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教育

卷首

  •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石鹏;

    <正>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提出“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的教育家精神,号召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育家精神,回答了“为何为师、为谁为师、怎样为师”这一根本性问题。为何为师?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

    2024年10期 No.1306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4K]

前沿视角

  • 集团化办学背景下教师专业成长的“12345”模式构建

    潘丽梅;邓灵英;

    针对教师队伍发展不平衡、教师培养体系不完整等问题,南宁市武鸣区城厢镇第三小学教育集团构建并运用“12345”教师培养方式,通过“一个核心”“二带结对”“三级培训”“四课教研”“五个平台”等路径,创新开展校本研修,增强了教师成长的内驱力,促进了全体教师的专业成长。

    2024年10期 No.1306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6K]
  • “136”生本特色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赵建丽;

    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是新时代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崇左市江州区第一初级中学开展“136”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狠抓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环节,把课堂教学规范为六个步骤推进,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2024年10期 No.1306 8-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5K]
  • 小学阶段精细化教学常规管理探究

    劳可日;

    精细化教学常规管理在近些年受到了广泛关注,对优化教育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实施精细化教学常规管理,需要打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要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与指导,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班级管理机制,注重教学评价多元化,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2024年10期 No.1306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7K]
  • “五位一体”新时代少先队入队激励机制的构建与实践——以南宁市盘古路小学为例

    韦正龙;

    入队激励是构建少先队员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的主要载体和重要方式,其对培养少先队员身份意识和组织认同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是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和使命感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部分少年儿童入队热情、入队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有待提高等问题,南宁市盘古路小学结合入队激励实践操作,探索构建立体式宣传、多维度教育、持续性争章、多元化考核、高光感仪式的“五位一体”新时代少先队入队激励机制,培养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

    2024年10期 No.1306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8K]
  • 小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1+N”体系的建构——以玉林市玉州区金港小学为例

    卢甲清;

    玉林市玉州区金港小学紧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主线,构建民族进步教育“1+N”体系,让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学科教学、特色课程、少先队活动和课后服务深度融合,从而深化学校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全校师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4年10期 No.1306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0K]
  • 稻作文化融入小学劳动教育项目式学习的实践研究——以劳动教育学习项目“年味渐浓·米糕飘香”为例

    黄滟;

    劳动教育是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依托地方优秀文化资源开展劳动教育,建构真实的劳动教育情境,以项目式学习为抓手,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研究主要以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校本化为基础,梳理小学劳动教育任务群,收集、筛选、整理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通过二者结合确立劳动教育项目式学习的主题并组织实施,促进学生劳动观念的转变和认识更新,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

    2024年10期 No.1306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0K]
  • 小学语文与劳动教育融合的思考与实践

    韦敏菊;

    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劳动教育的核心在于育人,有别于常规的日常生产生活劳动。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注重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通过各种方式彰显劳动的育人价值。将小学语文与劳动教育融合,能够取得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效果,建议教师在融合教学中深度梳理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促进二者深度融合,切实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

    2024年10期 No.1306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1K]
  • “双减”背景下小学作业设计与管理的有效路径——以百色市右江区实验小学为例

    刘雪梅;

    “双减”政策要求系统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作业。百色市右江区实验小学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学生休息权利,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通过设计“七彩”(七个学科)作业、考试“嘉年华”无纸笔检测及假期实践作业,探索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个性化作业模式,不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切实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

    2024年10期 No.1306 30-3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9K]
  • 小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路径探索——以贵港市港北区石羊塘小学为例

    覃祝书;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小学体育教学的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小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普遍存在内容与形式单一、体育器材与设施不足、监管缺失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学校可以从强化制度管理、加强教师培训、丰富大课间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增添体育设施与器材等方面探索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路径,培养小学生锻炼身体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小学生的运动能力。

    2024年10期 No.1306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9K]
  • 新课标视角下学校“竹文化”美术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以南宁市翠竹实验学校为例

    莫润梨;

    中小学校美术特色课程应紧紧围绕发展学生的艺术核心素养来开发和实践。南宁市翠竹实验学校认为,开发和实施“竹文化”美术特色课程具有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发展学生美术核心素养、打造学校特色品牌等现实意义,应遵循与新时代美育要求融合、与学校办学理念吻合、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契合、与当前的教材境况结合的原则进行课程开发,采取挖掘整合现有资源、探索有效教学方法、打造“竹文化”美术优质课堂等策略推进课程实施。

    2024年10期 No.1306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3K]

教育评价

  • 素养视域下初中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探索

    余志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素养视域下语文课程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的评价建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价值和现实困境,探索“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2024年10期 No.1306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6K]
  •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研究

    殷向云;

    课堂评价语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串联整个课堂的纽带,对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调节课堂学习氛围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滥用课堂评价语、课堂评价语程式化等问题,本研究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视角出发,重新审视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的现状,提出“挖掘文本,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尊重包容,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因材施教,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等策略,以期促进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的优化,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2024年10期 No.1306 43-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5K]
  • 初中道德与法治试题情境创设与任务设置的适切性分析——以2023年广西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为例

    韦婷;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教师探索核心素养导向的试题命制提供了依据和指导方案。教师可以根据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分析2023年广西中考道德与法治学科试题中试题情境创设的适切性、任务设置的适切性以及情境与任务的匹配性,从中发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与试题命制的规律。

    2024年10期 No.1306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7K]

案例研究

  • 基于新课标理念的思辨性阅读能力培养探究——以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朱德的扁担》为例

    周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倡导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可通过任务驱动、探究活动、课程标准理念等途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主动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2024年10期 No.1306 50-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5K]
  • 提高小学生书写水平的实践——以小学语文三年级写字教学为例

    杨松;

    提高学生书写水平是小学语文学科的重要教学任务。将写字教学与书法教育有机融合,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和书写水平,又可以提高学生的书法审美素养。教师通过科学设定写字教学的内容及教学目标、利用微课推进写字教学与书法教学的融合、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写字教学评价等举措,将写字教学与书法教育融合起来,可以不断提高小学生的书写水平和书法审美素养。

    2024年10期 No.1306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7K]
  • 关于小学语文单元任务群设置的四点思考——以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为例

    王卫霞;韦艳冬;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倡导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量身打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案。为此,教师在设置单元任务群时,要秉承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理念,以年段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为导向,使学生通过多种思考的碰撞实现语言积累和个性化表达。

    2024年10期 No.1306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2K]
  • 基于符号意识培养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思考——以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过河”教学为例

    邱红霞;

    符号意识是数学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之一,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符号表示数学中的数量、关系和一般规律。基于符号意识培养的教学设计,应以符号化的教学过程,支持学生符号感的习得和强化。以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过河(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及其应用)”为例,教师可以按照以下方法展开基于符号意识培养的教学设计:一是分析课标、教材和学情,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关注课程育人目标、核心素养目标和新知的意义建构过程;二是设计符号化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亲历探索、思考、交流、分享和知识应用的过程中逐渐加深对小括号这一数学符号本质的理解,从而逐渐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和应用意识。

    2024年10期 No.1306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0K]
  • 运用多元表征培养学生数感的教学探索——以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为例

    陆桂莉;

    数感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之一。自《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实施以来,数感的培养得到了中小学数学教育界格外的重视。小学数学教师虽然都知道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性,但如何通过优化数概念教学培养学生数感,仍然是个难以突破的实践难题。以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1 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为例,通过整合教材中的例2和例3展开课例研究,教师可以借助“情境引数,建立数感”“活动感数,发展数感”“生活悟数,提升数感”这三个教学步骤,运用数学多元表征的学习方式,整体优化数概念课堂教学,从而构建起数概念教学“三部曲”,培养学生数感。

    2024年10期 No.1306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8K]
  • 初中化学发展学生模型认知能力的教学探索——以“金刚石、石墨和C60”第一课时为例

    郑丽萍;

    模型认知是指利用模型认识事物或通过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模型认知是化学学习和化学教学必不可少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模型认知能力已经成为化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初中化学物质的认识模型构建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有序的化学知识体系。初中化学教师可通过丰富的探究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与感知,以改进教具、数形结合的方式突破微观结构重难点,使用地方特色情境素材体现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内化和外显物质认识模型的过程中发展化学核心素养。

    2024年10期 No.1306 69-7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6K]
  • 运用“八桂教学通”培养学生信息科技核心素养的策略——以《童话故事配画(综合任务)》为例

    梁东文;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把信息科技学科从综合实践课程中独立出来,着力培育和发展学生的信息科技核心素养,体现“科”与“技”并重。教师可利用“八桂教学通”生动引入,以问带思,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设置驱动性任务,读做结合,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整合共享资源,发展学生的计算思维;有效拓展,厚植课堂,培养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意识。

    2024年10期 No.1306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2K]

课改论坛

  •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分级目标制订策略

    林梅梅;

    义务教育语文统编教材以单元为单位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教材编排特点和内容特点,制订教学总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文教学目标。在制订教学分级目标时应遵循持续性、针对性、综合性、动态性原则,确保教学分级目标的科学性,确保能够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024年10期 No.1306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6K]
  • 单元整体视域下读写一体化的实践探索

    秦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习作表达能力的训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将内容支撑、素材选择、阅读洞察与相机练笔等板块有机融合。为此,教师需要做到:整体分析,明确读写一体化的教学方向;精准定位,确立习作整体训练的相关要素;宏观把握,设置单元整体训练的层级板块。

    2024年10期 No.1306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2K]
  • 深挖教材内涵,彰显初中数学的文化价值——“双减”背景下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思考与实践

    李旻;农学宁;

    “双减”政策的实施引发了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改革,促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各学科教师在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的前提下努力创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新路径、新方法。教师可基于“双减”要求思考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新方法,通过深挖教材数学史内涵和跨学科故事内涵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并保持持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应然态度。

    2024年10期 No.1306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0K]
  •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项目式教学的优化策略

    韦静芳;

    小学数学项目式教学能突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实践活动时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在开展小学数学项目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情况,细化具体的学习任务,以任务为导向,形成有效的数学学习项目,从而引导学生参与到合作性、探究性的学习实践活动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2024年10期 No.1306 88-90+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5K]
  • 基于“八桂教学通”的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融合探索

    吴创;

    “八桂教学通”数字教材平台以数字教材为核心,能够为中小学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提供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及便捷的信息技术支持,具有互动性强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融合,有助于小学数学教师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意识、随机整合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从而有效落实数学课程的三个总目标。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借助“八桂教学通”中的小数工具实施直观化教学,夯实学生的“四基”;通过融合“八桂教学通”中的课程资源,发展学生的“四能”;通过活用“八桂教学通”中的GGB软件资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024年10期 No.1306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5K]
  •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路径

    顾丁瑞;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是指将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教学元素引入数学课堂,通过系统化引导,帮助学生在生活中理解、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然而,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教师对生活化教学存在认识误区、生活化教学泛滥、缺乏生活化教学资源开发意识等问题。教师应遵循针对性、科学性、灵活性、趣味性原则,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开展实践操作活动、分析生活实践案例、设计生活化作业等措施,提高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2024年10期 No.1306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5K]
  •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初中物理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谢慧勤;赵娟;廖家亚;

    智慧课堂是将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而创设的一种生态化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帮助教师通过互联网、云计算与软硬件交互终端实现教学的信息化。针对当下初中物理智慧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教师可以利用智慧课堂组织预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利用智慧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深度参与课堂活动;利用智慧课堂延展课后练习,助力学生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2024年10期 No.1306 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7K]
  •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余燕;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跨学科主题学习成为义务教育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由此,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成为初中历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基于上述背景和学科教学实际,教师可以按照新课标的要求,通过明确规范的操作流程、提炼适合的学习主题、注重活动的进阶设计、搭建必要的学习支架,设计与实施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

    2024年10期 No.1306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3K]
  • “三悦五润”早期阅读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苏蔚;

    幼儿早期阅读教育对幼儿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存在的目标与内容窄化、过程与形式单一、环境创设与评价失当等问题,玉林市幼儿园立足实际,借助具身认知理论、生态系统理论和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在实践探索中构建“三悦五润”幼儿早期阅读教育模式,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开阔幼儿的阅读视野,丰富幼儿的阅读经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幼儿的思维。

    2024年10期 No.1306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5K]

教学创新

  • 初中语文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秦凤波;

    语文教材是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可以通过古诗词教学渗透古诗词的意境美和精神美、在阅读教学中融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习俗、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从而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使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4年10期 No.1306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7K]
  • 九年级数学专题复习课的构建及教学策略

    廖镠;

    九年级数学综合复习课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数学中考备考。教师应以整体性和系统性思维为核心,将初中数学教材中零散的知识点重新整合成一个个知识模块,以技能的训练、概念知识的关联、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等分别构建尺规作图专题复习课、平行四边形专题复习课和二次函数专题复习课,从教学实践出发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落实专题复习的专项训练,从而提高九年级数学专题复习的教学质量。

    2024年10期 No.1306 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2K]
  • 运用情境体验式教学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四度”课堂

    黄莹莹;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通过情境体验式教学,创设情感共鸣情境、渐进式情境、热点式情境、跨学科情境、生活情境等,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构建“有温度”“有梯度”“有深度”“有宽度”的“四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

    2024年10期 No.1306 118-120+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8K]
  •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探究

    韦祥军;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具有落实课程基本理念、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辅助常规课堂教学等现实意义。针对初中地理实验教学面临的困境,教师应依据新课程理念和具体学情,对地理实验进行筛选,从地理实验设计、编写地理实验报告册、实验操作指导、实验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等方面优化地理实验教学,以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

    2024年10期 No.1306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3K]
  •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周瑛;

    体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效率,很多小学体育教师正逐渐关注游戏教学法。针对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所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从课前、课中和课后等环节开展探究,寻求解决对策,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使体育教学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024年10期 No.1306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9K]

  • 我区实施“双减”工作成效显著

    桂文;

    <正>本刊讯记者日前从自治区教育厅获悉,今年是“双减”工作的交账之年,我区锚定3年工作目标,持续完善学生减负长效机制,优化教育生态环境,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双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我区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率达96.4%,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考试管理、教育教学管理等多项指标全部达到100%,实现课后服务学校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课后服务全覆盖、课后服务信息化管理全覆盖,九成以上家长对“双减”工作表示满意。我区“双减”工作得到教育部肯定,多次在全国“双减”工作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

    2024年10期 No.1306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3K]
  • 2024年全区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在北海召开

    桂文;

    <正>本刊讯近日,2024年全区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在北海召开。会议传达学习2024年度全国基础教育重点工作部署会和2024年全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3年基础教育改革成果,分析研判面临的新形势,研究部署2024年基础教育重点工作。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教育厅党组成员李晓勇出席会议并讲话,北海市副市长鲁性东出席会议并致辞。

    2024年10期 No.1306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3K]
  • 2024年全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会议召开

    桂文;

    <正>本刊讯近日,2024年全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2023年全区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的成绩,分析研判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新形势,研究部署2024年全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工作。自治区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伍锦昌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区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

    2024年10期 No.1306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3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