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教育

卷首

  • 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践行教育家精神

    陈冬寒;

    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广大教师“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并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内涵。如何深刻理解、躬身践行教育家精神,是每一位人民教师必须答好的时代课题。为此,我刊特在卷首推出“教育家精神笔谈”,呈现我区广大教师扎根八桂大地、立足本职岗位,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的感悟、决心与信念。

    2024年31期 No.1327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6K]

前沿视角

  • 桂林市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现状与提升建议

    马劲;赵颖慧;

    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采用问卷调查法,从教育科研意识、教育科研能力、教育科研环境三个方面对桂林市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桂林市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总体现状为“意识强烈,能力较强,内外部支持支撑力度不够”。以问题为导向,建议可采取优化教育顶层设计、完善教育科研工作体系,加强科研能力培养、精准开展教师技能培训,大力改善科研环境、营造良好科研氛围,打造专家领航团队、加强科研队伍建设等举措,逐渐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师资保障。

    2024年31期 No.1327 4-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1K]
  • 数字化赋能边境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的难点与突破

    庞慧燕;韦珺;

    数字化转型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历史必然。提升边境地区教师信息化素养是促进边境地区教育发展的理性诉求。本研究以数字化赋能边境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的内涵为基础,从信息化教学环境、教师研修与培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三方面分析了数字技术背景下边境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并提出夯实数字化基础设施、改进培养与研训机制、提高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优化教师考核与评价体系等建议,破解数字化赋能边境地区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难点问题,为实现边境地区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

    2024年31期 No.1327 8-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9K]
  • 广西边疆民族地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策略探究

    黄红;梁文华;

    针对广西边疆民族地区小学教育现状,探讨广西边疆民族地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策略,包括:加大政策支持、经费投入的力度,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与当地高校合作培养小学教师;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科学开展广西边疆民族地区小学教师培养效果评估。通过这些策略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4年31期 No.1327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8K]
  • 初中生手机管理意识转变:从被动管理到主动自律——以“做手机的主人”主题班会课为例

    韦明静;

    手机为学生提供了便捷的信息获取途径,过度使用手机则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身心健康。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师带领学生正确管理好手机是学校教育的目的之一。教师以“做手机的主人”主题班会课的形式,从问题导引、情境融入、角色扮演、启智赋能等环节入手,分步探讨初中生手机管理意识从被动管理转向主动自律的过程,在增强学生对手机使用利弊的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如何自我规划和管理手机使用时间,从而实现从外部约束到内部自律的转变。

    2024年31期 No.1327 16-18+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1K]
  • 民族地区劳动教育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路径——以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为例

    胡建国;

    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都是实践性强的综合课程,两者的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课程内容、活动方式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在义务教育阶段将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统筹规划、整体实施,既是推进跨学科教学的积极尝试,也是落实本学科教学目标的有效路径。本研究结合隆林各族自治县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阐述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融合的四项举措:明确目标,统筹规划;灵活实施,因地制宜;多方协同,凝聚力量;科学评价,合理激励。

    2024年31期 No.1327 19-2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8K]
  • 教育信息化赋能农村小学发展的路径探索——以玉林市博白县亚山镇中心小学教育信息化“1333”模式为例

    李其壮;

    在教育现代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尽管绝大多数农村小学都配备了信息化设备,但学校教师应用水平有待提高,信息技术对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不明显。针对上述问题,玉林市博白县亚山镇中心小学探索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1333”模式,推动数字资源在农村学校的有效应用,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2024年31期 No.1327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7K]
  • 小学教师幼小衔接工作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

    杨淑怡;黄孙庆;郭晶晶;

    幼小衔接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小学教师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关键作用。实际上,小学教师在幼小衔接工作中面临着认识偏差、开展幼小衔接工作存在障碍、履职能力不足、学习培训不够等困境。小学教师可以从履行幼小衔接工作主体责任、把握幼小衔接的内涵、与幼儿教师建立双向合作、加强学习培训等方面去努力,探索突破幼小衔接工作困境的路径。

    2024年31期 No.1327 26-2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3K]
  • 中小学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问题与对策

    王曦;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小学劳动教育作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通过探讨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意蕴,分析2023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数据,揭示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教师在专业专职配备、专业素养与教育教学能力、课程认同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中小学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对策,包括关注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促进劳动教育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明确劳动教育教师的关键能力、完善劳动教育教师的培养培训体系、营造劳动教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支撑性环境等,以期为提升中小学劳动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024年31期 No.1327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4K]

学前教育

  • 提高幼儿在园午睡质量的方法

    莫冬娟;

    睡眠质量关系着幼儿身体生长发育和机能发展。午睡是幼儿夜间睡眠的必要补充。培养幼儿午睡习惯,提高幼儿在园午睡质量,幼儿教师可以运用以下方法:创造舒适的午睡环境,确保幼儿安静午睡;制定午睡纪律,培养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开展睡前活动,为幼儿安静午睡做准备;赞美和激励,督促幼儿按时午睡;家园合作,提高幼儿午睡质量。

    2024年31期 No.1327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0K]
  • 主题式家长沙龙:提高幼儿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的有效途径

    陈芝蓉;林琳;张莹莹;

    提高幼儿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有利于提高家园共育质量。家长的育儿指导需求与幼儿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不足是幼儿园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解决这一问题,幼儿教师必须提高家庭教育指导能力。主题式家长沙龙可以让幼儿教师经历家庭教育过程,通过讨论交流、情境表演、实践应用等环节,逐渐学会站在家长的角度分析和思考育儿问题,提高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指导家长有效解决家庭育儿问题,从而提高家园共育水平,促进幼儿的发展。

    2024年31期 No.1327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1K]
  • 5—6岁儿童学习准备的要素、特征及评估

    张毅晗;刘茂媛;

    学习准备评估是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抓手。5—6岁儿童学习准备由好奇好问、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四个要素构成,具有连续性、差异性等特点。对5—6岁儿童学习准备进行评估,有利于教师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对5—6岁儿童学习准备进行评估,教师要结合学习准备的四个要素,运用一定的评价工具,观察和记录儿童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了解儿童在学习准备方面的实际情况,对儿童学习准备进行准确评估,切实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给予儿童学习准备指导和帮助。

    2024年31期 No.1327 41-4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3K]

案例研究

  • “三段四环”校本教研模式助推学校教师综合能力提升——以玉林市锡昂中学为例

    裴倩倩;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依靠的不是个别教师的成长与进步,而是学校全体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校本教研是助推学校全体教师综合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玉林市锡昂中学依托玉州区作为自治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示范区这一平台,以“三段四环”校本教研模式为抓手,通过“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三段和“培、研、教、评”四环节进行校本教研实践,有效提高了学校教师的综合能力,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2024年31期 No.1327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3K]
  • 践行“学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以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童年的水墨画》第一课时说课稿为例

    刘海燕;陈果;陈歆;

    语文教学应立足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要求,以学为中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增强教学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为践行新课程理念,本研究以《童年水墨画》第一课时说课稿为例,通过任务驱动、情境创设等方法,从教材、学情、学习目标、学法教法、学习过程、板书和作业设计七个方面达成“教—学—评”一致性,从而培育和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024年31期 No.1327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6K]
  • 核心素养视域下中考物理概念综合复习策略——以“质量综合复习”为例

    吴之洋;蒋莉荣;

    传统的初中物理概念复习因教学内容与模式单一,忽视知识点的深度联结和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发展需求,往往会出现学生被动参与复习,以及知识碎片化、训练刷题化、思维低阶化等问题。以“质量综合复习”为例,初中物理教师可以采取研读课标与教材、深挖与概念横纵联结的知识与方法、确定概念综合复习主题及目标、创设真实而有挑战性的核心任务情境、将核心任务解构为进阶性多元化实践性子任务、设置与概念相关的中考链接等复习策略,提高中考物理概念综合复习效益,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发展。

    2024年31期 No.1327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1K]
  • 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评”一致性课堂实施策略——以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重力”为例

    赵志伟;

    “教—学—评”一致性强调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之间的协调一致,对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习效果具有重要作用。以“重力”教学为例,教师应该根据课标、教材和学情确定教学目标及制定计划,围绕“引入—建构—整合—应用”等环节探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评”一致性的实施策略,促进学生深入地理解、掌握物理概念,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和学习效果。

    2024年31期 No.1327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5K]
  • 基于大概念的小学科学大单元项目式学习探索——以“制作并改良电磁起重机”为例

    陆灿新;陈明斌;

    将项目式学习引入小学科学教学实践,可以为小学科学教学注入新鲜的活力。教师运用大概念思维,从聚焦学科大概念、设定项目主题及学习目标、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制作并完善项目学习成果、进行项目评价等方面,探讨基于大概念的小学科学大单元项目式学习的实施策略,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2024年31期 No.1327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8K]
  • 跨学科视角下“非遗”的传承与创新——以海门山歌进校园为例

    俞小美;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知识,知道中国民族音乐在节奏、节拍、结构、曲调等方面的常见形态与基本特点,以及它们对音乐风格的影响作用”。基于这样的要求,教师可从跨学科视角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如从教育学、音乐学、文化学等学科视角探讨海门山歌在校园中的融合策略,通过分析海门山歌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及其教育价值,在课程设置、师资培养、活动开展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将海门山歌融入校园文化,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促进“非遗”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

    2024年31期 No.1327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5K]

课改论坛

  • 基于学生思维发展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研究

    梁红霞;陈桂军;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被视为当前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应深入分析当前小学语文作业的现状,结合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学情设计层次性、启发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类型的作业,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24年31期 No.1327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7K]
  • 问题驱动下的乡村小学数学课堂深度教学策略

    龙海英;唐琪;

    问题驱动教学可以为乡村小学数学教师开展深度教学提供有效策略,切实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启发性问题,促使学生有效迁移关联知识;设计探究性问题,促使学生主动探寻知识背后的因果关系;设计解法多样化问题,促使学生通过课堂分享拓宽数学思维;设计融合现实生活的问题,促使学生发展跨学科知识应用能力;设计分层性课后作业,促使学生获得个性化发展。

    2024年31期 No.1327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7K]
  • 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探究

    李文霞;

    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是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教学策略,既有利于教师克服单元整体教学中的“碎、浅、低”问题,又有利于学生提高知识结构化整合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必须精心研读课程标准,准确把握学习内容的数学本质;深层次剖析教材内容,分析班级学情,提炼单元教学核心目标和结构化目标,对单元学习内容进行结构化重组;立足课程目标的达成,设计单元学习核心问题和驱动性任务,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展开学习探究;注重课堂小结,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思,优化单元教学评价。

    2024年31期 No.1327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6K]
  • 感知·发现·提出:初中数学问题提出教学路径的构建与实践

    陈鑫海;

    问题提出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抓手,是当下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基于当前初中数学问题提出教学研究的现状,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尝试在教学中创设体验感知、创造发现、表达提出三个教学环节,将其作为学生认知发展的必经过程,分别对应问题意识、创新意识、批判性思维三个数学教育培养目标,并从知识逻辑、思维发展、认知路径三个结构维度构建起初中数学问题提出教学的“感知·发现·提出”理论框架,以此提升学生感知、发现和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整合教学资源、创设问题情境等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使学生在强化体验感知的学习过程中产生有一定认知趋向的积极探究的问题意识;通过呈现更多的具体实例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类比,使学生在创造发现的学习过程中提出数学猜想、培养创新意识;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比较、联结,使学生在反思性表达中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2024年31期 No.1327 8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3K]
  • 核心素养视域下“四维度三融合”歌唱教学模式的建构

    李若梅;李智;

    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特点,开发以提升学生审美感知、文化理解、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音乐核心素养为目标的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歌唱教学模式具有积极意义。李若梅名师/特级教师工作室对义务教育阶段歌唱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尝试建构“四维度三融合”歌唱教学模式:以声音训练融合于“美声音”,提升学生审美感知素养;以“重融合”手段,提升学生文化理解素养;通过节奏体验等形式培养“善表现”技能,提高学生艺术表现素养;以创意表现挖掘“能创编”因素,提高学生创意实践素养。

    2024年31期 No.1327 90-95+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8K]
  • 聚焦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探究

    袁海燕;

    音乐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在聚焦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中,教师需要明确大单元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其教学思路包括:整合单元知识点,打造单元知识体系;培养音乐综合力,创造多种学习机会;提高学习能动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紧扣音乐学习特点,体现“教—学—评”一致性。按照上述教学思路,可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沉浸式学习;采用主题探究法,拓宽学习思路;采用趣味项目合作法,促进共同成长;采用音乐实践教学法,感受生活中的音乐。

    2024年31期 No.1327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4K]

教学创新

  • 大单元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探索——以专题复习课“文化延续与民生发展”为例

    唐珍;涂伟红;

    在大单元背景下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有利于教师整体把握教材单元内容,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对单元内容的理解。基于大单元的初中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课教学,教师要以单元议题为中心,整合单元内容,按照设置议题、创设议题情境、实施议题活动的流程,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在深度学习中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加深对单元知识的理解。

    2024年31期 No.1327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4K]
  • 利用活动教学引导小学三年级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实践

    陈陆璐;

    写作能力是语言运用素养的重要体现,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时期。小学生写作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写作素材,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利用日记积累生活素材、通过拓展阅读积累文学素材、通过主题活动观察积累多种学科素材,从而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2024年31期 No.1327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4K]
  • 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

    陈礼睿;

    在新课标背景下,整本书阅读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建议教师科学设定阅读目标,激发内在动机,选择适宜书籍,采用分层式任务驱动法教学,提升整本书阅读指导能力,探索多元化评价方法。同时,关注学生个性化差异,强化过程性评价,结合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创新评价工具,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024年31期 No.1327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9K]
  •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

    朱纯利;

    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且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学习语言知识与发展语言能力的输入性活动,写作是表达想法和观点的输出性活动,二者相辅相成。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运用读写结合的策略,指导学生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进行仿写、在略读文本的基础上进行缩写、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进行续写、在品读诗歌的基础上进行创作,从中掌握写作逻辑、锤炼语言表达、丰富联想和想象,提高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

    2024年31期 No.1327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1K]
  • 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与实践

    许惠萍;

    数学知识逻辑性、抽象性和综合性较强,传统的说教式或灌输式教学已经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探讨生活化教学法的应用价值,遵循趣味性、开放性、实践性原则,通过创设生活化导入、构建生活化情境、结合生活经验、开展生活化实践等,为学生营造充满生活气息的数学课堂,让学生能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理解数学的内涵和价值,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2024年31期 No.1327 114-116+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2K]
  • 提升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数学多元化预习策略

    钟日青;

    预习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应深入探讨预习的目的和重要性,分析现阶段小学生数学预习存在的问题,结合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运用提纲式预习、操作式预习、合作式预习、微课式预习等多元化预习策略,提升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学习效果。

    2024年31期 No.1327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2K]
  • 初中英语“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与反思

    谭善兰;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要义。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按照新课标提出的“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从明确理念、把握内容、分析学情、制定目标、选择方法、评价结果六个方面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2024年31期 No.1327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0K]
  • 小学低年级趣味唱游学习任务的设计与实施

    王冬琳;

    趣味唱游是《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一项学习任务。为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表现力、创造力,教师需掌握趣味唱游及趣味唱游学习任务的内涵,依据小学低年级趣味唱游学习任务的设计原则,以及本校特点实施趣味唱游教学。本研究以南宁市凤翔路小学校本课程“君智课程”中的“六义四动”生态智慧课堂教学范式为例,介绍实施趣味唱游教学的方法,包括在体验趣味唱游学习任务中提升艺术感知力、在参与趣味唱游学习任务中提升艺术表现素养、在探索趣味唱游学习任务中提升创意实践素养、在趣味唱游学习任务联动中提升文化理解力。

    2024年31期 No.1327 12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2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