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兵兵;覃世艺;
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贵港市覃塘区的义务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如何抢抓机遇、扬长避短,实现区域义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贵港市覃塘区面临的一项时代课题。基于贵港市覃塘区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形势和困难,贵港市覃塘区从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个层面发力:政府主要负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教育投入保障、教师队伍建设和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确保各项相关政策的落地实施;学校作为教学主体,着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课后服务水平,同时加强家校沟通;家庭作为原生的教育主体,重点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所要求的对孩子的监护和教育责任,树立正确的成才观,自觉落实“双减”,避免家庭教育“内卷”;社会需要进一步弘扬尊师重教传统、加强部门联动、规范校外培训市场,理性支持教育,以利于形成社会、学校、家庭的教育合力。
2024年34期 No.1330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8K] - 章似文;
在南宁市青秀区着力推行义务教育学校“同生共长,优质均衡”的学区制改革背景下,为进一步缩小义务教育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城市学校与乡镇学校之间的教育质量差异,南宁市园湖学区构建了旨在促进整个学区教师专业发展暨优质均衡发展的“一体二维三环四步”模式:通过建立学区教师发展中心,明确“教研训”一体化核心理念,着力打造学区教师成长共同体;通过“二维”融合,充分发挥学区教师成长共同体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促进学区教师在团队中“同生共长”;通过建立教研联动机制,搭建三类研修平台,沟通学校、学区和跨区域的教育资源,“三环”联动,促进学区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实施“问题驱动—专题联动—课题带动—成果推动”“四步”进阶研修,稳步推进学区教师的专业成长。
2024年34期 No.1330 8-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8K] - 梁锦;
为了更好对接乡村教育振兴需求,顺应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的改革趋势,有必要加强对农村地区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背景下,农村初中应深入探讨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从开展常态化培训、推进立体式教研、注重教学反思、注重教学相长等方面提升农村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2024年34期 No.1330 15-17+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6K] - 张倬倩;容木桂;
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城市小学农耕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城市小学应着力加强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加强学生的农耕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城市小学农耕教育数字资源建设和应用水平。
2024年34期 No.1330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1K] - 覃丽;
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是事关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大事。以南宁市五一西路学校为例,学校应充分发挥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作用,协同家校社三方资源,通过开发与实施家长学校课程,构建指导家庭教育的课程体系,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改善亲子关系,促进家庭教育内涵式发展,护航学生健康成长。
2024年34期 No.1330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1K] - 覃祝书;
在小学设置劳动课程、开展劳动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劳动意识,养成劳动习惯,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贵港市港北区石羊塘小学根据2022年版劳动课程标准的要求,把劳动课程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建构了“八会N+1”劳动课程,同时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的学情,制定“八会”劳动课程目标,设计“N+1”劳动课程项目,从劳有所学、劳有所乐、劳有所得三个方面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进行评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24年34期 No.1330 27-3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5K] - 庄云;
项目式学习赋予幼儿较高的参与度和决定权,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幼儿园项目式学习倡导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开展项目探究,活动过程包括六个步骤:一是提出问题,确定项目学习主题;二是调查分析,丰富幼儿的认知和体验;三是讨论与思考,设计项目式学习活动方案;四是提供学习支架,优化和完善项目活动的开展;五是展示与评价,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六是拓展学习,尝试运用。
2024年34期 No.1330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7K] - 黄江芸;
当前,一些农村受助学生缺乏感恩意识。通过对100多名受助学生和家长以及学校教师的访谈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首先是家庭教育的影响,其次是学校教育的偏差,再次是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为培养农村受助学生的感恩意识,应采取行之有效的培养策略:一是学校积极开展感恩教育,努力营造感恩氛围;二是学科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三是班主任巧妙组织感恩教育活动,让学生懂得知恩报恩;四是家校结合,合作开展感恩教育。
2024年34期 No.1330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0K] - 谢立萍;
为了应对当代家庭教育的挑战、满足学生家庭的实际需求,建议构建并实施双线并行的家庭教育指导模式。该模式包括“家家有家庭教育资源超市”和“为学生提供家庭加油充电站”两个方面,前者为家长提供多种形式的集体与个别指导,后者为学生及时补充心灵力量,并提供可以和家长一起解决家庭矛盾的小妙招,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家长的家庭教育问题,为家长和学生提供丰富的家庭教育资源和解决问题平台。
2024年34期 No.1330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6K]
- 桂文;
<正>本刊讯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70周年。12月4日,教育部在北京设立主会场开展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教育系统“宪法晨读”活动,广西分会场设在梧州市第十六中学,与北京主会场同步开展活动,全区中小学校百万名师生通过广西智慧教育平台同步参与活动。
2024年34期 No.1330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5K] - 桂文;
<正>本刊讯近日,教育部印发《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聚焦“校园餐”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细化操作流程和规范标准,进一步提升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规范化、精细化和科学化水平。《指引》对学校主体责任和教育行政部门主管责任提出明确要求,强调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要落实学校主体责任,校长应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严格规范执行陪餐制度,每学期面向师生和家长组织开展一次食品安全满意度测评。各校要成立校园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强化家长监督。
2024年34期 No.1330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6K] - 桂文;
<正>本刊讯近日,自治区残联、教育厅、民政厅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广西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8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用5年左右时间,促进完善广西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工作机制、服务体系,提升孤独症儿童发展全程服务能力水平和保障条件,有效改善孤独症儿童成长、发展环境。到2028年,推动区内所有市、县(市、区)普遍健全孤独症儿童关爱工作机制,落实孤独症儿童发展全程服务体系建设任务和关爱服务措施。
2024年34期 No.1330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6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