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娟;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师生角色发生了显著变化,学生逐渐成为课堂的主导者,教师主要发挥引导和支持作用。教师应将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小先生制”教育理念引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分析人人“小先生”教学模式的特点和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价值,从分组与角色分配、任务设定、互动学习、评价与反馈等方面,探讨初中数学课堂人人“小先生”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教学相长。
2024年28期 No.1324 57-5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0K] - 覃剑;
词汇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减轻初中生背单词的压力,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拼读规则拼读单词,让学生在情境、画境中学习词汇,并通过及时的词汇教学检测,帮助初中生特别是七年级学生有效提高词汇学习效率。
2024年28期 No.1324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0K] - 谭婉灵;
要落实发展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理念,需要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教师可将5E教学法运用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通过吸引(Engagement)、探究(Exploration)、解释(Explanation)、迁移(Elaboration)、评价(Evaluation)五个环节实施英语阅读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024年28期 No.1324 65-6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2K] - 甘金燕;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评”一致性是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对一线各学科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聚焦课堂学习内容,通过精心研读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学提示”,可以厘清“教—学—评”一致性的核心素养基本导向;通过深度研究教材和学情,可以最终确定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评”一致性目标;通过精心设计指向学习目标的评价任务和教学活动,可以有效推进课堂“教—学—评”一体化实施;通过课前诊断性评价、课堂学习过程性评价和课后巩固练习结果性评价,可以充分发挥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作用,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024年28期 No.1324 6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3K] - 郭春;
针对农村初中生英语听力水平偏低的现状,教师可尝试将支架理论运用于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为学生提供清晰的语言输入和学习情境支持,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并进行课后反馈和强化训练,使学生能够克服语言学习障碍,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2024年28期 No.1324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9K] - 李海滨;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围绕“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与意义,探索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相一致的课堂实施策略。以“运动和力”单元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从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评价任务、开展教学活动和进行教学评价等方面,探索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评”一致性的实施策略,提升初中物理概念教学质量。
2024年28期 No.1324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5K] - 周颖;
小学音乐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学科,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教学尤为关键。它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而且能让学生深刻理解和尊重自己的文化根源。在教学小学民族音乐时,教师应抓住了解文化知识、渗透民族精神、培养责任意识三个关键点,运用背景讲解、互动交流、实践体验和唱演结合等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民族音乐的美妙旋律中找到自己的文化归属,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的有效传承。
2024年28期 No.1324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1K] - 刘洪宁;韦雪艳;
中小学是科学教育的奠基阶段,其科学教育水平直接关系到未来科技人才的素质。为解决当前中小学科学教育面临的诸多挑战,教师立足本地科学教育教情和学情,基于项目式学习方式,总结形成了科技教育“215”教学模式。以“智能消防通道检测器”教学为例,教师可从创设、探讨、设计、实践、评价五个课程实施关键环节,探索科技教育“215”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应用,培育学生的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提高初中信息科技教学的有效性。
2024年28期 No.1324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9K] - 刘栋;
书法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书法课是学生提升个人艺术修养的重要课程。书法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目前很多中小学校都开设有书法课,但大部分以技法学习为主,很少开设书法鉴赏课。要想上好书法鉴赏课,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文化积淀,否则容易上成“文学课”“历史课”。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将“读·研·悟·行”教学范式运用在初中书法鉴赏课教学中,按照“读史”“研技”“悟情”“练字”四步教学流程实施教学,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2024年28期 No.1324 91-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7K]
- 梁智;
在第二学段语文习作中,学生较为常见的问题是容易写病句、未能写出事物的特点、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等。为此,教师可以尝试进行仿写训练教学,指导学生通过模仿正确规范的表达,学习恰当的修辞手法、叙述方法等,不断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
2024年28期 No.1324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6K] - 张婉华;
在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探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切实发挥信息技术助力教学创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作用,是每一名数学教师都应该深度思考的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检测基础学情,可以精准把握课堂教学重难点;依托信息化环境开展人机互动活动,可以促使学生深度把握概念本质;借助数字化学习工具突破教学难点,可以切实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运用信息技术组织多样化课堂练习,可以有效落实“教—学—评”一致性、一体化。
2024年28期 No.1324 98-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5K] - 吴盛敏;
数学思维训练在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直观想象和数据分析等关键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针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思维训练等问题,教师应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分析小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特点,通过制定科学的数学思维训练计划、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兴趣、强化逻辑思维训练、定期进行数学思维测试和评估等,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024年28期 No.1324 103-105+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0K] - 冯玲;
试误法是一种基于尝试和纠正错误的学习方法,强调通过实践中的错误来促进学生自我反思和主动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由于知识掌握不牢固、思维不够严谨等原因,常出现解题错误。教师应结合试误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探讨试误法在破解易错题中概念理解不清、忽视隐含条件、运算不准确、思维定式、考虑不全面等问题时的应用,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错误反思与纠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2024年28期 No.1324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6K] - 林霜;
以教学目标为导向的小学英语单元作业设计,有利于学生在完成单元作业的过程中达成学习目标,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本文以外研版(三年级起点)六年级上册Module 10为例,探讨小学英语单元作业设计的理念、思路,以及教学实践,旨在突出英语单元作业的育人功能,优化英语单元教学流程,使学生高效完成英语单元作业,发展英语核心素养。
2024年28期 No.1324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8K] - 周岚;
教育戏剧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英语教师的重视。将教育戏剧与英文绘本相结合,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开展角色扮演、创编剧本等手段,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输入活动和语言输出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把教育戏剧与小学英文绘本教学结合起来,教师可以从四个方面去做:选择合适的英文绘本,设定教学目标;带领学生结合英文绘本编写剧本,促进学生对绘本主旨和意义的理解;组织学生开展戏剧表演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及时进行反馈和评价,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2024年28期 No.1324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8K] - 施莹;
针对初中英语教师开展词汇教学面临的现实困难,教师可从词汇学习意识、词汇教读、词汇积累、词汇检测和词汇巩固等五个环节实施词汇教学,以解决初中生词汇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低的问题,增强学生的词汇学习能力,最终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提升。
2024年28期 No.1324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7K] - 黄健毅;蒋建东;陈禹嘉;庞茂;
信息技术能提高实验的趣味性和直观性,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和探究欲望。以“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学为例,为探索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融合,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将声音的传播过程可视化,设计了“真空罩”“水中铃声”“光跳舞”“盐跳舞”等一系列实验增强学生的感知和理解,形成了创设情境以提出问题、丰富感觉以搜集证据、处理信息以得出结论、课堂延伸以拓展教学的策略。
2024年28期 No.1324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2K] - 芦英峰;
在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正在由传统的知识点教育模式向当下的创新思维培养模式转变。一题多解解题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常用方法,教师可以从“基础”“思维”“创新”三个维度出发,以“夯实基础”“启迪思维”“激发创新”为价值追求,通过“三维聚合”分层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逐渐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4年28期 No.1324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1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