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秋雨;
本文阐述退役军人、农民工、下岗工人和新型职业农民这四类人员职业技能开发的主要形式和扶持政策,针对四类人员职业技能开发中实际运行存在不足、标准的落地性不实、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基础条件明显不足等问题,提出四类人员职业技能开发对策:政府层面,推进四类人员职业技能开发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加强四类人员职业技能开发理论研究工作;组织层面,认清四类人员职业技能开发的特点,开展基于岗位需求的四类人员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开发,建立系统的四类人员职业技能开发保障体系;个人层面,强化自我职业技能开发意识,树立终身教育和学习观。
2021年07期 No.1183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5K] - 甘煜慧;
本文就"十三五"期间相关数据分析广西高校教师公派出国留学现状,针对广西高校教师公派出国留学存在的缺乏科学统筹规划、教师"走出去"受多重因素制约、管理制度和保障机制不完善、不同类型高校派出存在不同困难等问题,提出广西高校教师公派出国留学的改进策略:突出重点,加强留学项目顶层设计;提高公派留学质量,充分发挥出国留学效益;完善公派出国留学管理政策,提升治理水平。
2021年07期 No.1183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5K] - 张慧娜;
本文对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18届、2019届毕业生开展追踪调查及结果分析,针对高职园艺类毕业生对初次就业工作满意度不高,存在专业技能掌握不扎实、人际交往能力不强、创业意识弱等问题,提出学校把握园艺专业的发展方向和要求、教师提高社会实践技能、企业改进人员管理制度、毕业生主动了解和适应新企业及其文化等对策。
2021年07期 No.1183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2K] - 莫小兰;谢晶星;
本文以广西教育学院等4所高校的幼师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及学校传统文化素养培育的情况,针对学生存在的缺乏对民族文化常识的理解、忽视社会实践,以及学校重视文艺活动、忽视社会实践等问题,从课程建设、新媒体、社会实践三个方面对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培育提出建议。
2021年07期 No.1183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5K] - 秦竟芝;卫海英;
本文论述广西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及对策,以广西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发现师生对课程思政建设存在认知层面、情感层面、行为层面的问题,提出融入时政热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结合区域特色,将广西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中;以"创点—引线—构面"为路径逐步推进;从教学评价制度层面保障实施效果等对策。
2021年07期 No.1183 27-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0K] - 李贞;邓蒙;覃娴静;江南;冯启明;
本文主要就培养目标、研究方向、课程体系设置与学分要求、社会实践等内容对我国10所高校的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硕士培养方案进行比较分析,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优化培养方案的建议:以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培养目标,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按照"综合、特色"的原则,合理设置研究方向;以培养目标为导向、以需求为依据,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培养方案要体现社会实践的特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升硕士研究生的管理能力。
2021年07期 No.1183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7K]
- 苏静;
本文论述医学院校辅修毕业论文选题特点分析及质量提升路径,认为论文选题在研究创新性、理论支撑度、跨学科意识等方面还有所欠缺,可从课程设置、教师指导、学科融合等层面提升毕业论文选题质量,从而提高辅修毕业生学术素养,优化培养机制,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2021年07期 No.1183 32-3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5K] - 陆凯;
本文论述大数据时代基于学习分析学的慕课教学质量提升机制,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基于学习分析学,分析慕课学生、慕课教师和慕课建设者所处地位以及应该发挥的作用,探讨这三者之间应该如何组成科学、高效的教与学的生态循环,并具体提出包括慕课学习者自适应学习机制、慕课教师个性化教学机制、慕课建设者动态系统优化机制在内的慕课教学质量提升机制,以全方位、多层次地提升慕课教学质量。
2021年07期 No.1183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1K] - 罗心宇;陈乐;
本文论述大学体育学科中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和交融,人文精神在国内体育学科发展中有所缺失,体育缺乏完整的考核评估体系,以致体育教学激励体制不健全和激励效果不明显,从体育人文情怀塑造、体育学科软实力建设和体育教学考核评估全面化三个方面来看,体育学科发展应重视科学与人文融合并进的发展理念,重视人文精神投入,主动创新课程体系、专业结构设置和体育学科评估体系。
2021年07期 No.1183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3K] - 唐新梅;苗丽;林震;廖哲;
本文针对广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健全、校内创新创业实践空间不足、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提出"双向渗透、三方融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思路,并论述具体的构建路径:设置"通—专—选"三级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多链条演练"的创新创业实践体系;营造"思创融合、以文化人"的校园文化氛围;完善"校—院"两级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内修外引"提升创新创业团队师资水平。
2021年07期 No.1183 40-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4K]
- 张秀珍;黄辉宁;
本文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视域,论述构建"四层次、一核心、双线并行"的民办本科院校物流管理课程体系,同时设计循序渐进的实践环节,建立基础实践+专业实践、项目实训+综合历练、校内实践+校外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
2021年07期 No.1183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7K] - 黎雪;
本文针对地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中实践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实践教学场地及设备不足、实践资源缺乏合理整合利用、实践指导教师专业性不强、实践教学缺乏激励机制等问题,提出地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路径:合理设置实践整合课程,保证实践环节在时间上全程贯通;拓宽实践基地投入渠道,多途径建设实践资源共享平台;丰富实训内容和实践方式,全面合理整合利用资源;培养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开发适宜的实践指导教材;建立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机制,规范实践教学资源管理与建设。
2021年07期 No.1183 46-4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0K] - 李海玲;丁伟钧;
本文分析市场营销专业发展现状及推行OBE模式的必要性,阐述OBE导向下市场营销专业学习成果的确定方法,介绍OBE导向下市场营销专业"素养引领、以实促虚"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案例,并提出实施建议:注重过程,落实职业素养的培养;系统设计,协同一体;分组要小,责任明确;汇编与展示可视化项目成果。
2021年07期 No.1183 48-5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0K] - 凌霞;
本文针对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所存在的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缺少师生互动、教学方法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分析"微课+"教学模式在开拓、融通、创造等方面的应用价值,论述包括课前环节的"微课+任务驱动"预学模式、课中环节的"微课+线上合作"助学模式、课后环节的"微课+巩固拓展"研学模式等在内的"微课+"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2021年07期 No.1183 51-5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6K] - 陆培培;牟炼;
本文针对UI界面设计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方式落后、教学时间有限、授课知识不够全面、教材缺乏实用性、相关教学资源缺乏等问题,分析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优势,并从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课中项目实训、课后教学考核评价等环节论述UI界面交互设计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2021年07期 No.1183 53-54+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0K]
- 刘玲娟;
本文阐述民办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目标与教学现状,提出课程思政视角下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措施:围绕课程思政理念,推进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规划建设;坚持价值引领,将思政育人目标作为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推动教师队伍的主体建设,为课程改革提供优质资源;加强组织保障建设,为课程改革提供制度保障;注重成效反馈,形成完备育人机制。
2021年07期 No.1183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4K] - 雷莲桂;
本文针对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中"三位一体"的思政育人课程体系尚待加强、建设力度不够、专业教师队伍思政育人的素养有待加强、校企协同共建的力度不够等问题,以铁路客运规章课程为例,论述"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目标和思路,提出从政策层面和教学团队建设层面完善"课程思政"建设的保障体系。
2021年07期 No.1183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0K] - 邵诗韵;
本文论述短视频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针对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效果娱乐化、传播内容碎片化等主要问题,从教学能力、教学导向、教学理念、教学效果等方面提出实践思路:强化媒介素养建设,主动建构话语权;优化视频议程设置,提升传播引导性;坚持内容为王,提升学生获得感;完善反馈机制,提升实效持久度。
2021年07期 No.1183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5K] - 梁美;
本文针对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中重视程度还有待提升、顶层设计系统性不够、挖掘思政元素深度不够、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度不够等问题,提出构建"地方党委、政府—高校—教师"三级课程思政实施体制机制、深度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功能、提升专业教师实施课程思政实践能力、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等"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实施路径,为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提供范式。
2021年07期 No.1183 64-6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4K] - 韦柳霞;
本文针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合力机制构建中合力育人的整体性、协同性、系统性和实效性有待加强等问题,提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合力机制构建措施:树立全员育人的全局观念,建立多方协同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探索"1+X"思政教育实践体系改革,提升实践育人合力效果;建立信息化交流平台,激发各主体内生动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新模式,提升各方联动实效性;构建"六位一体"协同保障制度,确保配套措施落地。
2021年07期 No.1183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3K] - 段方雪;
本文阐述高职院校立德树人视阈下"三喻文化"的内涵,分析"三喻文化"环境下构建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研练机制的必要性,提出"三喻文化"环境下构建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研练机制的策略:以激发内生动力为根本,引导全员参与研练;以学生素质提升需求为中心,丰富研练内容与形式;以共建共享为原则,拓展研练空间。
2021年07期 No.1183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0K] - 周蕾;
本文论述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认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是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人才培育工作的本质需要,同时也是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能力优化的保障,建议高校确保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知识和素养的全面成长,同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实践要继续拓宽主体,积极融合专业教育,突出专业教育对融合实践的补充与支持作用,确保人才培养效果的最大化。
2021年07期 No.1183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0K] - 容素琼;
本文分析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可行性,论述基于"课程思政"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设计:围绕课文主题挖掘思政元素,在语言点讲解中渗透思政内容,在篇章讲解中融入思政教育,巧妙利用互联网开展线上思政教育,布置课后练习拓展思政内容。
2021年07期 No.1183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6K] - 马旻;
本文以现代酒店管理概论课程为例,从教师、教材和教法三个方面,将课程思政和职业素养教育融入课程体系中,提出构建"3353"教学模式即"三双三导师五感体验三考评"模式:搭建"三双"并轨,多方面融合;组建"黄金三导师",多渠道教学;注重"五感体验",多样化培养;采用"三方"考核评价,多维度提升。
2021年07期 No.1183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7K] - 甘春霞;
本文以一次线上民族舞蹈单元教学为案例,针对民族舞蹈传统线下教学的局限性,探讨开展线上"课程思政"教学的条件、方法、途径和存在的优劣势,为推进高校舞蹈美育工作和民族舞蹈课程改革创新提供参考。
2021年07期 No.1183 83-84+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6K] - 张燕;蔡昌卓;
本文认为老挝人民革命党在老挝形成本土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成果过程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在老挝发展的新境界,探索走出一条具有老挝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之路。
2021年07期 No.1183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3K]
- 马燕;
本文论述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地方财经高校教师"四种能力"的培养路径,认为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推进"双一流"建设、面向东盟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思维型教学理论"为地方财经高校教师能力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课程思政建设、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趋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国际化与区域本土化的办学特色对教师能力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基于此,提出地方财经高校教师思政育人能力、信息化能力、案例教学能力、东盟国际化能力培养"四位一体"的特色发展培育体系。
2021年07期 No.1183 88-89+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7K] - 梁小芳;
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缺乏专业对口指导、专业化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针对学生职业指导的公共服务不够完善、企业发挥的作用不大、学生自身内驱力不足等问题,提出基于"三全育人"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对策:贯穿教学全过程,针对各年级需求和专业需要加强职业能力培养;集家庭、学校、企业全员力量,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水平;以人职匹配为管理参照,全方位提升职业能力。
2021年07期 No.1183 90-9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3K] - 曾扬阳;彭洁;黄丹丹;
本文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民办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针对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够重视"一带一路"倡仪、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缺乏、专业设置不合理、课程设置不完善、"走出去+引进来"培养方式不健全等现状,提出民办高校以"专业社团"为载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健全工作保障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搭建专业学习平台,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搭建专业实践平台,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2021年07期 No.1183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4K] - 蒙振;
本文论述广西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路径,分析广西中高职衔接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搭建职教集团化的衔接体系,架筑中高职教育"立交桥";科学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量身定制分段贯通衔接方案;加强人才培养过程管理,全程育人办出职业化特色;试点中高职合作项目。
2021年07期 No.1183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8K] - 黄小娥;
本文分析高职院校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及优势,阐述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在专业集群建设、产教融合以及对外开放等方面的创新点及成效,提出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的新举措:对接高水平专业建设标准,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开放式育人平台,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扩大人才培养体系对外开放,提升国际影响力。
2021年07期 No.1183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7K]
- 刘焕毅;
本文针对传统通信工程教学评价中评价方式不合理、评价内容不全面、评价标准不客观等问题,提出将PDCA理念融入通信工程教学中,构建系统评价、评学与评教一体化智慧评价机制,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智慧教室软硬件相结合,构建物联网环境下的通信工程智慧教学评价系统,发挥系统学习行为数据采集、记录与分析的优势,保证教学评价数据来源的客观性、合理性以及全面性等,认为该评价系统既可以帮助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又可以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学习状态、提高课程学习效果。
2021年07期 No.1183 99-10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3K] - 黄金旺;
本文分析高校学生档案信息化建设中面临档案管理意识薄弱、归档行为欠规范、日常档案管理方式落后等问题,提出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档案信息化建设应坚持规范安全原则、共建共享原则、持续发展原则,论述就业视角下推动高校学生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建议:改变旧观念,充分利用大数据,重视档案人才队伍建设。
2021年07期 No.1183 102-10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0K] - 秦云芳;
本文论述优化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认为师资队伍建设始终是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分析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加大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营造高职院校教师安居乐教的氛围等建议。
2021年07期 No.1183 104-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9K] - 林燚宁;
本文阐述"班级导师制"模式下对班级导师的选择,提出网格化管理视阈下"班级导师制"模式的构建思路:信息融通,资源共享,提高导师的责任意识;职能明确,协同合作,转变现行的教育管理模式;加强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2021年07期 No.1183 10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5K]
- 王萍;黄珊;
本文分析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师范教育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意义,针对职业师范教育新工科人才培养中面临的挑战,以及推动人工智能与新工科职业教育深度融合面临的问题,提出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师范教育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措施:打造"人工智能专业群",为地方经济发展助力;打造"人工智能+X"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营造人工智能为多学科、多产业链培养融通人才的育人环境;"教、产、科"融合,形成新工科育人新格局;构建"人工智能+"多平台育人体系,形成融合发展新态势。
2021年07期 No.1183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0K] - 梁显飞;江汉英;
本文论述高职院校培养民族工艺创新人才的路径,提出通过课程体系改革,促进地方特色的创意人才培养,以工作室带动真实项目实践,提升特色人才培养质量,依托民族工艺项目,孵化学生创新创业品牌等手段,把地方民族工艺融入高职设计类专业教学中,为地方职业院校探索民族化办学特色提供思路。
2021年07期 No.1183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0K] - 刘喆;马婧杰;
本文针对广西高职会计国际化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人才培养模式脱离高职教育本质、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双语教材、国际证照选择缺乏合理标准等问题,提出"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广西高职会计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确立适应广西经济发展需求的高职会计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具有院校特色的财会类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引进标准,依托财会类国际职业资格证书课程构建课证岗融通的教学体系,以职业岗位能力标准为导向重新整合课程内容,建立"会计+X"国际化课程体系,建立"双轨制"校企协同育人企业实践培育体系,依托财会类国际职业资格证书搭建职业院校社会服务体系。
2021年07期 No.1183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0K] - 陈曦;
本文阐述物业管理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建立"双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基于企业岗位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三进三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校企互聘共培的"双导师"师资队伍等方面论述物业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并总结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提高学生就业对口率、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等方面的实施成效。
2021年07期 No.1183 117-118+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1K] - 林沣;玉杨阳;
本文论述基于校企"双元"育人视阈的高职IT类专业"三递进,四融入"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即确立校企"双元"主体夯实产教新融合,构建"初级项目—核心项目—综合项目"三级递进课程体系,实现思想政治、能力培养、创新创业、工匠精神"四融入"。
2021年07期 No.1183 119-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1K] - 杨龙平;韩亮;
本文分析产教融合背景下建设产业学院的重要性,从依托产业学院把铁路职业能力培养植入课程体系、依托产业学院实施"2+1"企业新型学徒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产业学院集中校企优势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方面论述依托产业学院的铁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并从创新实施"2+1"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真正形成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命运共同体、有力推进人才评价制度改革三方面总结依托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创新与特色。
2021年07期 No.1183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1K]
- 周芫;
本文论述后现代观下高校儿童文学课堂教学评价路径,针对后现代观下儿童文学课堂教学评价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设计表现性评价指标、重构即时性评价标准、提倡档案袋评价模式、建立测验性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儿童文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路径,以优化学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评价水平。
2021年07期 No.1183 130-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3K] - 陆梅;
本文论述桂西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语言技能培养策略,认为培养学生语言技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分析桂西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语言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教学策略:加强课程规划,突出语言教学;改革教学方式,因材施教;以课外活动为载体,加强语言技能训练;与当地幼儿园对接,加强实训教学;加强师资培训,以适应语言教学需要。
2021年07期 No.1183 133-134+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0K] - 蒋慧玲;
本文论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产出导向法的应用,针对当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英语课程缺乏明确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育模式过于单一滞后等问题,阐述产出导向法理论,分析大学英语课程中应用产出导向法的作用和意义,并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为例,从输出驱动、输入促成、产出评价等方面,探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产出导向法的具体应用,以提升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
2021年07期 No.1183 135-136+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7K] - 宋倩倩;
本文论述出国语言考试变革对高职英语线上教学的启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极大影响了世界经济和国际教育交流,各大高职院校都在探索英语线上教学模式,基于新形势下出国语言考试的变革,总结授课成效的把控力降低、传统课堂活动开展受限、线上线下教学衔接断层等高职英语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从技术的更新、线上资料的整合、考核方式的创新等方面提出对高职英语线上教学的启示。
2021年07期 No.1183 137-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8K]
- 莫然;
本文论述桂西北民间美术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中的渗透,针对渗透中存在的课堂教学渗透较少、课程设置相对单一、教学模式相对单一等问题,从教育观念落后、教学素材欠缺、实践探究不足等方面分析原因,并提出结合教学目标、借助园校合作和组织课外实践等渗透途径,以提高桂西北民间美术在学前美术课程中的应用效果。
2021年07期 No.1183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7K] - 卢炳秋;
本文论述全域旅游背景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对策,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区位、旅游资源、旅游市场等方面的优势,针对存在的重数量轻质量、开发不合理、缺乏长期规划等问题,提出找准市场定位、实现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成立专门的体育旅游机构、重塑北部湾全域旅游的新局面新亮点、注重体育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多样化个性化、加快培养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等对策。
2021年07期 No.1183 148-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0K] - 蒋凯;
本文分析广西民族体育生态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的重要性,针对广西民族体育生态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中面临缺乏年轻人参与、缺乏民族特色、资源衰竭、生态意识淡薄、政策宣传不足等问题,提出二者融合发展的有效措施:发挥地方特色,促使体育与旅游相结合;利用地域优势,促使体育与娱乐相结合;利用民族文化,促使体育与文化相结合。
2021年07期 No.1183 150-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7K] - 吴履昊;
本文针对高职校园足球发展中存在的足球课程开设效果不佳、课外活动开展力度不足、校园足球活动开展形式较为单一等问题,提出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制订个性化教学目标、加强足球课程建设、积极组织开展和参与足球竞赛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完善相关保障、基于学校特色拓宽足球发展路径等对策。
2021年07期 No.1183 152-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9K] - 廖琛;农丽颖;
本文针对地方本科院校开展校园迷你马拉松运动中学校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形成"跑团"组织、学生跑步锻炼时间较少等问题,提出地方本科院校开展校园迷你马拉松运动的建议:鼓励学生参与跑步锻炼,落实激励政策;组建校内"跑团"组织,增加跑步人群基数;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跑步锻炼;定期举行校园生态马拉松赛事,丰富校园体育文化。
2021年07期 No.1183 154-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9K] - 谭福;
本文认为在高校篮球训练中应用团队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篮球兴趣、增强学生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篮球实战技能,并提出改变教师固有观念、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训练团队的默契度等策略,以促进团队式教学模式在高校篮球训练中的实施。
2021年07期 No.1183 156-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5K] - 时丹;
本文论述新媒体视域下的体育健康传播策略,并提出具体对策:加强互动,打破健康传播研究壁垒;注重权威,积极构建体育健康传播关系网;强化联动,提高体育健康传播的效果转化;线上线下互通,打造体育健康传播品牌。
2021年07期 No.1183 158-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7K]
- 张斯亮;王根伟;
本文分析"双创"教育融入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针对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存在教学观念落后、形式单一、师资队伍创新意识不强以及与地方企业深度融合不够等方面问题,提出"双创"教育融入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对策:"双创"教育融入实践教学理念,革新实践教学观念;"双创"教育融入实践课程体系,创新实践教学内容;"双创"教育融入实践教学方式,丰富实践教学形式;"双创"教育融入地方经济社会人才体系,扩宽实践教学阵地。
2021年07期 No.1183 160-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9K] - 覃尚觉;
本文论述"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的改革方向及改革策略,提出通过以就业创业为导向重塑课程目标,构建创业、就业、发展一体化课程体系,以生活实践为载体丰富课程内容,优化理论知识教学模式,构建以"创新与实践"为核心的实践教学模式等策略,以促进创新创业课程改革。
2021年07期 No.1183 162-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2K] - 陆锋锐;甘承凯;
本文针对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中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资源开发不足、没有全方位培养人才等问题,提出构建"三全育人"视阈下"逐级递进式"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体系,论述具体的构建策略:调整课程教学目标,坚持创新创业教育全覆盖;外引内培,优化教学团队,全方位贯彻落实课程目标;逐级构建层次化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全面提升育人质量;促进课程融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多元化教学评价,促使学生获得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2021年07期 No.1183 164-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