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教育

卷首

  • 以党建品牌引领教科研创新发展

    李杰;

    <正>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南宁市教科所)作为教育改革的先锋,始终以党建为引领,贯彻落实“品质教育学在南宁”工程,将品质教育体现在对教育质量的持续追求上,反映在教育公平、教育创新、教师专业成长以及服务社会的具体实践中,推动教育的深度革新。“五心五引领”:党建品牌引领教科研创新为了实现“上级放心、班子齐心、干部同心、党员尽心、员工称心”的目标,南宁市教科所坚持以党建为抓手,从政治、思想、组织、文化、作风等五个方面引领,打造“五心五引领”党建品牌,全面推进教科研各项工作。

    2024年17期 No.1313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4K]

前沿视角

  • “真·理·情”高中生物学学科课程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何军;扈雪欢;王上锐;

    在认知发展理论、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真实性教育等理念的指导下,柳州高级中学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以探索课程设计与实施策略为重点,在课程、教学、评价中落实课程改革的精神,打造凸显真实性教育、指向理性思维培养、重视反思学习和经验意义的“真·理·情”生物学学科课程基地。

    2024年17期 No.1313 4-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8K]
  • 以品牌专业建设推动中职教学质量提升——以广西华侨学校动漫品牌专业群建设为例

    雷丽芳;

    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计算机动漫专业人才,中职学校应以打造计算机动漫品牌专业群为核心,从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提炼总结出一套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

    2024年17期 No.1313 9-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0K]
  • 在学生资助工作中开展励志教育的路径

    甘火妹;

    将资助工作与励志教育相结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手段。钟山县职业技术学校深入探索在学生资助工作中开展励志教育的路径:通过精准资助,让每名学生公平接受教育;多措并举,开展丰富的励志教育实践活动;从心出发,激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内生动力;家校共育,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成长,激励受助学生自立自强、坚定理想信念、培养责任担当意识,实现全面发展。

    2024年17期 No.1313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8K]
  • 中职生核心素养培养要素及其培育探究——以广西物资学校为例

    卢俊林;

    基于中职生发展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究中职生核心素养构成要素,探索并实践中职生核心素养培养模式。通过靶向施策,确立中职生核心素养培养要素;理实一体,优化中职生核心素养培育载体;数字赋能,健全中职生核心素养评价体系;“五化”齐抓,有效培养具有厚德、精技、健体、尚美、敢为“五要素”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人才;协同育人,建立中职生核心素养培养保障机制。

    2024年17期 No.1313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8K]
  • 广西县域中职教师跨学科美育教学素养提升路径

    伍千惠;

    中职学校推进美育工作是落实国家对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实施的具体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对跨学科美育师资素养提升的迫切需要。广西县域中职学校提升教师跨学科美育教学素养要以技艺融合为引领,培养有“温度”的职业技术人才;以核心要素为指导,重构有宽度的师资培训体系;以网络研学为抓手,建立有深度的教研机制;以目标为导向,构建政府、学校和教师个人“三位一体”支持体系,形成全方位教师美育浸润格局,从而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科研创新能力、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师资保障。

    2024年17期 No.1313 22-2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8K]
  • “五方联动“”滴灌式”农民精准培训的实践——以种养技术培训为例

    张杰华;

    加强高素质农民队伍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需要,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农业振兴人才,需要政府、企业和学校搭建服务“三农”的培训平台,构建学校、市(县)主管部门、乡(镇)、村委、种养企业五方联动培训机制,开发定制化课程与教材,打造“内外结合、三实一虚、全程分段”培训模式,培养大批量的高素质农民,为乡村振兴奠定扎实的人才基础,为推动“三农”工作发挥重要的人才保障作用。

    2024年17期 No.1313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5K]

德育探索

  • 让革命传统专题教育“活起来”——以革命传统专题教育活化利用与创新宣传的综合实践活动为例

    蒋存贤;孔钦;

    综合实践活动是有效落实革命传统专题教育的重要载体,高中学校开展革命传统专题教育活动的方式常常是组织参观、参加纪念仪式、撰写心得体会等,创新性不足,难以激发学生内驱力。南京市第五高级中学在确定校园文化戏剧节活动主题时,将合作单位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拟定的主题“讲好红色故事,争做新时代红色文化传播者”进行校本转化,引导学生挖掘校友赵良璋烈士的事迹,最终生成活动新主题“用我们的声音,讲好您的故事”。在革命传统专题教育活动的活化实践中,应着重关注四个原则,即寻求主题契合点、瞄准活动目标靶向点、锚定活动任务驱动点和打造活动方式创新点,引导学生主动了解革命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从而理解、认同革命传统文化,充分发挥革命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重要作用。

    2024年17期 No.1313 32-3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6K]
  • 广西红色文化资源赋能艺术类中职第二课堂探究——以广西艺术学校为例

    唐云霞;

    针对广西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艺术类中职第二课堂的现状,广西艺术学校探索将红色文化资源赋能中职第二课堂的具体策略:通过建立保障机制,重视“开学第一课”的思想教育;阅读红色经典,传承红色精神;传唱红色歌曲,赓续红色血脉;开展党史学习系列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开展特色团课,提升育人意识;观摩地方优秀剧作,践行红色信仰;组织红色采风实践活动,发掘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等途径,更好地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作用。

    2024年17期 No.1313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3K]
  • 基于实践基地的中职思想政治课课程建设路径探究

    莫敏;

    在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背景下,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建设应依据职业教育的实际需要和客观条件,分析思想政治课堂困境,对接学生需求,依据思想政治课建设的整体性、针对性和实践性原则,以实践基地为载体,深入探索思想政治课育人实践的有效路径,提出以实践基地为载体建设思想政治课课程、搭建三级课程体系、推动教学模式改革、打造活动化课堂、构建思政一体化资源库等拓宽育人实践的路径。

    2024年17期 No.1313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9K]
  • 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优化路径

    黄华贞;

    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中职电商专业教学,可以逐步提高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职业精神和服务意识。针对电商专业课程思政力度较弱、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德育能力较弱、评价指标生硬呆板等问题,教师从规划构建课程体系、深挖思政要素内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发力,着力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促进中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4年17期 No.1313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0K]

教育评价

  • 创设实验情境命制指向核心素养评价的生物学原创题

    李金健;

    依托实验情境命制指向核心素养评价的生物学原创题,一般需经过确定试题主题与情境、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构思设问两大步骤。确定试题情境时要通过研读教材挖掘情境线索,结合最新科研成果、生活热点等确定情境素材,根据学情改编素材内容;设问时要围绕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及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设置层层递进、有易有难、有区分度的问题。

    2024年17期 No.1313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1K]
  • SOLO分类理论视域下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评价指标内涵与设计

    罗赓;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特点突出的学科,生物学实验教学评价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紧密相关。对照《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和学业质量水平要求,研制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学生探究能力水平测评表和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师实验教学比赛评价量表,能够促进“教—学—评”一致性的达成。学生探究能力水平测评表从操作性任务与思考性任务两个维度评价学生,教师实验教学比赛评价量表从认知、技能、过程方法以及情感等四个领域评价教师。

    2024年17期 No.1313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0K]
  • 基于多元视角的中职生心理健康综合评价体系探索——以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吴春芳;

    将心理健康监测纳入教育评价体系至关重要。针对中职生心理健康评价体系的单一性问题,课题组提出构建基于多元视角的综合评价体系,通过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反馈、企业意见以及心理专业团队评估等维度,构建全面、动态的心理健康评价网络,以期更准确地把握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促进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提高中职学校育人实效。

    2024年17期 No.1313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6K]
  • 信息化背景下中职课堂实施多元化教学评价的探索——以二维动漫设计课程为例

    汤凯麟;

    在信息技术时代,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课堂教学评价呈现出多元化态势。当前,中职课堂教学评价存在传统评价模式占主流、评价过程缺乏动态跟踪、评价主体单一等问题。在信息化背景下,国家倡导多元化评价成为中职课堂开展多元化评价的重要契机,校园网平台建设为中职课堂开展多元化评价提供了便利和基础,大数据的全程记录与反馈是中职课堂开展多元化评价的必要条件。中职二维动漫设计课程可充分发挥超星学习通平台的教学评价功能,科学设计课程考核评价内容,优化课程考核评价办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024年17期 No.1313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4K]

课改论坛

  • 新高考背景下县域高中“选科组班”班级管理策略

    刘雄志;

    在县域高中“选科组班”中,班级是学生在选课时自由组合而成,班主任作为指引者和管理者,应当根据高中生的身心特点实施多样化的班级管理方式,完善管理制度,增强班级学生的向心力;强化班级文化建设,提升学生自身的归属感;学科教师协同育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家校同步沟通,深化学生管理工作,有效落实立德育人的根本任务。

    2024年17期 No.1313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2K]
  • 中学合唱校本课程开展“3+1+N”教学的实践——以南宁市第十四中学为例

    陈琴;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了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合唱作为一种多声部歌唱艺术,是音乐学科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难点内容。南宁市第十四中学结合南宁市部分中学合唱教学情况的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学校实际,提炼了“3+1+N”合唱校本课程教学方式,总结了基础技能和感知阶段、技巧提升与磨合阶段、作品理解和情感表达阶段、艺术表现与创造阶段等四个教学阶段的教学方法。

    2024年17期 No.1313 76-8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1K]
  • “岗课赛证”融通背景下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群课程体系建构途径

    黄永明;林剑;

    为了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强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教师深入分析“岗课赛证”融通背景下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群课程体系建构的现状,认为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群建构应从优化专业群课程设置、优化专业群课程实施策略、优化专业群课程实施评价体系、优化专业群课程实践环节等方面发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2024年17期 No.1313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3K]
  • 新能源汽车常见故障分析及电控维修技术革新措施

    黄保养;高炜新;

    针对新能源汽车在运行中遇到的电池效率下降、冷却系统失效、动力转换效率不足以及软件升级与充电不适配等问题,课题组以特斯拉、宝马i3、比亚迪唐及日产聆风等典型案例为切入点,从政府层面、市场层面、学校层面分别进行措施解读,建议政府层面应制订税收优惠政策、统一维修技术标准,市场层面应建立原厂配件供应链、引入第三方评估,学校层面应设计集成式课程、建立模拟维修工作站,从而共同促进新能源汽车维护行业向更高效、系统化方向发展。

    2024年17期 No.1313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9K]
  • “岗课赛证”背景下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新探

    陈鹏;

    “岗课赛证”作为当前职业学校专业教学创新的一种表现形式,能够从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等方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针对当前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发展困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要将实践教学与岗位需求紧密结合、实现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创新和优化、以竞赛引领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有效的学业认证体系、使电子商务与其他专业的有机结合、对培养效果实施监测和评估,从而促进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有效提高。

    2024年17期 No.1313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0K]
  • 中职商贸类专业产教融合课程建设实施路径探微

    朱伯贤;

    中职商贸类专业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课程建设,有助于学校顺利开展产教融合项目,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提升专业竞争力。但目前还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参与规模不大、项目开设不确定等问题。中职学校可通过设置产教融合课程模式、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创新融合课程形式、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有效地开展产教融合课程建设,培养符合企业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2024年17期 No.1313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1K]
  • 全面发展理念指导下实施高中劳动教育的思考

    莫东霞;

    全面发展理念讲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实现“五育”并举。当前,劳动教育并未得到学校、家庭、学生的相应重视,劳动教育存在“喊口号”、与实际工作不相符的“两张皮”现象,这严重影响了高中生的全面发展。在新时代育人背景下,高中学校在实施劳动教育时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的观念,深入开展劳动教育与学科教育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积极构建家校联动的劳动教育体系,不断改革创新劳动教育评价方式,从而全面推进劳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2024年17期 No.1313 97-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5K]

教育新技术

  • 信息技术赋能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路径研究——以玉林实验中学为例

    曾红梅;林文婷;

    信息技术促进了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教育工作者的定位需从课堂管理者走向课堂服务者,着力构建信息技术赋能高效课堂的生态优化范式。学校语文组基于信息时代背景下教育的现实机遇,厘定“一个聚焦点,两个进阶点,三个融合点,七个应用点”顶层设计逻辑,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运衍路径,以期探索传统经验与数据智能共融的教育新常态。

    2024年17期 No.1313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0K]
  • 基于企业经营大模型AI-Agent的电子商务实验室建设探索

    韦雪玲;

    针对大模型与生成式AI技术问题,教师从AI-Agent电子商务实验室功能设计、企业经营大模型AI-Agent技术形态、多协作AI-Agent实验项目生成等方面,进行基于企业经营大模型AI-Agent的电子商务实验室建设的研究,运用模拟真实电子商务环境、实验项目生成、理论连接实践等方法,搭建一个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平台,推动电子商务技术创新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

    2024年17期 No.1313 105-109+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5K]
  • 基于岗位导向理论的中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实施路径——以“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与调试”课程为例

    黄立阳;韦艳云;刘能兵;张功贤;

    “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与调试”课程是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目前,该课程教学仍然存在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存在差异的问题,导致中职学校培养的毕业生难以达到企业需求。基于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的问题,中职学校应积极引入岗位导向理论实施专业教学,通过提高专业教师的企业岗位素养、精准对接机电维修工的职业岗位工作要求深化产教融合、参照机电维修工的岗位标准制订教学评价标准等举措,深入推进中职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为社会、企业输送更多技术技能人才。

    2024年17期 No.1313 110-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1K]
  • 翻转课堂教学方式引入中职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以福建三明林业学校为例

    林峰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教育评价改革的持续推进,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多元化的教学要求,越来越多职业学校借助信息技术探索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路径。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组织方式,为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理念和新思路、新机遇和新挑战。针对机械基础课程的特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中职学校应尝试将翻转课堂教学方式引入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并做好课堂教学评价的革新。在实践过程中,教师通过有效落实课前准备阶段、课中实施阶段、课后延伸阶段等三个教学阶段的教学,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024年17期 No.1313 116-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7K]
  • VR技术在中职数控加工课程教学的应用

    卓健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VR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数控加工课程作为中职教育机械专业的重要课程,引入VR技术实施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职学校应结合本校实际,针对具体问题,借助VR技术开展数控加工课程教学,通过共享三维资源促进教学内容场景化、创新教学模式促使教学过程交互化、创设智能环境推动实训教学沉浸化、虚实评价结合构建量化评价体系等举措,有效提高数控加工课程教学质量。

    2024年17期 No.1313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6K]

教学创新

  • 基于5E教学模型的英语多模态教学应用研究——以We’re ready for help教学为例

    苏穗;

    当前中职英语课堂普遍存在因学生学习效率低而只能教学浅层知识、教学中存在思维训练不足的现象,单一的交互模式难以满足信息时代日益多元与深化的教学需求。中职英语教师可基于5E教学模型,通过体验参与阶段、解析探究阶段、解释质疑阶段、拓展迁移阶段和评价评估阶段等教学环节,开展多模态教学,帮助学生积极完成知识构建,实现深度学习,从而提升英语教学效果,落实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2024年17期 No.1313 125-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9K]
  • 基于模型转变的高中物理静电教学例析

    任文俊;

    高中物理教学的核心是建立结构化的模型。学生思考问题时建立的心智模型与物理模型之间存在着明显区别,引导学生将心智模型转变为物理模型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批判反思等能力。为解决高中物理静电教学中存在的教师对课堂教学节奏把握不佳等问题,教师应实施基于模型转变的教学,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建立心智模型,让学生通过推理、预测、验证,不断修正模型,进而将心智模型转变为物理模型,从而掌握物理知识,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024年17期 No.1313 131-133+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8K]
  • “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高中生物学任务式教学探析——以“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为例

    黎小玲;刘诚宽;

    “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的高中生物学任务式教学设计应分析学情与教学内容,准确、科学地制订教学目标,围绕目标设计各项任务,确定活动评价标准,综合评估学生的活动表现,根据评价结果不断调整优化教学,逐步实现教学目标,确保学生全程参与课堂学习活动。

    2024年17期 No.1313 134-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8K]
  • 活动型学科课程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实践——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为例

    黄敏敏;庞柳春;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活动型学科课程成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应然样态。本研究以统编版思想政治必修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一课为例,以学科知识逻辑为核心设置议题,以社会现实为基础创设情境,以学生为中心制订活动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设计三个环节开展教学实践:以情境探究,体验幸福感;合作辨析,提升幸福感;迁移应用,创造幸福感。

    2024年17期 No.1313 137-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8K]
  • 瑶族长号融入中职幼儿保育声乐课教学探究

    黎承再;

    部分中职学校幼儿保育声乐课教学存在对声乐课不够重视、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对此,教师要深入挖掘生活中的音乐元素,将瑶族长号融入中职幼儿保育声乐课教学,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瑶族长号的兴趣、丰富瑶族长号音乐学习的内容、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探索和传承瑶族长号文化等策略,不断完善中职幼儿保育声乐课程设置,提高中职幼儿保育声乐课程教学水平,进一步传承本地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促进中职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2024年17期 No.1313 14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4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