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韦惠文;张慢;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铸牢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的团结统一。然而,铸牢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面临家庭教育不够全面、学校教育方式较为单一、社会宣传氛围不够有效的现实困境。因此,要丰富家庭教育内容、创新学校教育形式、开展社会宣传活动,为各民族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稳固基础。
2024年04期 No.1300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8K] - 吴书勤;谢慧敏;
“双减”政策深刻影响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改革实践。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及各学科课程标准颁布以后,国家课程目标的素养化表达,“跨学科学习”等融合性、实践性课程转型理念的提出,以及基于大情境、大任务、大概念的教学变革等,增强了广大中小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紧迫感。在此背景下,柳州市教育局从“中小学作业改革”这一小切口切入,通过建立由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和学校三方有效合作的“G-I-S”体系架构,尝试从政府政策层面、教科研技术层面以及校本实施层面探索出一种适合柳州本地的中小学作业改革模式,通过强化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干预促进柳州市中小学作业改革在价值观念和服务功能方面的有效转变,通过强化教研机构的技术支持促进柳州市中小学作业研究在基于现存问题引领项目研究、提供理论支架培育学科思想、强化分级架构促进教学改革、建立用户思维实现全链生长等方面的内涵发展,从而有效促进中小学校在作业改革方面的实践研究,提升学校实践研究能力,进而促进学校提升教育质量和效能。
2024年04期 No.1300 8-1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0K] - 韦武胭;
当前薄弱初中学校通常存在教师老龄化影响教学质量、“满堂灌”教学模式导致课堂没有生机、教师素养有待提升等问题,为此需要做好教师的校本培训、安排教师外出跟岗学习、抓实抓细集体备课等工作,不断提升薄弱初中学校教师的专业技能,从而有效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2024年04期 No.1300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3K] - 杨丽玲;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要维护民族团结,教育是基础。语文学科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团结教育资源,在小学语文各个学段有机渗透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有助于学生从中受到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熏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4年04期 No.1300 15-17+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4K] - 黄启勇;
团体辅导注重成员之间的交流互动,是一种面向特定群体开展的心理辅导活动。在初中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团体辅导,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态度,使之更加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建议学校按标准配备必要的心理健康教室,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团辅游戏活动,并将团辅与个辅相结合,同时开设心理健康相关专题讲座,提高学生应对心理困扰的能力。
2024年04期 No.1300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9K] - 朱珍珍;
手机管理是国家“五项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走读制初中生手机管理的效果关系到学校的学风建设,影响学生学业成绩、身心健康程度等。基于走读制初中生使用手机的现状调查,分析学生使用手机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学校层面、家庭层面、学生个体层面分别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适用于走读制初中生手机管理的策略,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024年04期 No.1300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0K] - 谢朝晓;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生涯规划教育逐渐受到重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渗透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社会、规划未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渗透生涯规划教育,教师可以从唤醒学生生涯规划的自我意识、增强学生生涯规划的社会意识、开展生涯规划社会实践等三个方面去思考,引导学生体悟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个人与世界的关系,根据自身的兴趣与专长进行生涯规划。
2024年04期 No.1300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9K] - 符丽;
客家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玉林市博白县博白镇第五小学通过构建“一中心三层面”客家文化教育模式,推动客家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形成“客家神韵”特色教学品牌,为传承和发展客家文化探索可行路径。而为“一中心三层面”客家文化教育模式的有效实施,应从制度、物质、精神、活动四个方面提供保障。
2024年04期 No.1300 28-3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7K] - 廖冬蓉;
“双减”政策强调“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加快缩小城乡、区域、学校间教育水平差距”。而要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关键在教师。基于对贺州市八步区的调查,分析区域内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利因素及存在的问题,探索乡村教师队伍素质提升的有效路径,包括:狠抓教师培训,强化能力提升;举办学科赛事,实现以赛促教;名师辐射带动,组建核心团队;创造有利条件,提高管理水平。
2024年04期 No.1300 31-3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0K]
- 桂文;
<正>本刊讯2月1日,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自治区教育厅在南宁召开2024年全区教育工作会议。会议认真贯彻中央和自治区关于教育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总结工作、分析形势,安排部署今年教育工作。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副书记,自治区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刘友谊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区教育系统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和民生属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担当起服务支撑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的教育之责、时代之任;深入学习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找准扎根八桂大地办教育的历史方位、发展定位。
2024年04期 No.1300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4K] - 桂文;
<正>本刊讯记者近日从自治区教育厅获悉,2023年我区共保障86.8万名学生在流入地就读义务教育学校,入读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的比例达到93.1%。为有效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难题,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工作部署要求,积极完善政策,强化保障能力,有效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入学问题。自治区督促指导各地主动适应城镇化发展趋势,切实加强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建设规划,预留足够的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用地。
2024年04期 No.1300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5K] - 桂文;
<正>本刊讯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加快构建成熟、规范、科学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不断提升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和健康水平。我区成立了广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以“全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为依托,建立14所高校与14个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对口支援”工作机制,强化应急心理援助。区内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督促指导中小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校本课程,同时注重开展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挫折教育
2024年04期 No.1300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5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