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雄志;
在县域高中“选科组班”中,班级是学生在选课时自由组合而成,班主任作为指引者和管理者,应当根据高中生的身心特点实施多样化的班级管理方式,完善管理制度,增强班级学生的向心力;强化班级文化建设,提升学生自身的归属感;学科教师协同育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家校同步沟通,深化学生管理工作,有效落实立德育人的根本任务。
2024年17期 No.1313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2K] - 陈琴;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了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合唱作为一种多声部歌唱艺术,是音乐学科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难点内容。南宁市第十四中学结合南宁市部分中学合唱教学情况的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学校实际,提炼了“3+1+N”合唱校本课程教学方式,总结了基础技能和感知阶段、技巧提升与磨合阶段、作品理解和情感表达阶段、艺术表现与创造阶段等四个教学阶段的教学方法。
2024年17期 No.1313 76-8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1K] - 黄永明;林剑;
为了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强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教师深入分析“岗课赛证”融通背景下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群课程体系建构的现状,认为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群建构应从优化专业群课程设置、优化专业群课程实施策略、优化专业群课程实施评价体系、优化专业群课程实践环节等方面发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2024年17期 No.1313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3K] - 黄保养;高炜新;
针对新能源汽车在运行中遇到的电池效率下降、冷却系统失效、动力转换效率不足以及软件升级与充电不适配等问题,课题组以特斯拉、宝马i3、比亚迪唐及日产聆风等典型案例为切入点,从政府层面、市场层面、学校层面分别进行措施解读,建议政府层面应制订税收优惠政策、统一维修技术标准,市场层面应建立原厂配件供应链、引入第三方评估,学校层面应设计集成式课程、建立模拟维修工作站,从而共同促进新能源汽车维护行业向更高效、系统化方向发展。
2024年17期 No.1313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9K] - 陈鹏;
“岗课赛证”作为当前职业学校专业教学创新的一种表现形式,能够从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等方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针对当前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发展困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要将实践教学与岗位需求紧密结合、实现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创新和优化、以竞赛引领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有效的学业认证体系、使电子商务与其他专业的有机结合、对培养效果实施监测和评估,从而促进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有效提高。
2024年17期 No.1313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0K] - 朱伯贤;
中职商贸类专业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课程建设,有助于学校顺利开展产教融合项目,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提升专业竞争力。但目前还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参与规模不大、项目开设不确定等问题。中职学校可通过设置产教融合课程模式、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创新融合课程形式、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有效地开展产教融合课程建设,培养符合企业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2024年17期 No.1313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1K] - 莫东霞;
全面发展理念讲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实现“五育”并举。当前,劳动教育并未得到学校、家庭、学生的相应重视,劳动教育存在“喊口号”、与实际工作不相符的“两张皮”现象,这严重影响了高中生的全面发展。在新时代育人背景下,高中学校在实施劳动教育时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的观念,深入开展劳动教育与学科教育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积极构建家校联动的劳动教育体系,不断改革创新劳动教育评价方式,从而全面推进劳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2024年17期 No.1313 97-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