专用性人力资本的培养与投入、企业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创新激励机制等措施,从而提升柳州市智能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效果,更好地推动柳州市智能制造业的发展。

    2020年39期 No.1167 13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4K]

管理宝典_心理健康教育

  • 农类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弹性水平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李融亲;谢晨舒;

    本文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1493名在校学生为对象,以《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中文版量表》为研究工具,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农类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弹性水平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农类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弹性水平显著低于常模,农类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弹性及各维度在性别、年级、生源地和专业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民族和家庭结构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对此,应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构建积极正向的心理育人氛围;转变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聚焦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重视提升学生心理弹性,以提升农类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弹性水平。

    2020年39期 No.1167 136-138+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0K]
  • 广西农类高职贫困生“心理贫困”现象及教育管理对策

    廖奖依;黄振发;韦媛;张思侬;唐琳玲;王川;

    本文阐述广西农类高职贫困生"心理贫困"的主要表现,分析贫困生"心理贫困"的微观原因,调查发现"心理贫困"贫困生在经济帮扶、心理帮扶、实践活动能力提高方面的需求比较明显,提出广西农类高职贫困生"心理贫困"的教育管理对策:精准识别,加强经济资助与精神扶持有机结合;精准管理,助建"心理贫困"贫困生心理帮扶体系;精准干预,助力贫困生有效处置"心理贫困";精准实施,助推"心理贫困"贫困生能力提升;精准认知,助领"心理贫困"贫困生"四自"教育。

    2020年39期 No.1167 139-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3K]
  • 基于慕课的高校预科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讨——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

    樊常宝;

    本文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论述基于慕课的高校预科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分析高校预科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采用基于慕课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原因,从教学课时设计、成绩考评设计两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总体设计,提出线上线下教学的具体教学改革实施措施并分析改革的成效,以期提高教学效果,提升预科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020年39期 No.1167 142-143+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2K]
  • 桂西民族地区高职贫困生不良学业情绪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崇左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王丽华;

    本文以崇左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对桂西民族地区高职贫困生不良学业情绪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桂西民族地区高职贫困生不良学业情绪的改善策略:重视理想教育,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完善资助体系,拓宽帮扶渠道;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业成绩;丰富课外活动,培养健全人格。

    2020年39期 No.1167 14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2K]

教学创新_文科研究

  • 小学全科教师卓越培养目标下高职中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小学教育专业(全科)为例

    欧阳钦;

    本文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小学教育专业(全科)为例,对小学全科教师卓越培养目标下高职中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思考。针对中国文学课程教学现状,对标小学全科教师卓越培养目标,参照教育部关于人才培养立德树人的核心素养理念,对课程教学理念、课程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加以重新认识,并围绕教师素养、课堂改革、学生学科思维养成三方面,提出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目标的课程改革思路: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决定作用;课堂教学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对专题的研讨,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学科思辨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进而形成学科思维;搭建校内外沟通、课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的大语文教育环境;建立科学合理可行的教学评价机制。

    2020年39期 No.1167 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8K]
  • “初唐四杰”与“吴中四杰”悲剧命运探究

    史庭宇;

    本文论述"初唐四杰"与"吴中四杰"的悲剧命运,分析"初唐四杰"与"吴中四杰"诗歌成就以及悲剧命运,提出造成他们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是他们所处的封建专制时代,具体来说就是所处时代的皇权争斗、文字狱兴起、同僚间嫉妒陷害、不合理的人才选拔制度等共同作用的结果。此外,他们的自负与清高性格也是悲剧命运产生的重要原因。

    2020年39期 No.1167 151-152+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6K]
  • 以软件开发综合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改革探讨——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为例

    李志军;钟明辉;

    本文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为例,从软件开发行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出发,针对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现状,以软件开发综合能力培养为导向,对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进行改革,提出引入场景、引入任务、引入启发思维的课程改革思路,融入项目管理、英文资料阅读和翻译、英文资料学习和编程应用、演讲与口才等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并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考核体系等方面探索具体的实施过程。

    2020年39期 No.1167 153-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4K]

教学创新_理科园地

  • 云物大智基础课程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蒙飚;莫徽忠;

    本文论述云物大智基础课程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针对云物大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不同地区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现有课程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结合O2O模式对教学进行改革,将课程目标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按认知、理解、应用的学习发展规律构建三个层次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并提出以校企合作共建课程平台,实现产品项目推广与开发创新的实施途径,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的科学普及和校企共建课程提供创新思路。

    2020年39期 No.1167 156-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4K]
  • 基于工作岗位需求的田间试验与分析课程定位及设计

    杨苛;简峰;林莉;梁庆平;马运涛;李益锋;胡柯;

    本文针对田间试验与分析课程在多数高职院校被定为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的核心课程,对企事业单位相关职业岗位工作需求进行调研与分析,提出将田间试验与分析课程定位为高职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是专业后续课程拓展学习和在专业领域内开展小课题研究的基础,并论述农业试验职业岗位工作流程与田间试验与分析课程的序化设计。

    2020年39期 No.1167 159-161+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1K]
  • 新工科“人工智能+”跨学科课程集群工程实践平台建设研究

    林兴志;潘翔;

    本文以新工科要求为导向,以实践创新为核心,以社会需求为目标,构建新工科"人工智能+"跨学科课程集群工程实践平台,涵盖课程设置、共享中心、实训中心、团队师资和人才评价五个方面,提出该平台的实施步骤:做好人工智能专业课程设置的调研论证工作,开展实地调查和网络调查,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确定平台的教学任务;发挥平台在学科研究和实践创新方面的独特作用,突出平台特色教学;完善跨学科课程集群工程实践平台的教学考核与评价工作。

    2020年39期 No.1167 162-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0K]
  • 高职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探讨

    李燕;

    本文论述高职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从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及其教学现状出发,提出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8"字形螺旋设计思路,从线上平台下发"课程通知"、线下课堂布置任务、学生自我学习和探索并进行任务汇报、教师诊断并讲解、学生整改并提交作业至线上平台指定处等环节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案例设计和实施,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课程教学成效。

    2020年39期 No.1167 165-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0K]

教学创新_文体综合

  • 艺术设计教学中传统工艺美术资源的应用——以广西传统手工艺资源为例

    邱永德;吴小梅;

    本文认为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应用传统工艺美术资源有助于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提高艺术设计教学效果、增强学生设计作品的独特性、培养学生对艺术设计的学习兴趣,从在艺术设计教学内容中融入广西传统手工艺元素、在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中融入广西传统手工艺资源研究、在美术工艺品设计教学中充分利用广西传统手工艺资源三方面论述艺术设计教学中广西传统手工艺资源的应用。

    2020年39期 No.1167 168-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4K]
  • 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拓展训练探讨

    卢香榴;

    本文针对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面临的场地和设备不足、教师团队专业水平不高、学生与教师对拓展训练认识不足等问题,提出优化拓展项目内容、完善拓展训练方式、合理加大拓展训练项目的资金投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增强安全防护管理等促进拓展训练开展的策略。

    2020年39期 No.1167 170-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1K]
  • MES实训体系下休闲体育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莫明星;方安;朱胜勇;

    本文论述MES实训体系下休闲体育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针对休闲体育专业开展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未能实现"应用掌握"目标、实践教学支撑体系薄弱等问题,根据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并借鉴MES实训体系,提出健全实践教学和资源保障体系,构建以基础技能、综合技能、拓展技能和思政德育四个模块为内容的休闲体育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块,利用雷达动态图模块化评价学生学习情况,以培养"会做、能做、做好、做精"的高素质技术技能的休闲体育人才。

    2020年39期 No.1167 172-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2K]
  • 广西高职院校足球课程现状及对策

    冯广智;王成科;黄晨华;

    本文通过对广西高职院校足球课程开设学时、教学模式、配套设施和教材、师资力量等方面情况分析,得出广西高职院校存在足球课程开设学时不够、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教学条件和教学资源有限、师资力量不足水平有待提高等结论,提出加强对足球课程的总体设计与组织管理、改进足球课程教学内容和模式、完善足球课程配套设施、增强足球课程教师的自我效能感等措施。

    2020年39期 No.1167 175-176+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3K]
  • 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黄艳雁;

    本文论述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针对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乡土课程资源开发意识有待提高、城市幼儿园受制于客观环境、农村幼儿园发展优势受到忽略、教学流于表面等问题,提出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教学策略:创设主题情境,促使幼儿融入乡土环境中;开展主题活动,提高幼儿对乡土资源认知力;开发主题课程,激发幼儿对乡土资源的热爱;加强家校合作,提高幼儿乡土课程教学效果。

    2020年39期 No.1167 177-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1K]

职教实务_培训与就业

  • 高职水利工程类专业学生顶岗实践现状及对策——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李小莲;黄文杰;张忠海;

    本文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针对水利类学生顶岗实践存在的校企合作状况不理想、顶岗实践管理不到位、学生思想认识不到位、指导教师缺少企业经验等现状,提出顶岗实践的教学改进措施:打造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建立产业学院,构建顶岗实践信息化管理评价平台,加强学生德育教育,推进"双师"队伍建设。

    2020年39期 No.1167 179-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2K]
  • 高职院校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构建探讨

    黄旭艳;

    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目标短期化、就业指导体系建设不完善、就业指导时间和课时设置不合理、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滞后、高职学生对就业指导的认知不全面等问题,提出完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目标建设、完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合理设置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时间和课时、加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改善学生对就业指导的基本认知等对策,从而构建高职院校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

    2020年39期 No.1167 181-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1K]
  • 创新创业背景下高职财会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唐锋;

    本文针对高职财会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层次浅和涉及面小、实训内容表现形式及讲授形式单一、教师创新创业能力不足、创新创业实践类活动不多等问题,提出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财会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措施:充分利用专业虚拟实训软件,实现"线上"实践技能教学;引入会计服务有限公司,联合创办"会计经验工作室";"线上"实训与"线下"实训有效结合,提高学生的企业实际业务处理能力。

    2020年39期 No.1167 183-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4K]
  • 高职管理类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问题与对策分析——以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黎珍珍;

    本文针对高职管理类专业群实训基地投入单元化、校内实训项目缺乏真实性、实训项目缺少企业文化的融合和对接等问题,提出校企合作共建高职管理类专业群实训基地的对策:整合企业和学校的资源,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的专业实操技能;以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技能标准为导向,建立实训教学内容动态调整机制;实训教学中融合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认同感。

    2020年39期 No.1167 185-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3K]

职教实务_技术应用

  • 刍议MG动画扁平风格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郭闯;

    本文阐述MG动画扁平风格的发展演变,分析MG动画扁平风格在微课设计制作中的优势,以《Banner中的文字排版方法》微课为例探讨MG动画扁平风格微课的实践,并从前期策划、中期制作和后期合成三个阶段实施,前期策划包括选题与文案、素材收集与制作、配音录制等,中期制作包括可视化、图文编排、动画制作等,后期合成包括字幕、音乐、合成输出等。

    2020年39期 No.1167 188-18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2K]
  •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可视化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覃庆环;

    本文论述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可视化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提出运用LI-561ubuntu15.01型号服务器为系统程序运行提供环境,采用型号为HYVJ-KIBI152数据采集板卡采集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模拟量数据,以模拟数字转换器对模拟量数据进行转换,实现系统硬件设计;利用MCGS组态软件设计系统接口程序、驱动程序,驱动数据采集板卡与模拟数据转换器采集和处理数据,并将其储存到数据库,通过模拟仿真教学单元仿真模拟教学数据库中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模拟量数据,实现可视化教学。实验证明,设计系统的教学资源分配正确数量远高于传统系统。

    2020年39期 No.1167 190-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6K]

  • 鹿心社看望慰问教师代表

    本刊讯;

    <正>本刊讯在第36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鹿心社来到南宁师范大学武鸣校区,看望慰问南宁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教授覃国伟、旅游与文化学院教授陈炜,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向他们以及全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鹿心社与覃国伟、陈炜亲切交谈,详细了解民族乐器制作、民族音乐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承等情况,对他们多年来立足广西民族文化特色,

    2020年39期 No.1167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5K]
  • 自治区教育厅调研指导组到广西制造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专题调研

    本刊讯;

    <正>本刊讯9月29日上午,自治区教育厅规划处、基建处、职成处、高教处、安稳处、财务处、民办教育处等处室负责人组成专题调研指导组到广西制造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开展2020年秋季学期开学准备各项工作专题调研。调研组一行现场查看了广西制造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室内外建设项目施工情况,检查了校园周边道路、供水、供电、排污、网络、公交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2020年39期 No.1167 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6K]
  • 2020年全区高职高专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骨干教师培训暨集体备课会在南宁举办

    本刊讯;

    <正>本刊讯9月10-13日,2020年全区高职高专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骨干教师培训暨集体备课会在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来自全区40多所高职高专院校的135名教师参加了此次培训。本次培训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聚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难点、重点、热点问题,安排专题报告、示范课现场教学展示、教改经验交流、分组研讨等环节。

    2020年39期 No.1167 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6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