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教育

卷首言论

  • 积极探索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潘旭阳;

    <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发展目标,这是党中央基于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提出的战略规划目标。现代学徒制是将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紧密结合的职业教育制度,有利于多层次人才培养和企业招工用工。

    2020年43期 No.1171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0K]

教育前沿_本月话题

  • “一带一路”背景下农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赵波;罗英极;

    本文阐述农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可以推进农业产业的国际化发展,促使我国与其他各国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提出"一带一路"背景下农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策略:注重顶层设计,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育人机制;积极贯彻"一带一路"倡议,提升农业院校教育格局;加大国际化教育合作力度,实现多渠道培养国际化人才。

    2020年43期 No.1171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7K]

教育前沿_热点思考

  • 新冠疫情背景下高职院校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思考

    章小璇;

    本文对新冠疫情背景下高职院校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进行思考,提出高职院校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应从加强对国家政策的了解、组织学生参加线上双选会、加大线上工作比例、充分发挥网络工具优势等方面改进工作思路,从分类指导、做实做细、动员身边资源等方面创新工作方法,并对就业指导工作效果进行评价,总结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工作策略,使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在疫情期间得到有效开展。

    2020年43期 No.1171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4K]
  • “互联网+”背景下教育精准脱贫的路径选择

    朱春俐;杨羽峰;欧敏毅;

    本文论述"互联网+"背景下教育精准脱贫的路径选择。分析我国从教育扶贫到教育精准脱贫的实施模式变迁,针对教育精准脱贫实施存在的问题,提出"互联网+"教育精准脱贫的路径:应借助"互联网+"新技术大规模多元化提供教学服务;运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提升管理服务对象和内容的精准性;移动互联重塑建构知识的学习环境,随时随地提供学习支持服务;运用数字化多媒体学习材料强化学习体验,为学习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从而扩大教育服务的范围、规模和提高服务的精准性,提升服务效能,创新教育扶贫、教育脱贫的组织架构、服务模式等,助力国家脱贫攻坚战略。

    2020年43期 No.1171 8-1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4K]

教育前沿_教育观察

  • 广西高职院校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的现状及对策

    韦曼妮;

    本文分析广西高职院校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的现状,针对引进机制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引进成果归属难界定等问题,提出广西高职院校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对策:切合实际需求,合理构建柔性引进人才的引入机制;强化培养与管控,制定"1+X"多维柔性管理机制;全方位评估,建立健全柔性引进人才考核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柔性引进人才激励机制。

    2020年43期 No.1171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0K]
  • 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肖溢;

    本文针对教师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缺乏足够重视、教学中未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设置或未完善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相关课程和教学内容等问题,提出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设置和完善创新创业相关课程和教学内容、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等对策,以提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水平。

    2020年43期 No.1171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7K]
  • 心理资本提升对应用型院校学生创业能力的影响研究

    梁艳梅;别远刚;

    本文采用心理资本量表和创业能力自评表对应用型院校431名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施测,并筛选实验组30人,对照组30人,开展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心理行为训练可有效提升学生心理资本水平,心理资本的提升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有正向预测作用,提出创设重视心理品质的校园创业环境、开展创业教育师资的积极心理素养培训、重视创业团队的正性心理能量培养、开发创业个体积极心理资本等建议,营造积极的创新创业心理氛围,增强创新创业实效性。

    2020年43期 No.1171 15-17+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2K]
  • 疫情期间高职院校思政课线上教学调查

    杨中陶;吴玉龙;

    本文对疫情期间广西高职院校思政课线上教学情况进行调查,针对思政课教师教学主动性不高、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过程难以监控和管理、教学互动的有效性不足等问题,提出转变传统线下教学理念、改进思政课线上教学方法、创新思政课线上教学考核方式、创设线上教学良好的硬件环境和网络环境等对策。

    2020年43期 No.1171 18-2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3K]
  • 高职院校会计类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问题及对策——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

    魏国建;

    本文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论述高职院校会计类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针对会计类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中面临的"双师型"教师的内涵有待进一步明确、"双师型"教师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双师型"教师激励制度有待健全等问题,提出全方位理解"双师型"教师的内涵、明确"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优化"双师型"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建立不同职称系列之间聘任和互认的有效机制、深化校企合作切实提升教师实践技能等培养路径。

    2020年43期 No.1171 21-2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8K]

教育前沿_组织建设

特别策划·现代学徒制研究

  • 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双导师”队伍建设的创新实践

    韦晓华;

    本文分析职业院校"双导师"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针对"双导师"师资队伍建设中政府落地政策不足、"双导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导师队伍"双师"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提出建设现代学徒制"双导师"队伍的措施:政府主导,完善"双导师"保障机制;国际引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职业院校"双师型"导师队伍;依托协同育人平台,培植"双师型"企业师傅队伍;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做到客观、公正、科学合理。

    2020年43期 No.1171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9K]
  • 柳州特色现代学徒制探讨

    潘旭阳;史庭宇;廖波光;

    本文分析柳州市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基础及面临的问题,阐述柳州特色现代学徒制萌芽、探索、形成、深化四个阶段的形成过程,论述其构建完整的政策体系和有效运行机制、开展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行动计划、形成高职牵头下的中高本协同发展方略等实施举措,并从形成柳州特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理论、建立政府主导的现代学徒制政策体系等方面总结其特色与成效。

    2020年43期 No.1171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9K]
  • 产教融合视阈下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区域联合育人探讨

    龙柳萍;阮志南;

    本文阐述柳州职业教育实施现代学徒制遇到的瓶颈问题,分析影响柳州职业教育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要素,基于产教融合视阈,提出构建覆盖区域全产业链核心岗位群的现代学徒制联合体联合育人机制、构建区域全产业链合作专兼职结合的教师共同体、构建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龙头引领,多方协同"育人模式等措施,探索现代学徒制联合育人服务区域产业的创新发展。

    2020年43期 No.1171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8K]
  • 现代学徒制实施背景下不同类型学生学习需求与教育对策——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道工程技术专业为例

    何江斌;

    本文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道工程技术专业为例,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定向取样,研究不同类型学生的身份特征,对不同类型学生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专业建设和教学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学习需求进行分析,并根据需求情况提出相应的调整建议:实施开放式的教学标准和开放式教学;强化专业教师的企业实践和实训技能;编制现代学徒制柳州特色的教材和可视化教学资源;打造具有现代学徒制柳州特色的教学实训场所。

    2020年43期 No.1171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5K]
  • 产教融合背景下CFA学徒培养模式在职教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余冰;

    本文基于产教融合背景论述CFA学徒培养模式在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中应用,以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提出建立CFA实践教学目标体系、CFA实践教学内容体系、CFA实践教学保障体系、CFA实践教学评价体系、CFA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等,构建"前置、中续、后拓"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索CFA学徒培养模式的本土化,促进人才的高质量培养。

    2020年43期 No.1171 37-38+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3K]

理论博览_德育论坛

  • 利用重大疫情应对促进大学生成才的路径探讨

    林燚宁;

    本文阐述重大疫情应对中促进大学生成才面临的新境遇,分析重大疫情应对中促进大学生成才产生的积极影响,提出重大疫情应对中促进大学生成才的路径:创新传播载体,把价值体现与重大疫情应对成效相结合;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把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获得感相结合;改变教育策略,把情感认同与重大疫情应对大众话语相结合。

    2020年43期 No.1171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6K]
  • 重大疫情防控工作下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探讨——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例

    周月红;黄燕玲;

    本文分析重大疫情防控工作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呈现的新特点,包括大学生思想的不稳定性、思政课线上教学过程中大学生观点表达的网络化、大学生爱国主义内化呈现脱离实际等,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例,提出积极利用"互联网+思政课"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以疫情防控工作为"活教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结合当地民族传统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等对策,从而加强重大疫情防控工作下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2020年43期 No.1171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5K]
  • “立德树人”视阈下“00后”高职贫困生道德发展探讨

    文静琦;杨静;李思祁;郑文诗;

    本文分析影响"00后"高职贫困生道德发展的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提出"00后"高职贫困生道德发展的措施:以"立德树人"为立足点,构建高职资助育人工作全链条;以"立德树人"为切入点,构建道德典型宣传示范新模式;以"立德树人"为着力点,构建辅导员与学生深度交流体系。

    2020年43期 No.1171 44-4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4K]

理论博览_课题研究

  • 广西职业教育物流管理专业及专业群研究基地建设探讨

    吴立鸿;

    本文阐述广西职业教育物流管理专业及专业群研究基地主要研究的领域,针对广西职业教育物流管理专业及专业群研究基地建设中人才培养模式标准体系欠缺、课程体系陈旧、实训基地功能单一、师资团队能力不强、新型活页式和工作手册式教材难以把控标准等问题,提出制订中国特色的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标准体系、开发专业群共享性课程体系、政企校有机联动建立"海陆空"立体化实训基地、引育结合打造全国一流"双师型"教学团队、校企"双元"合作开发新型活页式和工作手册式教材等对策。

    2020年43期 No.1171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6K]
  • 教育信息化2.0时代高职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及提升策略

    易灵红;郭峰君;

    本文论述教育信息化2.0时代高职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及提升策略,从高职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出发,分析高职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必要性,以北海职业学院教师(包括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高职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和影响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改善教学环境、转变教学理念、开展信息培训、加强教学融合和制定激励政策等五个方面提升高职教师信息素养的策略。

    2020年43期 No.1171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5K]
  • 1+X证书背景下高职教师能力双螺旋提升探讨

    农小晓;李卫东;李建春;

    本文论述1+X证书背景下高职教师能力双螺旋提升,构建"1+X"证书背景下教师教学能力双螺旋结构模型,并基于教师教学能力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提出提升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路径:改变教学观念,提升职业素养;强化创新思维,提升教学能力;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培养信息素养;提升教学反思能力,制订更加合理的教学方案。

    2020年43期 No.1171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0K]
  • 高职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师范生学习力提升探讨——以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黄严;

    本文分析高职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情,阐述高职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力提升的可行性,提出构建"1课、2师、3产出"三位一体学习力培育模式,论述提升学生学习力的措施:以学校课程方式实施职业信念教育,引领学习动力的培育;以"立体师训"方式实施职业能力教育,构建学习能力的护航;以"赛、训、用"为产出导向实施职业评价,助推学习创新力的增长。

    2020年43期 No.1171 54-5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8K]
  • 泰国留学生汉语交际得体意识调查与分析——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为例

    张茜雯;温秋敏;

    本文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为例,对泰国留学生的汉语交际得体意识进行调查与分析,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泰国留学生的汉语得体意识以及泰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时长与他们汉语得体意识之间的关系,从母语文化负迁移、母语文化正迁移、对目的语文化缺乏了解、文化认同差异等方面分析影响汉语得体意识的原因,从中得出汉语教学启示:放宽要求,了解差异;加强引导,潜移默化;重视短期学习者。

    2020年43期 No.1171 56-58+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7K]

理论博览_课程建设

  • 基于有效管理实务能力养成的管理学课程改革探讨

    高永惠;囤荣立;高琳;

    本文探讨基于有效管理实务能力养成的管理学课程改革,针对当前管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设计适用于应用型人才有效管理实务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新规程、优化课程教学内容、采用与应用型人才管理实务能力养成相适应的多元教学模式、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施适合于多元教学法的课堂管理、建立基于有效管理能力养成的全程化考核评价体系等课程改革策略。

    2020年43期 No.1171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7K]
  • 基于OBE理念的高职院校国际商务单证实务课程教学改革

    韦小蕾;

    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国际商务单证实务课程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评价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基于OBE理念,从设计成果、形成成果、取得成果、评价成果四方面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提出以岗位职业标准为目标设计成果、借更新教学内容形成成果、凭创新教学方法取得成果、从多维度多标准评价成果等教学改革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学习成果。

    2020年43期 No.1171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3K]
  • 高职药品市场营销学课程信息化教学的改革

    夏梦;

    本文针对药品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中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粗放式"学情分析、评价模式单一等问题,提出以信息化教学平台为载体,将课程教学设计为"三段十步"的信息化教学模式,课前以学情分析为核心,课中以师生互动为关键,课后以个性化辅导为重点,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解决教学问题,进一步优化和提升药品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效果。

    2020年43期 No.1171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3K]
  • “1+X”证书制度下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改革探讨

    阎惠全;

    本文针对"1+X"证书制度下高职市场营销专业面临的缺乏专业综合职业能力测评方式及相应的证书、课程设置缺乏特色与创新性、教师教学综合能力较为薄弱等问题,提出改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和培训现状、优化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等改革建议。

    2020年43期 No.1171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9K]
  • 基于“云课堂+云直播”的商务礼仪混合式教学设计

    李晓敏;

    本文论述基于"云课堂+云直播"的商务礼仪混合式教学设计,以"仪容仪表礼仪"模块为例具体论述平台注册、课前干预、课前准备、课堂学习、课后任务、课后反馈等环节的设计,并总结教学实施成效及教学反思。

    2020年43期 No.1171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8K]
  • 金课背景下内部审计学课程实践型教学体系的构建

    朱丽娜;何一冬;

    本文针对目前内部审计学教学体系存在的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授课模式单一和教学手段落后、实践教学条件不完善、任课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提高有难度等问题,提出内部审计学实践型教学体系的构建措施: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编写内部审计学实训教材;打造"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致力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打造"双师型"教师。

    2020年43期 No.1171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9K]
  •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探讨

    黄萍;

    本文论述应用型本科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教学目标不够突出、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无法保证、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从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内涵研究重视不够、师资力量不足、实践教学过程管理不到位等方面分析原因,并提出教学对策: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应用型人才;构建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发展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完善实践教学评价考核机制。

    2020年43期 No.1171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6K]
  • 新媒体视阈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金课”建设探讨

    赵春桃;

    本文论述新媒体视阈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金课"建设,提出明确开放性"金课"课程学生群体结构、实现微课视频与"金课"的融合、搭建"金课"资源共享平台、建立健全"金课"教育保障体系、创新"金课"评价方式等"金课"建设的具体路径,以完善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结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020年43期 No.1171 79-80+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0K]

专题研究·思政课探索

  •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现状与策略探讨

    覃业柏;欧林宗;

    本文针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思政课教学吸引力不足、教学内容未能密切联系实际、教学方式方法较为单一、实践教学环节未能满足学生的需要等现状,提出根据学生实际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等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实效性的策略。

    2020年43期 No.1171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4K]
  •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讨

    吴美琼;

    本文针对当前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中系统建设理念缺乏、课程与思政内容错位、功利化倾向明显、教学质量达不到预期效果等问题,提出构建良好课程思政生态、系统谋划建设方案、精心设置课程内容、提高教师育德水平、科学设置评价体系等对策,推动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深入开展。

    2020年43期 No.1171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1K]
  • 广西故事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讨——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

    黄森曼;

    本文分析广西故事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意蕴,认为广西故事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明确"由谁讲""讲什么""怎么讲"等问题,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教学为例,论述广西故事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措施:课前以学生为主,进行研学讨论;课上聚焦、深化和落实本章的核心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巩固课堂内容。

    2020年43期 No.1171 85-87+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4K]
  • 课程思政视阈下民族类院校全课程协同育人机制探讨

    吴琼;

    本文分析构建全课程协同育人机制的必然性,阐述全课程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应把立德树人作为协同育人的核心、把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协同育人的前提、把育人和育才相统一作为协同育人的重要遵循、把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作为协同育人的核心点,提出构建课程体系协同育人机制、建立健全课程思政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建立地方特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建设机制、构建全课程协同育人保障机制等对策,从而构建全课程协同育人机制体系。

    2020年43期 No.1171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6K]
  • 信息化教学下思政协同一体化教学优化策略探讨——基于SWOT分析

    孙向前;

    本文基于SWOT分析,论述信息化教学下思政协同一体化教学优化策略,分析信息化教学下思政协同一体化教学面临的教学资源丰富化、教学途径的多元化、教学互动的便捷化等机遇与优势,以及信息增长的爆炸式影响教学过程的价值判断、信息传播碎片化干扰到思政教学效果的发挥、协同一体化教学体系性不足等劣势与挑战,提出信息化教学下思政协同一体化教学优化策略:发挥信息化作用,推动思政协同教学体系的搭建;加强对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审核与管理;从协同教学角度出发,推动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提升。

    2020年43期 No.1171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4K]
  • 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开发研究

    虎玲华;

    本文论述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开发,提出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开发应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结合、适应性和超越性结合的原则;专业层面要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和行业发展四个方面明确思政教学的主题,课程层面要围绕专业思政教学主题,从课程定位、开设时间、课程内容、善用时事和立足教师四个方面进行资源开发;保障机制上,学校要为资源开发提供机制保障、人员保障和激励机制。

    2020年43期 No.1171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2K]

管理宝典_治校策略

  •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多方参与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内动力探讨

    刘知鱼;文桂萍;

    本文基于供给侧改革的背景,分析政府、学校和企业在推进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中的诉求与内生动力,提出政府要发挥在产教融合中的推动与指导作用,高校要通过产教融合提升办学水平,企业要进一步发挥产教融合主体作用,从而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供给侧与产业企业需求侧改革。

    2020年43期 No.1171 97-99+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2K]
  •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推进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路径

    徐伟玲;

    本文分析"双高计划"背景下通过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开展人才培养的意义,针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中学校重视不够、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校企合作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提出"双高计划"背景下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路径: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相关制度体系,不断优化产教融合的发展环境;学校转变观念,加大力度强化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推进课程改革,促使课程结构设置更加符合要求;完善校企合作制度,健全产教供需的双向结合机制。

    2020年43期 No.1171 10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8K]
  • “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民办外语类高校产教融合国际协同育人探讨

    韦茜;曾扬阳;

    本文分析广西民办外语类高校产教融合国际协同育人的重要意义,针对当前产教融合国际协同育人存在的地方民办外语类高校与行业企业应用型人才需求脱节、产教融合国际协同育人模式单一、教师队伍建设滞后、质量保障体系和评估监督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产教融合国际协同育人的优化路径:明确自身定位特色,创新产教融合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拓宽产教供需渠道,打造产教融合国际化协同育人平台;建立双向流动机制,强化产教融合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深化产教核心机制,构筑产教融合国际化协调发展平台。

    2020年43期 No.1171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2K]
  •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广西高校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探讨

    张彦;

    本文阐述国内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研究状况,针对广西高校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中企业产教融合动力不足、政府优惠政策支持不够等问题,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提出做好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顶层设计、培育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双主体、突出行业主导构建多种合作模式、实现高校教师和企业"技师"双向互动、构建综合评价人才培养机制等对策,促进广西高校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发展。

    2020年43期 No.1171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9K]

管理宝典_教育管理

  • 重大疫情下在线课程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探讨

    黄桂明;

    本文从教学输入环节的质量规划、课程实施环节的质量监控和教学输出环节的考评方式改革等方面论述在线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提出输入环节的质量控制要有效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优化课程内容提高学习的实效性,保障软硬件促使排课合理化;过程环节的质量控制要建立"在家上学"管理制度,做到过程科学、合理、规范化;输出环节的质量控制要实施学生评教和课程的综合评价考核。

    2020年43期 No.1171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7K]
  • 新时代高职院校“5C”学生管理新模式的实践探索——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周治;

    本文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述构建高职院校"5C"学生管理新模式服务学生成人成才,提出具体的实施措施:信息化支撑,构建大学生自我画像图,实现精细化管理;学生管理分类化,满足各种类型学生成长需要;"学校、企业、家庭、社会"四方协同,营造学生成才成长的温馨环境;社团专业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文化人,通过特色校园文化引领,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2020年43期 No.1171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8K]
  • 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探讨

    陈祥云;韦银幕;农建诚;

    本文分析影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主客观因素,提出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策略:强化基本备课方案,重视共同进步;重视个人能力的开发,以问题为导向提高教学能力;有效协调教学和科研,建立基本教学体系;制定完整的培训计划,完善岗前培训体系;制定高效的考评管理制度,激发青年教师的精神追求和职业追求。

    2020年43期 No.1171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7K]
  • 基于学生专业导向的民办应用型大学主题班会教育框架设计——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为例

    刘欣;

    本文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为例,分析民办应用型大学开展主题班会教育面临的问题,基于学生专业导向初步设计民办应用型大学主题班会教育逻辑框架:大一适应期,开展入学教育系列主题班会、安全教育系列主题班会;大二发展期,从目标设定阶段、目标调整阶段、专业引导阶段开展职业生涯教育主题班会;大三成熟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系列主题班会、个人素养提升系列主题班会、职业技能提升系列主题班会;大四成果检验期,开展论文写作指导主题班会、实习指导班会、毕业资格审核解读班会、毕业典礼前的班会等。

    2020年43期 No.1171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6K]

管理宝典_人才培养

  •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民办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优化

    刘文社;

    本文论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民办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优化,提出根据民办本科院校的生源情况及服务面向定位,民办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类型应定位为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规格应在分析学生将来就业方向、行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确定,依此构建与培养目标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特别处理好"六个关系",以建立起体系科学、结构合理、体现应用特色的新型人才培养方案。

    2020年43期 No.1171 119-120+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0K]
  • 产教融合和赛教融合的国际贸易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刘汝成;

    本文针对现有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政策支撑体系和激励机制不健全、岗位核心技能的定义不准确、教学模式单调和教学方法落后等问题,论述产教融合和赛教融合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措施:加强顶层设计,健全支持体系和激励机制;全面精准地定义国际贸易岗位核心技能,构建与核心技能相匹配的课程体系;构建赛教融合和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建立赛教及产教高度融合、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产教融合的方式;以产教融合和赛教融合为载体,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设能够满足实训教学和技能竞赛条件的仿真实训室。

    2020年43期 No.1171 121-12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4K]
  • “项目引入、赛训融通、多元协同”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李彬;玉泉;邓海涛;

    本文针对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中产教融合不深、课程设计滞后、师资力量薄弱、缺乏动态机制等问题,提出创新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创建"产教融合、五方联动"育人模式,形成多元协同运行机制;创新"项目引入、赛训融通"实训课程体系,提升跨境电商人才核心技能;组建"双师素质、双元结构"教学团队,保障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质量;构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动态长效机制,实现人才培养质量阶段性螺旋式提升。

    2020年43期 No.1171 124-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6K]
  • 课程思政视阈下高职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讨

    吴丽萍;林圣存;范利红;

    本文论述课程思政视阈下高职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分析课程思政融入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意义,针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难点,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为例,构建高职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人才"双元三维四体五化"培养模式,以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共筑学生技能与思想共同提升的"同心圆"。

    2020年43期 No.1171 128-129+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8K]
  • 融入现代学徒制的高职工程测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刘凯;

    本文从学生身份、育人主体、师资队伍、学生评价体系等方面阐述现代学徒制的特点,并从建立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实现学生(学徒)双重身份、实行校企双导师教学制、校企共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论述融入现代学徒制的工程测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2020年43期 No.1171 130-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2K]

管理宝典_心理健康教育

  • 新时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胡莹莹;

    本文针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教育理念相对滞后、教育方式相对单一、教育规划与实践不够等问题,提出提高新时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对策:更新教育理念,打造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格局;创新教育方式,构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权衡教育载体,筑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成长营。

    2020年43期 No.1171 13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8K]
  • 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与对策

    李碧静;

    本文针对当前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缺乏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发挥作用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方面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建立健全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联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加大监督管理力度等策略。

    2020年43期 No.1171 137-138+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9K]
  • 高铁效应下广西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以梧州市高校为例

    李睛;吴刚;

    本文以广西梧州市高校为例,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等多因素上展开对比研究,比对广西区内生源与区外生源之间心理因素的异同,通过采用SCL-90自评量表、积极心理资本测评量表等因素进行差异性分析,并基于分析结果建议有效利用高铁路网的交通便利优势,在招生政策制定和执行等层面提供支持,增加广西区外生源的招生数量,以促进本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2020年43期 No.1171 139-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8K]

教学创新_文科研究

  • 应用型本科院校文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丁丽君;

    本文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论述文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注重课程的科学性特征,打造有深度的课堂;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打造有趣味的课堂;注重情感教育和美的教育,打造有温度的课堂。

    2020年43期 No.1171 143-144+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5K]
  •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高校儿童文学智慧课堂教学探讨

    周芫;

    本文阐述教育生态学的内涵,从整体效应、最适度原则、生态位原理、限制因子定律、花盆效应等方面阐述教育生态学与儿童文学智慧课堂的融合,基于教育生态学视阈,提出构造整体关联的课堂教学环境、创设动态平衡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多元开放的教学评价体系等措施,促进智慧课堂在儿童文学教学实践中的发展,提高儿童文学生态化课程体系的实施水平。

    2020年43期 No.1171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4K]
  • 将民间艺术融入幼儿文学课程的问题与对策

    覃晓华;

    本文阐述民间艺术在幼儿文学课程中的独特价值,针对将民间艺术融入幼儿文学课程存在的对民间艺术内涵的表达能力不足、对民间艺术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够、民间艺术资源的选取不合理等问题,提出提高教师个人文学教育素养、营造民间艺术文学教育氛围、发挥"家""园"文学教育合力等策略。

    2020年43期 No.1171 148-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5K]

教学创新_外语教学

  • 日语专业本科阶段实行“分段式”口译课程教学探讨

    潘国宁;

    本文论述日语专业本科阶段实行"分段式"口译课程教学。分析日语专业本科阶段实行"分段式"口译课程教学的依据,从课程准备阶段、课程实施阶段、课程成果检验阶段阐述日语专业本科阶段如何实行"分段式"口译课程教学,以提高口译教学质量。

    2020年43期 No.1171 150-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6K]
  •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

    王琴;

    本文阐述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要遵循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中心、与时俱进、实用适用等原则,提出重新审定大学英语不同层级学生教学目标,构建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模块化课程体系,将大学英语的听、说、读、写等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学习和练习,同时建立与该课程体系相对应的综合考核模式,通过分模块进行专项学习、专项练习,打破大学英语课程以往的听说读写杂糅的固态模式。

    2020年43期 No.1171 153-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3K]
  • 产出导向法在高职大学英语翻转课堂中的应用

    王雁;

    本文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医护英语》第四单元Administer Medication为例,论述产出导向法在高职大学英语翻转课堂中的应用,提出从课前驱动、课中促成、课中及课后评价来实施,阐述产出导向法对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贯彻"学用一体"的教学原则,解决"哑巴英语"的问题;积极推进翻转课堂与产出导向法教学深度融合,节约课堂教学时间;充分发挥教师的"中介"作用,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

    2020年43期 No.1171 156-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5K]
  •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现状与创新路径

    黄婕;

    本文论述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现状与创新路径,针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存在的教学模式不够丰富、教学评价形式过于单一、现代化教学技术应用有限等现状,从强化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强化教学方法改革、强化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融合、积极创新评价模式、积极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等方面提出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创新的有效途径,以提升高职学生的英语素养,真正实现学用结合的目标。

    2020年43期 No.1171 159-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7K]
  •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混合式教学探讨

    覃秘;

    本文论述"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混合式教学,从国内研究现状和趋势出发,从有助于提高"教与学"的效果、符合新时代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等方面分析"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混合式教学的重要性,提出构建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协同学习模式、"互联网+"多维教学评价体系等,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020年43期 No.1171 161-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2K]

教学创新_理科园地

  • 大学有机化学与高中化学知识衔接探讨——基于意义学习理论视角

    周文红;石海信;张艳军;郑韵英;

    本文基于意义学习理论视角,探讨大学有机化学与高中化学知识衔接,调查和分析高中有机化学学习情况以及大学有机化学与高中化学的内容衔接情况,并以衔接点作为大学有机化学教学的"固着点""生长点",提出有意义学习的教学衔接策略。

    2020年43期 No.1171 164-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8K]
  • 智能教育背景下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研究

    黄梅香;

    本文针对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学模式传统且单一、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教学针对性不强、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提出智能教育背景下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路径:打造智能资源库,营造差异化的学习环境;线上线下相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利用各种教育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打造师资团队,提高授课教师教学水平;构建课程考评新体系,推动课程教学改革。

    2020年43期 No.1171 167-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6K]
  • 高职机械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侯军燕;

    本文针对高职机械类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教学模式单一、教师对学情预判不准确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教师教学经验和能力不足不能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和灵活掌控教学过程等问题,提出课前增加学生情况调查、教案预设,课中采用多轮次动态分组,课后分阶段提升的实践教学改革策略。

    2020年43期 No.1171 170-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1K]

教学创新_文体综合

  • “一带一路”视阈下广西民族体育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聂春丽;

    本文论述"一带一路"视阈下广西民族体育旅游发展路径,针对广西民族体育旅游发展现状,分析"一带一路"视阈下广西民族体育旅游面临的机遇,并探讨广西民族体育旅游发展新路径和新模式,提出以"产业动能"促民族体育特色品牌、倡导低碳绿色环保旅游方式、体育旅游助推振兴乡村扶贫工作等发展意向,推动沿线国家体育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更好地彰显民族文化特色,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业化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2020年43期 No.1171 173-175+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6K]
  • 课程思政视阈下小学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周媛;

    本文论述课程思政视阈下小学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学,针对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小学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学面临的音乐教材内容不全面、教学内容未能融入思政元素、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片面、教学实践方式的局限性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材建设、做好教案设计、实现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延伸教学实践平台等教学对策。

    2020年43期 No.1171 176-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5K]
  • 混合式教学在高职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黄小冰;叶梦萍;

    本文论述声乐混合式教学在高职音乐教育专业中的应用,从高职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现状出发,分析高职声乐教学改革中混合式教学的应用价值,针对高职声乐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过程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高职声乐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策略:建构声乐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整体思路;构建与完善声乐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上课程信息;进行声乐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下课程单元教学设计与职业训练;做好"教"与"学"间的引导,完善多元化教学评价的设计;建设具有职业性、独特性和地域性的课程。

    2020年43期 No.1171 178-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0K]
  • “互联网+”时代慕课声乐教学模式的构建

    招霞;

    本文论述"互联网+"时代慕课声乐教学模式的构建,从提高声乐教学效率、实现个性化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拥有丰富的教育共享资源等方面分析慕课声乐教学模式的优势,阐述慕课声乐教学模式的交互性、浓缩性、人本主义等发展内涵,以及补充型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型教学等发展模式,提出完善慕课平台及硬件设施建设、建立声乐慕课课程质量保障机制、健全声乐慕课教学管理机制、完善声乐慕课教学评价体系等慕课声乐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2020年43期 No.1171 181-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6K]

职教实务_培训与就业

  • 经济欠发达地区财经类高职学生初次就业情况实证分析——以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覃方彦;

    本文以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财经类高职学生初次就业情况进行实证分析,针对2019年、2020年财经类毕业生就业与专业匹配情况、就业偏好、就业岗位、就业单位性质及所属行业等信息,提出提升高职财经类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对策:加强产业对接,优化专业布局;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有针对性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顺应国家职业发展需要,推行职业教育的新模式"1+X"证书制度。

    2020年43期 No.1171 184-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3K]

职教实务_技术应用

  • 自治区教育厅召开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视频会议

    本刊讯;

    <正>本刊讯10月30日,自治区教育厅召开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视频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教育部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视频会议精神,总结交流经验,部署全面推进我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书记、自治区教育厅厅长唐咸仅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0年43期 No.1171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5K]
  • 2021届广西财经类、信息类普通高校毕业生双选会举行

    本刊讯;

    <正>本刊讯10月31日,由自治区教育厅主办,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承办,广西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心协办的2021届广西财经类、信息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洽谈会分别在广西财经学院相思湖校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花江校区举行。自治区教育厅一级巡视员唐耀华到双选会现场指导,指出要在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条件下,加大与各单位、企业的沟通联系,尽可能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2020年43期 No.1171 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5K]
  • 我区与越南边境四省举办2020线上教育工作磋商会

    本刊讯;

    <正>本刊讯10月14日,2020中国广西与越南谅山、广宁、高平、河江边境四省教育工作磋商会成功举办。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此次会议由线下改为线上视频会议,分别在南宁和越南谅山省谅山市设立会场。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李勇齐,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和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负责人,

    2020年43期 No.1171 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5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