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劲;赵颖慧;
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采用问卷调查法,从教育科研意识、教育科研能力、教育科研环境三个方面对桂林市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桂林市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总体现状为“意识强烈,能力较强,内外部支持支撑力度不够”。以问题为导向,建议可采取优化教育顶层设计、完善教育科研工作体系,加强科研能力培养、精准开展教师技能培训,大力改善科研环境、营造良好科研氛围,打造专家领航团队、加强科研队伍建设等举措,逐渐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师资保障。
2024年31期 No.1327 4-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1K] - 庞慧燕;韦珺;
数字化转型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历史必然。提升边境地区教师信息化素养是促进边境地区教育发展的理性诉求。本研究以数字化赋能边境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的内涵为基础,从信息化教学环境、教师研修与培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三方面分析了数字技术背景下边境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并提出夯实数字化基础设施、改进培养与研训机制、提高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优化教师考核与评价体系等建议,破解数字化赋能边境地区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难点问题,为实现边境地区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
2024年31期 No.1327 8-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9K] - 黄红;梁文华;
针对广西边疆民族地区小学教育现状,探讨广西边疆民族地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策略,包括:加大政策支持、经费投入的力度,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与当地高校合作培养小学教师;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科学开展广西边疆民族地区小学教师培养效果评估。通过这些策略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4年31期 No.1327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8K] - 韦明静;
手机为学生提供了便捷的信息获取途径,过度使用手机则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身心健康。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师带领学生正确管理好手机是学校教育的目的之一。教师以“做手机的主人”主题班会课的形式,从问题导引、情境融入、角色扮演、启智赋能等环节入手,分步探讨初中生手机管理意识从被动管理转向主动自律的过程,在增强学生对手机使用利弊的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如何自我规划和管理手机使用时间,从而实现从外部约束到内部自律的转变。
2024年31期 No.1327 16-18+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1K] - 胡建国;
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都是实践性强的综合课程,两者的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课程内容、活动方式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在义务教育阶段将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统筹规划、整体实施,既是推进跨学科教学的积极尝试,也是落实本学科教学目标的有效路径。本研究结合隆林各族自治县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阐述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融合的四项举措:明确目标,统筹规划;灵活实施,因地制宜;多方协同,凝聚力量;科学评价,合理激励。
2024年31期 No.1327 19-2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8K] - 李其壮;
在教育现代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尽管绝大多数农村小学都配备了信息化设备,但学校教师应用水平有待提高,信息技术对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不明显。针对上述问题,玉林市博白县亚山镇中心小学探索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1333”模式,推动数字资源在农村学校的有效应用,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2024年31期 No.1327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7K] - 杨淑怡;黄孙庆;郭晶晶;
幼小衔接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小学教师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关键作用。实际上,小学教师在幼小衔接工作中面临着认识偏差、开展幼小衔接工作存在障碍、履职能力不足、学习培训不够等困境。小学教师可以从履行幼小衔接工作主体责任、把握幼小衔接的内涵、与幼儿教师建立双向合作、加强学习培训等方面去努力,探索突破幼小衔接工作困境的路径。
2024年31期 No.1327 26-2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3K] - 王曦;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小学劳动教育作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通过探讨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意蕴,分析2023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数据,揭示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教师在专业专职配备、专业素养与教育教学能力、课程认同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中小学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对策,包括关注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促进劳动教育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明确劳动教育教师的关键能力、完善劳动教育教师的培养培训体系、营造劳动教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支撑性环境等,以期为提升中小学劳动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024年31期 No.1327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4K]
- 唐珍;涂伟红;
在大单元背景下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有利于教师整体把握教材单元内容,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对单元内容的理解。基于大单元的初中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课教学,教师要以单元议题为中心,整合单元内容,按照设置议题、创设议题情境、实施议题活动的流程,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在深度学习中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加深对单元知识的理解。
2024年31期 No.1327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4K] - 陈陆璐;
写作能力是语言运用素养的重要体现,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时期。小学生写作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写作素材,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利用日记积累生活素材、通过拓展阅读积累文学素材、通过主题活动观察积累多种学科素材,从而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2024年31期 No.1327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4K] - 陈礼睿;
在新课标背景下,整本书阅读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建议教师科学设定阅读目标,激发内在动机,选择适宜书籍,采用分层式任务驱动法教学,提升整本书阅读指导能力,探索多元化评价方法。同时,关注学生个性化差异,强化过程性评价,结合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创新评价工具,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024年31期 No.1327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9K] - 朱纯利;
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且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学习语言知识与发展语言能力的输入性活动,写作是表达想法和观点的输出性活动,二者相辅相成。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运用读写结合的策略,指导学生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进行仿写、在略读文本的基础上进行缩写、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进行续写、在品读诗歌的基础上进行创作,从中掌握写作逻辑、锤炼语言表达、丰富联想和想象,提高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
2024年31期 No.1327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1K] - 许惠萍;
数学知识逻辑性、抽象性和综合性较强,传统的说教式或灌输式教学已经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探讨生活化教学法的应用价值,遵循趣味性、开放性、实践性原则,通过创设生活化导入、构建生活化情境、结合生活经验、开展生活化实践等,为学生营造充满生活气息的数学课堂,让学生能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理解数学的内涵和价值,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2024年31期 No.1327 114-116+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2K] - 钟日青;
预习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应深入探讨预习的目的和重要性,分析现阶段小学生数学预习存在的问题,结合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运用提纲式预习、操作式预习、合作式预习、微课式预习等多元化预习策略,提升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学习效果。
2024年31期 No.1327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2K] - 谭善兰;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要义。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按照新课标提出的“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从明确理念、把握内容、分析学情、制定目标、选择方法、评价结果六个方面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2024年31期 No.1327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0K] - 王冬琳;
趣味唱游是《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一项学习任务。为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表现力、创造力,教师需掌握趣味唱游及趣味唱游学习任务的内涵,依据小学低年级趣味唱游学习任务的设计原则,以及本校特点实施趣味唱游教学。本研究以南宁市凤翔路小学校本课程“君智课程”中的“六义四动”生态智慧课堂教学范式为例,介绍实施趣味唱游教学的方法,包括在体验趣味唱游学习任务中提升艺术感知力、在参与趣味唱游学习任务中提升艺术表现素养、在探索趣味唱游学习任务中提升创意实践素养、在趣味唱游学习任务联动中提升文化理解力。
2024年31期 No.1327 12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2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