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教育

卷首

  • 紧抓机遇 把准航向 开创自然资源职业教育新局面

    成国立;

    <正>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自然资源职院)是2019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主管的高职院校。办学以来,自然资源职院以党建为引领,坚持将党建融贯规划、融入发展、融于教育、融进需求,秉承“广学求益、自省修身”的校训,坚定“扎根自然、固本资源、赋能职业、德技融育”的办学理念,全力打造广西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自然资源模式”,形成了较为鲜明的行业特色、专业特色和培养特色,创建了“红+绿”党建品牌,连续两年被评为广西高校就业突出单位,成为广西自然资源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主要培养基地。

    2024年12期 No.1308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8K]

前沿视角

  • “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中文+职业教育”模式的必然、实然与应然

    黎典明;覃舒曼;赵波;

    “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职业教育“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对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和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职业院校是培养这类人才的重要阵地。广西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文化资源,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要通过“中文+职业教育”模式持续扩大职业教育“走出去”产生的积极效应。为此,高职院校要增加资源投入,提高教学资源和人才资源供给能力;优化运行机制,提高“中文+职业教育”合作的效率;跟进产业发展,提高“中文+职业教育”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加强品牌推广,提高广西“中文+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等,以培养更多国际化人才。

    2024年12期 No.1308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7K]
  • RCEP框架下国际化新工科教育和产业“软投资”融合发展研究

    潘翔;

    数字创新在RCEP框架下的国际化新工科教育和产业软投资融合发展研究中扮演着核心技术的角色,然而RCEP的大多数成员国的国际化新工科教育和产业发展水平偏低,中国对RCEP成员国新工科教育和产业的“软投资”将有助于改善这一现状。为此,高校新工科教育要按照“一核驱动、三轴并联、四链融合”的逻辑架构思路与RCEP国际化产业“软投资”融合发展,通过实行国际合作信息共享、国际合作多学科协调、产学研结合评价等新型合作运行机制,通过搭建合作平台促进成果转化、构建合作桥梁共建师资队伍、增强合作互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更新发展理念多元主体共进等路径,实现RCEP框架下国际化新工科教育和产业“软投资”融合发展,为政府推动国际化产教融合、高校开展国际化新工科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参考。

    2024年12期 No.1308 10-1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7K]
  • 高校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质量探讨——基于PDCA循环理论的分析视角

    黄弋珂;邱海英;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高校日常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成效直接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成效和方向。该研究针对当前高校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存在的教育内容陈旧、教育体系不健全、未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等问题,引入PDCA循环理论,力图从计划(P)、执行(D)、检查(C)、改进(A)四个方面为高校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质量提出改进的对策与建议,为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2024年12期 No.1308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7K]
  • 精准干预下的智慧教育:以学习者画像为核心的动态教学应用探索

    陈茜;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智慧教育和个性化教学需求日益增长,精准教学被视为提升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该研究通过梳理学习者画像的理论模型和应用现状,明确了学习者画像在智慧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对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性,构建了一套基于数据驱动的动态教学干预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模型在智慧课堂环境下实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通过精细化的学习数据分析和实时的教学反馈,展示了如何通过学习者画像实现教学内容、教学路径和教学方法的个性化调整以及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以期为智慧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应用策略,为未来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新视角。

    2024年12期 No.1308 19-2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5K]
  •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专业发展路径探析

    叶舒瑜;王越;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是专业硕士成长路上的引路人,要实现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离不开一支高水平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但当前我国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存在制度管理不够完善以及导师专业性不够强的问题,需要从健全导师评价与激励机制、落实双导师制度、积极开展导师培训活动和践行师生共同体理念等方面优化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的专业发展路径,切实提升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的专业素养。

    2024年12期 No.1308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9K]
  • 基于学习通平台的“哲学概论”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胡冰浩;

    在当前“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对传统教学模式予以改革势在必行。为此,该研究从哲学学科学习本身的特点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本质出发,探究基于学习通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哲学概论”课程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研究具体的应用方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学习、助教制度和过程考核为辅助的“三位一体自主学习模型”,并描述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结合一个学年、四个班级的授课效果,对该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予以评价,并进一步提出改进措施。

    2024年12期 No.1308 28-3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8K]

专题研究:党建工作探索

  • 精神态势·价值优势·发展趋势: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三维导向

    林为湘;

    党史学习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高校教师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讲清楚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所蕴含的精神态势,要通过讲述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崇高信仰、伟大精神推动广大青年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做到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理论“大课堂”、网络“大平台”、实践“大阵地”、体验“大舞台”,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开展。

    2024年12期 No.1308 33-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0K]
  • 讲好广西党史坚定大学生历史自信实效性研究

    杨玲;莫晓静;

    坚定历史自信为坚定“四个自信”筑牢稳固根基,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精神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坚定大学生历史自信是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要求。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的不断深入,必然要求坚持“八个相统一”讲好广西党史,坚定大学生历史自信。高职院校应通过完善内容体系、拓展教学方法、变革教学手段、健全教学评价等路径,推进广西党史育人提质增效。

    2024年12期 No.1308 40-44+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5K]
  •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路径探索

    梁云;张海明;唐荣静;韦微;

    党史学习教育是一项长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党史学习教育与资助育人工作目标趋向一致、发展相辅相成,探索如何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职院校应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在“育德”“赋能”“聚力”三个方面同时发力,重视价值引领对受助学生进行德育浸润,通过“述、道、演、践”等方式提高受助学生的能力,加强校内校外协同育人,从而构建党史学习教育和资助工作协同育人的新范式,探索新时代育人工作的新手段、新途径。

    2024年12期 No.1308 45-47+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8K]
  • 高校基层党建品牌建设路径探索——以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设计学院教师党支部为例

    李静;陈柯璇;

    党建品牌是基层党建工作的一面旗帜,高校基层党建品牌的树立要充分体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高校党建品牌存在选题论证不严谨、与立德树人工作联系不紧密、缺乏长期运转的机制等问题,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围绕立德树人工作的核心,与教育事业紧密结合,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建立持续运转的机制,加强总结凝练和宣传,充分发挥品牌育人效应。

    2024年12期 No.1308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6K]

德育探索

  • 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青年亚文化现象研究

    王科;覃丽捷;

    近年来网络青年亚文化在高校学生群体中盛行,其本质是青年对情感表达的诉求。网络青年亚文化产生的源头广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具有开放性与传播性、简洁性与情绪性、变化性与行为性的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指导学生看待和分析网络青年亚文化;坚持引导学生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包容多元文化;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育。

    2024年12期 No.1308 52-55+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7K]
  • “双高计划”背景下交通土建类专业思政育人模式实践探索——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杨静;王彬谕;莫品疆;

    “双高计划”是我国在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举措,“双高计划”的实施要以立德树人为价值导向。在“双高计划”背景下,交通院校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针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行业人才需求和学生自主发展需要开展专业思政育人,提出通过构建“纵向融通、横向协同”专业思政育人模式,探索“多维联动、同频共振”专业思政育人路径,建构“四段四评”专业思政育人成效评价体系,促进交通土建类专业思政育人模式实施,显著提高交通土建类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

    2024年12期 No.1308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5K]
  • 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以培训与开发课程为例

    贲绍云;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也是当前高职院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对高素质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应从不同层面论述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训与开发课程思政的现实意义,提出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设计、对应工作任务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加强教师课程思政培训与团队建设、共建共享课程思政优质资源、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等实践路径,促进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提升学生的能力与素质。

    2024年12期 No.1308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8K]
  •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与行动路径

    梁光礼;

    辅导员是高职院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其工作与课程思政具有诸多契合点。为此,高职院校应明确辅导员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的角色定位,并从增强育德意识及育德能力、提升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及参与多维度教学载体等方面,探讨高职院校辅导员开展课程思政工作的行动路径。

    2024年12期 No.1308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8K]
  • 高职院校思政课“五微”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农艳春;林富威;

    当前,受到学生安全、经费来源等各种因素的限制,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容易出现形式化、表面化等问题。实施“五微”实践教学可以有效破解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难的问题,具体策略为:拆解问题,设计“精、巧、细”的微主题;因地制宜,设计“简、活、实”的微项目;利用微平台,突破时空限制;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微训练;双向多元,有效实施微评价。

    2024年12期 No.1308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6K]
  • 高校辅导员“进宿舍”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路径

    梁海燕;张萍;

    宿舍是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高校辅导员“进宿舍”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多方面的价值。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确立以人为本的宿舍管理理念、在宿舍管理中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开展多样化的宿舍教育活动、强化宿舍文化建设、完善宿舍管理与激励机制等途径,“进宿舍”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24年12期 No.1308 73-75+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1K]

管理智慧

  •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广西高校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优化策略探究

    吴大平;黄娟;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应改进管理理念、优化工作流程,通过有效运用数字技术相关策略,不断优化更新激励机制,打造更开放、灵活和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以更好地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但现阶段的激励机制仍存在设计创新程度有待提升、考核评价体系不够透明和创新激励方式覆盖程度不足等问题。广西高校可采取创新设计多元化与个性化的激励机制、构建完备的激励(绩效)数字平台、重视对激励策略的反馈等策略,以改善教职员工工作环境、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激发教职员工的创新思维和工作热情,提升学校的管理质量和水平。

    2024年12期 No.1308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0K]
  • 职业能力视角下高校辅导员继续教育探究

    梁宣;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其职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继续教育是提高辅导员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高校应更新职业能力观念和提高对辅导员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根据职业能力标准完善辅导员继续教育的体制机制、围绕职业能力要求丰富辅导员继续教育的内容形式、针对职业能力短板设置辅导员继续教育的实用课程,切实提高高校辅导员继续教育的质量和辅导员的职业能力。

    2024年12期 No.1308 80-8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2K]
  •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三位一体”路径

    刘裕舸;唐彬峰;

    国家出台的有关乡村振兴的政策对乡村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然而,乡村发展仍面临人才短缺的难题。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之一是缺乏高素质“双师型”教师。为此,高职院校迫切需要根据相关政策精神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创新发展为动力,以协同合作为机制,以服务保障为手段,通过科研成果推广应用、跨学科服务保障和人才培养、基层乡村社区参与的“三位一体”路径,培养“双师型”教师,助力乡村振兴。

    2024年12期 No.1308 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7K]
  • 高校教师工作坊传承与创新非遗的实践探究——以广西幼专非遗嘹歌教师工作坊为例

    杨春锋;

    非遗作为亟需保护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高校去传承与创新。广西幼专依托嘹歌地缘优势,以高校教师工作坊为平台,联通校内外资源,建立“1+N”嘹歌工作坊运行机制和“一核多点”的校、政、企一体化非遗艺术传承与创新机制,形成内外结合的“研、练、演、赛、创”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传承和创新嘹歌,培养嘹歌人才。

    2024年12期 No.1308 89-91+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0K]
  • 大学生心理危机类型及干预策略探究

    丁凌;陈金波;杜德健;

    当代大学生是较易出现心理危机的社会群体之一。大学生心理危机可分为适应正常型、轻微适应不良型、严重适应不良型、紧急事件型、高风险型五种类型,可采用哀伤辅导模式、认知模式、平衡模式、支持和干预技术模式、心理社会转变模式、社会资源工程模式、整合干预模式等进行危机干预。高校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采用心理危机干预模式,从心理危机的预防、判别、处理、后期管理和持续追踪等环节入手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以有效预防和及时处理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生命安全。

    2024年12期 No.1308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9K]
  • “00后”大学生对三线建设廉洁文化的认知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以S高校为例

    何悦;陈忠钰;

    党中央高度重视廉洁文化建设,强调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党自我革命必须长期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为此,本研究选取S高校“00后”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了解与分析“00”后群体对三线建设廉洁文化的认知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传承三线建设廉洁文化的对策,以促进三线建设廉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2024年12期 No.1308 9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3K]
  • 新时代商科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路径

    张海涛;李志鸿;

    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对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劳动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商科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存在布局欠佳、设备设施老旧、管理模式单一、课程设计不够系统、师资队伍缺量乏质、政企校协同机制不畅等问题,为实现全面发展,商科高职院校可从优化基地布局、升级设备设施、创新管理模式、完善课程设计、加强师资建设、建立政企校协同机制、挖掘文化资源等方面入手解决以上问题,从而建设符合新时代商科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特点的实践基地,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商科人才。

    2024年12期 No.1308 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6K]
  • 全场景数据驱动一体化智慧教学平台建设的探索——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

    杨呈永;余秀康;程建林;陶雁羽;唐亮;

    伴随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教育信息化变革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智慧教学是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重要一环,具有非常大的作用。针对智慧教学存在的问题,桂林理工大学实施全场景数据驱动一体化智慧教学平台建设,通过数据驱动、深度融合、服务精准等途径实现了智慧教学,为同类院校建设全场景数据驱动一体化智慧教学平台提供参考。

    2024年12期 No.1308 107-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7K]

人才培养

  • 东盟在桂高职金融学专业留学生培养的路径探究

    董格羽;

    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广西高职院校统筹规划,拓宽金融类专业留学生培养路径,大力推进金融类专业留学生培养,力求为广西金融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开发提供后备力量。目前,东盟在桂高职金融类专业留学生培养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培养规模较小、金融学专业设置不够科学等问题。为此,广西高职院校应优化东盟在桂高职金融学专业留学生的培养路径,通过塑造“广西品牌”、多维度扩大引入规模、整合专业资源、科学设置课程、突出政府主导、不断优化具有广西特色的培育体系、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产教一体化等举措,提高东盟在桂高职金融学专业留学生的培养质量。

    2024年12期 No.1308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5K]
  • 基于专业国际化认证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探究——以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吕欣蓉;李彬;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跨境电商行业的人才缺口逐渐扩大,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尤其是能够适应国际市场环境、具备国际视野与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综合型应用人才。基于此,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开展专业国际认证,探究国际化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从专业、教学、考核与师生四个层面实施国际化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对策:重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培育学生持续发展能力、修订专业课程教学标准以保障学习成果中心地位、完善专业课程评价体系以明确成果考核映射关系、树立批判思维教学理念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更多的人才资源。

    2024年12期 No.1308 116-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3K]
  • 广西村落文化传播人才培养实践探索——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俸云;

    村落文化是一代代村民在生产生活中融合时代发展而形成的文化样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传播广西村落文化,需要加大村落文化传播人才培养力度。课题组在分析广西村落文化传播主体的基础上,明确广西村落文化传播人才培养的重点是非职业传播主体,特别是大学生和农民群体,并依托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优势围绕解决村落文化传播人才培养问题开展了系列实践,在优化融媒课程体系上下功夫,通过“课程+实践”“兴趣+技能”“校内+校外”“学校+企业”等途径,提高学生村落文化传播技能、培养传播村落文化的乡村网络达人、提高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以提高村落文化传播人才培养质量。

    2024年12期 No.1308 121-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4K]
  • 数字化背景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胜任力培育策略

    谭韵;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广播电视的制作和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在此背景下,如何培养广播电视编导人才,成了当前广播电视教育事业的重要课题。文章探讨数字化背景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的胜任力及其培养策略,提出优化教学、完善教学管理、重视校企合作等具体策略,以期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024年12期 No.1308 126-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4K]
  • 地方院校理科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建议

    杨晓峰;靳秀芝;韩涛;陈志萍;雷青娟;马小芳;

    高校应用化学专业定位依学校的具体情况有所调整,虽然《化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标准》与《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均具有规范和指导高校专业办学行为的作用,但二者的出发点与目标并不相同,如仅基于单一标准制订培养方案就难以适应学科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应参照《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明确应用化学专业培养目标、结合理科特点制订可衡量的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要求、依据毕业要求调整课程体系设置,构建与修订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2024年12期 No.1308 130-13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8K]
  • 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探究——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许月美;林萍;贾莉;李文娟;

    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劳动教育,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此,以新时代劳动教育为背景,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和教师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研和访谈调研,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劳动教育存在四个问题,依据调研结果提出通过构建“四位一体”劳动教育模式、强化学生主观能动性、筑牢学校劳动教育主导地位、发挥家庭劳动教育指引作用、凝聚社会力量推进劳动教育等措施,推动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发展。

    2024年12期 No.1308 135-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7K]

教学创新

  • 简论语文课堂教学的阶梯式提问法

    裴昱;

    阶梯式提问是指一种渐进式、分层次的提问方式,是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表面到本质的引导式提问方式。其梯度设计从低到高可分为直观层次、理解层次、分析层次、评价和创造层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设计阶梯式问题,并鼓励所有学生参与讨论;在每个知识点上,提出适当的多层次问题,并灵活反向进行阶梯式提问,可促进课堂互动和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024年12期 No.1308 142-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5K]
  •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潘大胜;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当下流行的一种比较新的教学模式,它比较适合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当代学生的个性,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要求,也能较好地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为此,可从教学平台、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了解基于SPOC的Python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通过“条件语句”单元教学掌握将线上线下教学优势有机结合的具体措施,为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2024年12期 No.1308 146-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5K]
  • 新医科背景下本科心电图教学实践探索——以心肌梗死心电图教学为例

    李烁;刘人宁;罗卿泉;钟元利;何涛;

    心电图是医学本科教育阶段诊断学的重要内容,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系统急危重症,其心电图表现是医学生本科学习阶段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点,亦是内科学——心血管内科部分的重要基础,但仍存在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学生的临床应用能力及临床思维训练不足等问题,故应加强学生心电图解读技能教学,提升学生的临床应用能力,并大力推进跨学科融合、有机融入思政教育,以进一步提升本科心电图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医学人才。

    2024年12期 No.1308 150-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1K]
  • 新工科背景下高职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李巍娜;陈智科;梁伟英;

    在新工科背景下,高校需要根据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情况,培养与之相适应的个性化新型人才,但现阶段建筑力学课程仍存在部分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跨学科融合水平不够高、教材相对陈旧、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为此,应通过引入实际工程案例、增设实践教学环节、深化学科融通、开发新形态教材、开展混合式教学、增加过程性考核权重等教学策略,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优秀工科人才。

    2024年12期 No.1308 154-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4K]
  • 广西红色歌曲融入地方师范院校声乐教学的探索

    招霞;

    课程思政建设是为了促进人才培养朝着德才兼备的方向发展,打造优秀的后备人才。为此,在广西地方师范院校声乐教学领域,应当遵循课程思政的指导方针,尝试将具有地域特色的广西红色歌曲融入日常教学当中,筛选优秀的红色歌曲作品丰富声乐教材内容,并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教育方式,借助红色歌曲融入的契机完成师范院校声乐教学改革的重任,培养声乐技术技巧过硬、综合素养优异、道德品质高尚的艺术人才。

    2024年12期 No.1308 159-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7K]
  • 广西民族体育项目融入本地高校体育课程的价值、难点与策略

    苏当;

    广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我国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将民族体育项目融入高校体育课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目前普遍存在项目与课程融合力度不足、硬件设施不完善、专业型师资不足等实施难点。为此,高校应通过做好民族体育项目开发与融入设计工作、在校内建设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开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师资培训、将民族体育项目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等做法,提高广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高校体育课程的融合度,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校园传承与创新发展。

    2024年12期 No.1308 162-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5K]
  • 基于多种模式的高校普通学生乒乓球教学实践探索

    陈础;

    乒乓球教学是学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模块化教学模式、分层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的应用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024年12期 No.1308 16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3K]

  • 2024年全区民办高校工作会议召开

    本刊讯;

    <正>本刊讯3月26日,2024年全区民办高校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全面总结2023年全区民办高等教育工作取得的成效,分析研判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研究部署2024年民办高等教育重点工作。会议指出,过去一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2024年12期 No.1308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7K]
  • 2024年全区教育督导工作部署暨业务培训会在南宁召开

    本刊讯;

    <正>本刊讯4月23日,2024年全区教育督导工作部署暨业务培训会在南宁召开。自治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自治区教育厅总督学黄华吉出席会议并讲话。黄华吉指出,2024年是组织实施教育强国、教育强区建设规划纲要的重要一年,要回答好“教育强区建设,教育督导何为?”这一必答题。教育督导是促进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重要手段,是保障教育目标实现的有效机制。各地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民生属性,进一步发挥政策、制度、

    2024年12期 No.1308 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0K]
  • 中国—马来西亚数字经济现代工匠学院正式挂牌

    本刊讯;

    <正>本刊讯3月6日至3月7日,中马科技创新论坛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论坛上,中国—马来西亚数字经济现代工匠学院举行挂牌仪式。中国—马来西亚数字经济现代工匠学院由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马来西亚拉曼理工大学等共同建设,是广西在马来西亚建设的两所中国—东盟现代工匠学院之一。在东盟国家建设中国—东盟现代工匠学院,是贯彻落实《教育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推进广西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协议》《推动产教集聚融合打造面向东盟的职业教育开放合作创新高地实施方案》的部署,进一步做强广西职业教育特色品牌,

    2024年12期 No.1308 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0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