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教育

卷首

  • 幼有所育 为国奠基

    文萍;

    <正>近年来,广西学前教育取得跨越式发展,但幼儿教师的数量与质量仍是发展的瓶颈。为破解这一难题,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广西幼师”)坚持“拥抱小孩,国家才有大未来”的办学理念,扎根八桂大地办教育,不断推进人才培养工作的改革创新,为实现“幼有所育”培养优秀幼儿教师。作为一所拥有80多年办学历史的幼儿师范院校,广西幼师始终把爱和善良作为师范教育的底色。抗战时期,老校长张雪门怀揣对幼教事业的热爱,在困境中坚守,在战火中坚持办学,为广西幼教事业做出突出的贡献。一代代广西幼师人继承和发扬幼师精神传统,热爱幼教事业、献身幼教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一直到如今,

    2022年18期 No.1242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9K]

前沿视角

  • 充分发挥行指委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作用

    刘知鱼;

    本文在分析职业教育专业设置适应产业结构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指出行指委能为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之间架起桥梁,是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的关键路径,提出行指委参与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优化和课堂体系建设的措施,包括研究成果助力专业人才培养、项目建设驱动专业建设、特色职教活动搭建优质产教融合平台等,助力构建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优化体系。

    2022年18期 No.1242 4-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3K]
  • 广西高校多校区行政管理优化策略探析

    李筱翎;

    本文在总结广西区内多校区高校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多校区高校在行政管理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探索更有效的多校区行政管理办法,提出以下优化策略:进一步理顺职责关系,健全多校区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强化办学成本控制和优化校区功能布局,推动学校资源共享、集约化发展;强化正向激励考核机制建设,进一步加强管理团队建设;注重人文关怀,推动多校区校园文化深度融合。

    2022年18期 No.1242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4K]
  •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现实问题与解决途径

    韦帮得;吴名扬;李奎霖;

    本文从劳动教育实施主体、劳动教育实施客体、劳动教育环境等方面分析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构建协同育人的新发展理念、加强劳动教育专兼职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劳动课程体系建设、搭建劳动教育实践平台、搭建劳动教育信息交流平台等主体维度的解决途径;提出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形成劳动意识与劳动习惯、培养学生形成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等客体维度的解决途径;提出营造校园劳动文化氛围、社会劳动大环境、家庭劳动氛围等环境维度的解决途径。

    2022年18期 No.1242 12-1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9K]
  • “同频共振”理念下打造产业学院生态共同体的实践——以百越电力产业学院为例

    雷红梅;左江林;谢锡锋;

    本文论述改革产业学院新型电力系统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提出电力职教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同频共振”理念,通过多主体协同构建育人平台、创建模块化课程体系、搭建产学研用协同服务平台、培育分工协作式模块化课程教学团队、执行实施“一页纸工作计划”等策略,打造产业学院生态共同体,以期为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建设提供成功的经验和范例。

    2022年18期 No.1242 15-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1K]
  • 基于思政教育的“00后”大学生就业指导探究

    陈霖;

    本文分析“00后”大学生的特点及其就业时存在的问题,论述基于思政教育的“00后”大学生就业指导策略,即培养“0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他们把握好职业定位、培养他们的抗挫折能力、采用“2+2”模式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出在思政教育中培育择业观念、职业价值观以及积极的择业心态,增强就业本领,提高就业能力。

    2022年18期 No.1242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5K]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广西高职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基于广西6所高职院校调研数据

    赵欣;钟琴;

    本文基于广西6所高职院校调研数据,分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广西高职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情况,针对目前存在的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师资不足、培育合力不足等问题,提出高职院校应采取课程育人、组织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的措施,以铸牢高职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2年18期 No.1242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1K]

德育探索

  • 高职院校党组织思想建设与立德树人融通发展探究

    滕国宁;

    本文阐述高职院校党组织思想建设与立德树人融通发展的关系,分析两者融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强化教育主体融通、强化教育途径融通、强化保障制度融通等对策,以解决“谁来培养”“怎样培养”“如何实现长效培养”等问题,推进高职院校党组织思想建设与立德树人融通发展,实现思想引领和立德树人的统一。

    2022年18期 No.1242 28-3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5K]
  • 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与课程思政融合的路径——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李锦明;

    本文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述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与课程思政融合的路径,提出高校要以基层党组织为主阵地,发挥教师党支部的引领作用,促进党建工作与课程思政相互融合、形成合力,创新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22年18期 No.1242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2K]
  • 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策略

    古冬雁;

    本文论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融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的策略,即学校领导要加强组织工作并带头上好民族团结教育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营造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气氛并立足高校思政课堂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使学生自觉地维护民族团结、尊重民族文化、促进民族进步。

    2022年18期 No.1242 35-3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0K]
  •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精神认同的现实问题与提升路径

    戴世琴;

    本文论述新时代大学生革命精神认同的现实问题,建议通过激发大学生革命精神认同的内生动力、提升革命精神代言队伍的综合素养、对错误社会思潮和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进行批判与治理、优化网络生态空间环境等路径提升大学生革命精神认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源源不断、取之不竭的动力。

    2022年18期 No.1242 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9K]
  •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职商科创新创业课程的实践路径探索

    邓慧敏;

    本文以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为例,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职商科创新创业课程的必要性以及现状,提出“一二三四五”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即“一个中心”,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两个根本”,坚持育德、修技并重;“三色培养”,坚持以职业为底色、以创业为本色、以思政为红色;“四信引领”,以“信仰、信念、信心、信用”为价值引领;“五个保证体系”,学校“五重”标准体系、课程“五度”标准体系、教师“五特”标准体系、实践教学“五级进阶”体系、学生“五到”标准体系。

    2022年18期 No.1242 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6K]
  • 多元需求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提升路径探究

    李梦华;

    本文阐述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内涵,分析高职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生成及提升逻辑,提出多元需求背景下高职院校应该通过“教”与“学”联动,提升学生知识层面的获得感;“内”与“外”结合,提升学生思想及能力层面的获得感;“动”与“静”互补,提升学生行为层面的获得感。

    2022年18期 No.1242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0K]
  • “互联网+”时代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研究

    李良虎;

    本文分析“互联网+”时代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及发展趋势,阐释“互联网+”时代混合式教学的基本内涵及应用价值,提出“互联网+”时代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的策略:依托互联网平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线上线下相结合,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空间;联动课前、课中和课后三环节,延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时间;融合自学、互学、展学、导学四方法,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方式;优化教学主体、内容、资源、载体、模式五要素,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2022年18期 No.1242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8K]
  • 高校金融工程专业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以中国—东盟友好合作下广西高校金融工程人才培养为视角

    贾清显;马秀明;王利;

    本文基于中国—东盟友好合作对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分析高校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之处,提出创新策略:以就业为导向,完善金融工程专业思想政治课程体系;从中国—东盟友好合作发展实际出发,探索金融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新模式;挖掘校外教育资源,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空间。

    2022年18期 No.1242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0K]
  • 高校公共体育课开展课程思政同向育人探讨

    罗心宇;胡勇卿;

    本文阐述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开展课程思政同向育人工作的意义,分析目前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论述高校公共体育课开展课程思政同向育人的措施,即深入挖掘公共体育课中的思政教育资源、强化体育实践教育、创新公共体育课中的教育方法、构建多元化高校公共体育课评价体系,以提升学生综合体育能力、发挥体育课程思政同向育人作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2022年18期 No.1242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K]

管理智慧

  • 高职院校学生层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研究——以梧州职业学院为例

    银翠姣;唐梅;

    本文以梧州职业学院为例,从诊改工作机制、队伍建设、组织保障、体制建设等方面论述高职院校学生层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策略:紧扣建设目标生成质量螺旋、紧抓队伍建设优化组织保障、紧跟发展步伐完善体制建设、紧盯实时动态把握过程预警,培养具有坚定的爱党爱国理想信念、全面发展、有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意识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2022年18期 No.1242 64-6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1K]
  • “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二级学院绩效管理问题及对策

    沈斌;

    本文阐述“双高计划”绩效管理的特征,以部分“双高计划”建设学校为例,分析其二级学院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双高计划”绩效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明确考核主体,缩短考核周期;加强绩效管理团队人才培养,加大绩效实施人才储备;加强绩效沟通和反馈;加大绩效管理培训力度,合理运用绩效结果。

    2022年18期 No.1242 69-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6K]
  •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建设实践与思考

    梁小流;蒙先攀;杨青;

    本文论述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建设路径:在国家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政策背景下,校企共建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并制订校企合作理事会章程,构建学校、二级学院、专业三级管理运行制度,形成“专业共建、基础共建、人才共育、就业共管、订单培养”的紧密型合作办学机制。

    2022年18期 No.1242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5K]
  •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广西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顶岗实习质量提升策略

    范朋;

    本文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广西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顶岗实习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新问题提出应完善协议内容、补充疫情特殊条款权责、优化顶岗实习地域空间布局、重点区域选派指导教师驻点服务、完善顶岗实习企业遴选标准、健全顶岗实习激励制度等对策,以提高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广西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

    2022年18期 No.1242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1K]
  • “1+X”证书制度下“双师型”教师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研究

    余娜;卢泳林;陈可桢;

    本文针对当前职业院校在教师评价中存在师德评价显性工作评价与隐性工作评价难以有机统一、教师综合能力评价“破五唯”与“怎么立”难以真正落地、教师综合能力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难以精准呈现等问题,探索“1+X”证书制度下“双师型”教师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提出可建立“多维、精准”的师德评价体系、“闯关式”人才引进评价体系、“潜育人、重实绩、多维度”的教师综合评价体系、“重成效、多层次”的教师绩效激励评价体系、多维教师综合评价模型和相应的信息化管理平台等方法,以构建一套强师德、重实绩、多维度、可操作和可借鉴的教师综合改革评价体系。

    2022年18期 No.1242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0K]
  • 新时代高职课程评价改革的现实意义、基本理念和实施策略

    陈治坤;

    本文分析新时代高职课程评价改革的现实意义,阐明新时代高职课程评价改革的基本理念,论述构建高职课程评价模式、形成多元主体参与机制、研制高职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提升高职课程评价信息化水平的新时代高职课程评价改革的实施策略。

    2022年18期 No.1242 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4K]
  • “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探究

    梁卉;

    本文阐述“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的内涵,分析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现状,提出“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的对策:树立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打破部门间的管理壁障;提高“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提高“一站式”学生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2022年18期 No.1242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2K]
  •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双元双向驱动机制”在水利类顶岗实习中的应用——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李小莲;黄文杰;张凌燕;

    本文基于水利类顶岗实习存在的管理体系不完善、顶岗实习岗位专业匹配度不够等问题,提出水利类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双元双向”顶岗实习驱动机制实施策略:采取积极开展产教融合顶岗实习管理体系研究、创新同步开展毕业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成立八桂水利产业学院发挥企业职能等,以实现学生与企业的“同频匹配”,教师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2022年18期 No.1242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5K]
  • 疫情防控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建设研究

    张千;莫强安;

    本文基于对广西3所高校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从常态化疫情防控角度出发分析疫情防控举措下大学生心理建设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及原因,提出大学生心理建设对策:正视社会发展变化,重塑心理认知能力;审视有限的物理空间与无限的虚拟空间,强化适应能力;学会“听”与“说”,提高主动作为的能力。

    2022年18期 No.1242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0K]

人才培养

  • 共享经济理念下“三位一体”旅游教育赋能乡村人才振兴模式的探索

    程冰;陈丰媛;周丽媛;

    本文以获得世界旅游联盟(WTA)2019年度减贫案例的爱彼迎龙胜扶贫项目为例,探讨利用旅游高等院校的专业和智力优势实施旅游扶智的新路径,阐述构建分层递进式“三位一体”模式,在项目运营前进行民宿教育扶智,即从理念引领、知识导入、技能培训为乡村人才振兴赋能,在项目运用中进行沉浸式在岗培训、提升式集中培训、主客互动智慧共享,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2022年18期 No.1242 100-103+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9K]
  • 高职焊接专业群产教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张婉云;肖勇;钟华;黄斌;

    本文概述高职焊接专业群的内涵,阐明高职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原则及人才培养定位,阐述“五对接、五融合”产教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及其人才培养方式,总结实践成效。

    2022年18期 No.1242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6K]
  • 职业院校新商科“匠苗成长”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潘宁;

    本文分析职业院校商科人才培养现状,阐明职业院校商科人才培养思路,阐述以培养高素质强技能的“新商科工匠”为目标、以新型数字商业业态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桂商文化价值观培养为基础的适应数字化经济发展的职业院校新商科人才“匠苗成长”培养模式,即“零基础、零专业知识、零技能的‘三零匠种’—具备商业服务意识和新商科专业知识的‘二识匠苗’—懂新商科专业、懂新营销技术和懂商情、商道的‘三懂匠蕾’—擅用营销新规则和数字媒体工具进行现代营销的‘实用匠花’—具备桂商文化精神的‘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匠果’”模式。

    2022年18期 No.1242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4K]
  • 基于当代学徒制的高职院校新媒体运营专才培养路径

    苏艳;

    本文分析新媒体运营专才培养现状,阐述当代学徒制的概念,从搭建整体架构、明确培育目标、建立教学预案、建设实践基地、深化产教融合、形成考评体系六个方面论述基于当代学徒制新的媒体运营专才培育路径。

    2022年18期 No.1242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3K]
  • 趋同化管理背景下老挝来华留学生跨文化交际障碍及对策——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

    欧松华;

    本文阐述老挝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的背景,针对老挝留学生跨文化交际障碍问题,从国情、来华学习动机、文化差异及语言沟通障碍等多个方面分析原因,并从构建趋同化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机制、优化老挝留学生服务机制、丰富老挝留学生课余生活、加强老挝留学生自我管理等层面探讨解决老挝来华留学生跨文化交际障碍的具体路径。

    2022年18期 No.1242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6K]
  • 数字创意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研究

    莫字瑛;黄桂明;颜越;祝林;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数字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的实践教学环节与产业实践脱节、人才创意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修订人才培养的方案、重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过程评价体系、创新实践教学方法等策略。

    2022年18期 No.1242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6K]

教学创新

  • 信息素养视域下高职英语教学技术化路径

    王龙贵;

    本文在分析当前高职英语课程存在重人文性轻科学性、英语教师技术更新缓慢、高职学生信息素养薄弱、英语课堂教与学的技术失衡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信息素养视域下提升高职英语教学技术水平的路径: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发展共同体技术能力;坚持以学习为中心,构建技术理性学习空间;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加强教学新范式探索。

    2022年18期 No.1242 123-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2K]
  • 将慕课引入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实践

    樊永生;

    本文分析当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慕课应用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优势,提出将慕课引入该课程教学的建议:结合传统课堂教学,建立混合式教学模式;加强教学设计,改进课堂教学;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2022年18期 No.1242 128-130+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9K]
  • 高职人工智能专业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李光荣;

    本文基于职业院校学生普遍感到数学课程抽象、难懂、难学的问题,探究改变传统数学的授课内容、方式的措施,提出利用“赛—教—思”的数学教学模式,以适应人工智能专业教学要求,即以数学建模竞赛为抓手,将竞赛案例融入数学课程,以赛促创新、以赛促学趣;从实际问题出发,凸显数学与专业技术的内在联系,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022年18期 No.1242 131-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7K]
  • 提高高职机械类课程教学有效性探究

    吴晓明;

    本文通过分析高职教育机械类课程教学的困难和高职学生的普遍特点,从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更新教学手段、重视实训教学环节和注重学习过程考核手段四个方面论述提高高职机械类课程教学的有效性策略,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

    2022年18期 No.1242 136-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8K]
  • 基于校企合作的项目化BIM创新实训教学的研究——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为例

    马慧娟;张黎;刘继焜;

    本文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建筑工程专业群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化BIM创新实训教学为例,探究适合高校的BIM创新实训教学体系,提出BIM创新实训教学的改革思路与实施路径,包括校企合作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BIM创新实训渗透专业教学全过程的方法,形成以工程造价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岗位能力为核心,以BIM技术应用为拓展,服务行业企业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2022年18期 No.1242 140-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8K]
  • 校企合作模式下电子商务专业“双师”同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周明;唐新梅;

    本文以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例,从“双师”师资队伍建设、教材与教法改革、教学过程实施、教学评估、跨境人才联建等方面探究践行校企合作模式下“双师”同堂教学的方法,分析实践成果并归纳校企合作“双师”同堂教学的优势,以期为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双师”同堂教学提供经验借鉴。

    2022年18期 No.1242 144-147+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8K]
  • 项目驱动法在高职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以“广西农企项目”为例

    胡茜萍;

    本文阐明项目驱动法的教学意义与特色,指出高职院校视觉传达设计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并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阐释以广西农企项目为例的驱动法教学在高职院校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的应用过程,并提出应选择更具有教学应用价值、更符合时代背景的项目,要强化校企联合培养形成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教学评述。

    2022年18期 No.1242 148-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3K]
  • 大健康产业视野下广西高职高专康复专业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李旋;李翠霞;朱晓东;彭迎春;

    本文论述广西高职高专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策略,从大健康产业岗位需求与高职高专康复专业人才专业课程改革和创新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提出明确培养定位、提高培养质量、增强专业特色建设模块化课程教学体系、丰富课程内容提高实践教学比例、结合双创课程积极融入课程思政等人才培养优化策略,为广西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2022年18期 No.1242 152-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9K]
  •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声乐发声训练策略探究

    黄新超;

    本文论述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声乐发声训练的意义,分析当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声乐发声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策略: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已有经验,采用通俗易懂的方法进行发声训练;根据学生声乐基础和声音问题,选用具有针对性的练声曲强化练习;重视学生的声音反馈,用学生的发声情况检验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创新发声训练教学模式。

    2022年18期 No.1242 156-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1K]
  • 基于OBE理念的《儿童歌曲弹唱与表演》课程教学研究——以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汤曼良;

    本文针对当前高职高专学期教育专业《儿童歌曲弹唱与表演》课程教学中存在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课程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不符、课程教学模式固化、课程教学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提出在OBE教育理念引领下,可以学生发展成效及毕业后岗位需求为导向,进行反向设计,即对标毕业要求,重构课程目标;根据岗位需求,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形成“教学研用评一体”课程模式,切实提高《儿童歌曲弹唱与表演》课程教学质量。

    2022年18期 No.1242 160-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5K]
  • 广西高校体育理论课混合式教学应用现状及策略

    梁旭敏;贾东;

    本文阐明混合式教学的应用基础,分析广西高校体育理论课混合式教学应用现状,阐述混合式教学策略:提供混合式教学流程、加强线上线下融合并做好混合式教学设计、丰富线上资源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创建完善合理的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提升体育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从而增强广西高校体育理论课混合式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推动广西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创新。

    2022年18期 No.1242 164-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4K]

  • 树木树人 知行合一——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正>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自治区林业局、自治区教育厅管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首批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自治区特色高校、自治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中国(南方)现代林业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国家职教示范集团)、自治区文明校园、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普基地、广西珍贵乡土树种良种培育中心。

    2022年18期 No.1242 2+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2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