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教育

卷首

  • 坚守初心,做引领转型发展的校长

    刘世伟;

    <正>三十八年前,我走上讲台,开启了教育生涯。三十八年来,我先后在钦州市灵山县武利中学、灵山县新圩中学、灵山县新洲中学、钦州市第一中学、灵山中学、钦州市第二中学、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等七所学校任职,并接续完成了从大专到本科再到硕士研究生的学历提升之路。在三十八年的教育生涯中,我始终坚守“师者,不单是传道授业解惑,更应多一份情怀、多一份爱心和热心”的育人初心,砥砺前行。2020年9月,我担任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校长,从普通中学“转行”职业教育,是我教育生涯的转折点。要想做好职业教育工作,

    2024年02期 No.1298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8K]

前沿视角

  • 构建“1233”模式助推寄宿制高中生课外阅读的实践——以南宁市第二十六中学为例

    刘云义;

    引导学生广泛地涉猎课外读物,是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经调查,本研究发现学生有较强的课外阅读动机,但课外阅读时间少,阅读量不足,阅读目的倾向功利化,阅读广度、深度不够。为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根据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经多年实践探究,制订了“政府引领—学校搭台—教师指导—学生互助—家长参与—社区促评”的“六方联动”长远助读体系,构建了“1233”寄宿制高中生课外阅读助读模式。

    2024年02期 No.1298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4K]
  • 协同理论视角下中职生顶岗实习管理探究

    李贵华;邓小华;刘志强;

    中职生顶岗实习管理存在目标的共同性不明确、计划的共商性不深入、校企共管的协调性不足,其原因在于校企缺乏共同的目标定位、管理计划、责任落实和综合评价系统。校企在中职生顶岗实习管理中,应基于协同理论,共同制定顶岗实习管理目标体系、共同建立顶岗实习管理计划、共同落实顶岗实习协调管理、注重元评价促进评价体系的优化等。

    2024年02期 No.1298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8K]
  • 乡村振兴背景下中职学校实施“一核二主三阶N能”人才培养的实践——以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为例

    文华;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区域经济转型,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所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用人需求的矛盾日益凸显。该研究根据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现状,重点研究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改革措施及改革成效,提出构建科学课程体系、培养教师创新团队、建设校企联动实训基地等措施,为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提供经验。

    2024年02期 No.1298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0K]
  • 广西高素质农民培训训后帮扶的实践路径

    韦怡;

    针对广西高素质农民培训存在农民文化水平较低、理解能力较差、实操能力不强等问题,提出构建高素质农民培训训后帮扶的路径:建立技术指导机制与网络体系,跟踪解决问题;建立多元销售服务渠道与平台,推动品牌建设;建立多方农业创业资源整合平台,指导农民创业;建立终身训后帮扶服务制度,坚持送教上门。

    2024年02期 No.1298 20-2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6K]
  • 人才结构性短缺背景下中职电气自动化技能型人才培养之道

    甘晓霞;

    当前电气自动化行业技能型人才短缺问题日益突出,中职学校作为电气自动化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人才结构性短缺包括专业选择失衡及职业规划不足、市场需求与教育供给不匹配、新兴技能及实践机会短缺等四类,中职学校要建设高标准的实训基地、构建跨代合作平台、实施教学模式改革、建立人才流动与共享机制等,提高中职电气自动化技能型人才培养实效。

    2024年02期 No.1298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0K]

德育探索

  • 以时事分析引导高中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实践

    陈佳;

    时代发展造成了人们多元的观念和多变的思想,在此背景下有不少青少年学生存在对他人不信任、对未来没期待的心理,这一现象被称为“空心病”。虽然“空心病”目前还没有被医学界明确定义,但是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已渐趋普遍,尤其是在高中生群体中更为突出。为帮助高中生树立正确价值观,该研究首先以时事分析引发学生思考,促使学生将零碎思考化为理性的声音;再设计恰当的讨论活动,通过让学生形成理性判断、发现真知、树立正确价值观等对策,使理性的声音得以升华,形成具有共识性的观点;最后通过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将观点凝成真理,有效防止高中生出现“空心病”现象。

    2024年02期 No.1298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9K]
  • 普通高中开展劳动教育的五种实践策略

    黄敏;

    普通高中开展劳动教育可以实施五种策略: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其他学科融合渗透、将劳动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等,增强劳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024年02期 No.1298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4K]
  • “三全育人”理念下中职学校教师协同育人的内涵、困境及路径——基于班主任与思政课教师视角

    蒋沁彤;

    “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该研究阐述“三全育人”理念下中职学校教师协同育人的内涵和主观上缺乏交流沟通的意愿、客观上缺乏健全的机制等困境,提出相应的改善路径,认为应当从学校层面完善管理制度、从部门层面健全协作机制,提高班主任和思政课教师的教育认知和理论水平,铸牢教师团队的政治信念。

    2024年02期 No.1298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6K]
  • 基于技工学校学生心理特征优化班级管理模式——以广西机电技师学院为例

    凌华梅;古峻;

    为探索出一套有针对性的班级管理办法,更好服务于育人目标,课题组对技工学校1 360名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学生的心理状况,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优化班级管理模式。分析结果认为:技工学校学生具有独特的心理特征;学生的家庭环境、亲子关系、班级文化、班主任工作对学生的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学习内驱力等方面影响较大;学生普遍存在受重视、受认可的情感需求;以人为本、民主集中的班级管理模式更适合技工学校学生。

    2024年02期 No.1298 38-43+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1K]
  • “大思政课”建设背景下药学类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研究现状、困境与突破

    李健;陈诚;夏梦;

    药学类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研究现状,可通过文献研究法从培养目标、师资队伍、资源建设、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价等五个维度进行分析,并发现其存在课程思政主体缺位、思政资源挖掘不深、考核评价体系尚不完善等现实困境。为此,学校应通过“示范引领、机制促动”促进师资队伍建设,通过“统筹规划、共享共建”完成思政资源建设,通过“多方联动、德才兼顾”完善考核评价方式,从而实现药学类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2024年02期 No.1298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4K]

评价研究

  • “全人教育”理论下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路径

    胡海群;

    综合素质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评价方式的改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受高考传统理念、学校课程体系、教学任务繁重和学生无话可说及真实性存疑等问题的限制,综合素质评价易流于形式。为此,学校应以“全人教育”为理论依据,构建“全人课程”,丰富学生体验,将“育分”与“育人”有机融合,切实推进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与全面发展。

    2024年02期 No.1298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2K]
  • 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测评研究——以某省高中地理合格考为例

    陈锦琪;廖树山;乔柳婷;

    运用多维项目反应理论对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进行分析,可以有效测评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水平。教师可通过多维项目反应模型选择、建立地理学科核心素养Q矩阵表、将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参数转换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得出学生群体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掌握情况、学生个体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掌握情况,从而确定试题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属性考查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诊断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等水平。

    2024年02期 No.1298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0K]
  • 新时代中职学校教师人才评价改革探析——以广西物资学校为例

    唐金玉;

    中职学校人才培养面临新机遇、新挑战,教师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势在必行。为此,中职学校应结合学校教师队伍状况及教师人才评价现状,实施恪守师德师风第一标准,筑牢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以贡献、团队、绩效为导向,突出教师人才评价创新;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形成人才发展闭环,从而改善教师人才评价现状,促进新时代中职学校教师人才评价改革。

    2024年02期 No.1298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4K]

专题研究一·高中英语读后续写

  • 基于学生需求调查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问题与对策

    李晨;陈艳华;林晓进;

    读后续写是高考英语作文的新题型,为高质量完成续写任务,师生均面临诸多挑战。为此,可从写作环境、语言知识、写作策略、思维能力等四个维度探究广西普通高中生的读后续写学习需求,结合师生访谈提出对策,旨在提升读后续写的协同效应。研究发现,广西普通高中生在上述四个维度均表现出较高的学习需求,示范性高中学生对写作环境的需求高于非示范性高中学生,而非示范性高中学生对语言知识、写作策略和思维能力三个维度的需求均高于示范性高中学生。其中写作环境需求显示,学生最需要教师提供相应的阅读材料和范文并讲解,示范性高中生最需要提升语用能力,而非示范性高中学生更需要提升语法能力。

    2024年02期 No.1298 59-6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7K]
  • 专业性、指导性、互动性、有效性:高中英语读后续写课堂的实践研究

    吕阳;

    新课标背景下,英语课堂更追求综合性与实践性,打造兼具专业性、指导性、互动性和有效性的综合性实践课堂是实现这一教学要求的有效途径。为此,可结合新高考新增读后续写这一题型的实际情况,通过教师改进课堂、提升自我,以精准设定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组织体现教师宏观育人能力、整合破局能力以及专业特色,展示课堂的专业性;以问题化指导引导学生思考,以情境化指导引导学生运用,以主题化指导引导学生感悟,凸显课堂的指导性;以师生互动指引方向,以生生互动完善策略,以课堂内外互动增强联动,全面提升和发挥课堂的互动性;从输出的内容是否具有综合性、输出方式是否多样以及输出结果是否体现学生能力发展,从而形成兼具专业性、指导性、互动性和有效性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课堂,实现教学目标。

    2024年02期 No.1298 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5K]
  •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实践——以2023年高考新课标Ⅰ卷读后续写试题为例

    陈艳华;李晨;

    主题语境不仅规定了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学习范围,而且为语言学习提供意义语境,并有机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所有的语言学习活动都应该在一定的主题语境下进行。当前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存在忽视语篇主题语境、忽略主题语境下语言的使用风格、缺少主题升华等问题,为此,应以主题意义为引领,深度研读所给语篇的内容、结构、语言,分析作者的观点、写作意图,在续写中巧用段首句做好主题衔接,以问题为引导拓展故事情节,仿照原文的语言风格进行创意写作和主题升华。

    2024年02期 No.1298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7K]
  • 问题导向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蓝卫华;

    在教学中树立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问题导向教学法就是一套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在英语读后续写读、思、写三大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探究以建立有效问题链为载体,将问题导向贯穿于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三大关键环节,能够驱动学生以思维引领表达,提升学生续写创作能力。

    2024年02期 No.1298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4K]
  • 协同理论视角下提升高中生英语读后续写能力的策略——以一道联考的读后续写题为例

    周黎红;

    语言输出和语言理解之间的协同效应,为读后续写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将原文阅读和续写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实现主题、首尾内容、语言特点和关键细节的协同,能够有效提升高中生语言表达能力。

    2024年02期 No.1298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9K]
  • 借助思维导图巧读读后续写文本材料

    李慧良;

    读后续写作为新高考中出现的新题型受到了广泛关注,现有的将思维导图用于读后续写教学的研究大多聚焦续写部分,而学生要想在读后续写中获得高分,不仅要关注写的部分,还要关注读的部分。以2023年新课标I卷读后续写题为例,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从情节构思、细节描写、情感变化三个方面解读文本,为下一步续写做好准备。

    2024年02期 No.1298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5K]

专题研究二·职教高考研究

  • 职教高考背景下中职对口升学语文复习“三三三”策略

    黄艳丽;

    职教高考背景下,中职学生面临升学名额少、竞争激烈以及复习内容广、时间短、任务重的挑战。中职对口升学语文复习可采用“三三三”(即“三熟”“三有”“三分”)策略,即教师要熟悉招生简章、考试大纲、考试教材内容,复习教学要有计划、有目标、有可行办法;教学设计要分层次,教学内容要分模块,教学测评要分时分点,从而让复习有方向、规划讲科学、复习有效果,以有效提高中职生对口升学的应试能力及语文复习效率。

    2024年02期 No.1298 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7K]
  • 职教高考背景下中职语文主题式复习模式探讨

    甘凤彩;

    职教高考是选拔和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路径,中职语文主题式复习模式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在职教高考语文备考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实施主题式复习模式,应基于教材确立复习主题内容、基于语文学科教学确立模块主题内容、基于实践根据主题调整复习内容,从而提高中职语文学科复习教学质量,助力学生取得职教高考好成绩。

    2024年02期 No.1298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5K]
  • 中职升学班学生心理辅导探索——以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余源;

    中职升学班学生因受职教高考的考试压力、学习环境和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大多存在心理异常。为此,班主任应通过日常情感的培养、重视非正式沟通、利用班会课进行心理辅导等方法,缓解中职升学班学生的心理压力。同时,班主任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应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心理辅导的适度性、语言交流的适当运用。

    2024年02期 No.1298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7K]
  • 职教高考背景下中职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为例

    沈文晓;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存在教学方法较为陈旧、教学内容偏重理论、教学资源比较匮乏和评价方式比较单一等问题,为此应实施混合式教学,通过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丰富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设计、科学施教提升教学效率和细化评价细则等措施,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育人目标。

    2024年02期 No.1298 10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8K]
  • 职教高考背景下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以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方金诚;

    职教高考是我国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中职学校要根据国家的相关部署和要求,结合学校教学实际、人才培养目标等,不断推进各专业教学改革。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会计专业教学存在人才培养体系亟待完善、学生基础较为薄弱、升学与就业的关系有待协调等问题,为此应改革会计专业教学,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学生理论学习、开发相关的教学资料、丰富课堂教学方法、强化考前复习等具体措施,提高复习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提高学生职教高考通过率。

    2024年02期 No.1298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8K]

课改论坛

  • 基于荷文化构建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实践路径

    谢端;

    荷以纯洁、美丽、高雅的象征意义著称,中职学校应基于荷文化深度融合视角,结合计算机平面设计行业职业能力需求,深入探究构建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荷文化特色课程体系的路径,通过开发荷文化特色专业课程、开发与运用工作页校本读本、设计与制作荷文化创意产品、拓展荷文化实训项目等,培养兼具艺术才华和创造力的平面设计人才。

    2024年02期 No.1298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5K]
  • 基于信息技术的中兽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常姗姗;

    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针对目前中职学校中兽医基础课程建设存在知识点深奥、注重理论知识传授、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兴趣不足的问题,中兽医基础课程专业教师应探索中兽医基础网络课程建设的途径,重构课程框架,完善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库,以信息化手段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达到理论知识形象化、教学内容碎片化、技能操作直观化的目的,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2024年02期 No.1298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9K]
  • 中职学校市场营销课程产业化融通路径——以新能源汽车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为例

    冼迪;

    在中职学校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有效贯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要求,推进产业化教学工作,将对深化课程教学产生积极影响。为此,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应结合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案例,探索中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产业化模式的应用思路,要提高认知重构课程体系,引入多元课程资源和要素,以项目化和主题活动为抓手增强教学活力,实现市场营销产业化教学的创新,积极推进产业化实训教学,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

    2024年02期 No.1298 117-119+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7K]
  • 中职影视动画设计课程项目化思维与微任务模式的融合

    谭焱;

    在中职影视动画设计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秉持项目化思维,积极推动任务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力求取得更多元的教学效果。教师应从中职影视动画设计课程入手,探索项目化思维与微任务模式应用于课堂教学的背景及思路,分析此议题的实践走向和行动举措。为此,教师要提高认知水平,秉持一体化方针与项目化思维,将微任务融入课前、课中及课后各阶段,在“以生为本”原则下推进精细化课堂教学,稳步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应用技能与职业化素养,实现课程教学功能与效益最大化。

    2024年02期 No.1298 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2K]

教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