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柯璇;李静;
立德树人是教育根本任务,高职二级学院育人工作存在协同性不佳、育人元素碎片化、育人方法有效性不强等问题,而构建多维矩阵立体式的育人体系,能形成育人合力,增强系统性,有效提高育人效果。为此高职院校要形成内外层多维育人格局,增强学院育人体系建设的协同性;要做好融通,形成大小矩阵推进育人工作的势态;要创新方法,形成立体的育人范式。
2024年09期 No.1305 11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4K] - 陈良;
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是地方院校师范生专业素养的重要构成。教师在指导师范生进行地方文化专题研习活动时,要了解师范生的学习特征并制订研习目标、夯实师范生的地方文化知识基础、明晰地方文化与儿童成长的关系、进行地方文化研习专题探究等,使师范生形成课程创新意识,提高师范生将国家课程地方化的教学自觉性,培养师范生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
2024年09期 No.1305 12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4K] - 卢红青;刘丽娟;
实习是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传统实习模式遇到了新的问题。课题组基于师范类高职院校学生实习的现状,分析实习就业一体化的优势,以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实践探索为例,提出建立健全过程管理机制、实现实习信息互联互通、构建多元协同育人体系和完善实习保障机制的策略,从而优化师范类高职院校实习环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24年09期 No.1305 128-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7K] - 黄窈英;姚开武;陈光会;季锐;
加强劳动教育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传承职业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构建并实践了“一主轴二维度三保障”劳动育人模式,即以“博学、求实、崇德、创新”为主轴,将“知”劳动教育和“行”劳动教育二维度并行推进,提供师资、设备设施、资源三保障,聚合教师、企业、家长三方力量,进而促进学生在学、思、践、悟中知行合一,使其能够通过学习与实践最终发展“五得”——知识获得、技能习得、素质修得、志商练得、逆商赢得。
2024年09期 No.1305 132-136+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2K] - 黄劲宁;
高校劳动教育与专业实践课程存在深刻的内在关联,二者的融合是切实加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工作的现实需要,也是培养专业型人才的必然选择。当前,二者的融合面临着形式单一、机制欠缺、结构松散、平台局限的现实藩篱。对此,高校应发挥主导作用,采取多样的教学形式,建立科学的育人机制,打造一体化的实施体系,构建全面协调的融通平台,以推进劳动教育深度融入专业实践,使二者发挥协同育人功能。
2024年09期 No.1305 137-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3K] - 钟海富;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院校实施财经素养教育对高职学生的“双创”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高职院校财经素养教育在助推高职学生“双创”能力培养中存在一些问题,高职院校可通过“铸魂”——挖掘财经素养文化育人内涵、“润心”——实施创新创业课程思政教育、“启智”——以乡村振兴为导向搭建“双创”教育平台,从而把高职学生培养成为兼具财经思维和财经能力的“双创”技能型人才,进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2024年09期 No.1305 142-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4K] - 黄曦慧;
党和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而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是乡村振兴的智力保障。为此,高职院校应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分析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面临的问题,从加强职业教育与农村产业发展对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农村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做好政策宣传等方面着手助推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为农业经济注入强劲活力,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有效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2024年09期 No.1305 146-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