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教育

卷首

  • 争做“职教出海”的领航者

    张成涛;

    <正>我在本科阶段学习的是工科专业,硕士阶段学习的是成人教育学,博士阶段学习的是职业技术教育学;本科毕业后在中职学校工作三年,博士毕业后在高职院校工作七年,后到南宁师范大学工作至今。这些学习与工作经历为我理解职业教育尤其是技术教育的底层逻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我能够长期致力于职业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结合职业教育一线实践与理论学习,形成对职业教育的独特认知。

    2024年35期 No.1331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7K]

前沿视角

  • 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华文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以广西——东盟华文教育联盟为例

    卢燕霞;赵开衡;李燕飞;

    华文教育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构建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承载着增进双方人文交流、促进文化深度融合的核心功能。当前华文教育存在网络华文教育资源分散、办学经费不足以及华文师资紧缺等主要问题,对此,学校通过整合与优化网络华文教育资源,建设职业化、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实施常态化多元交流合作与结对共建计划,促进文化交流与互鉴等,促进华文教育的区域协同发展。

    2024年35期 No.1331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4K]
  • 南宁市中职学校优化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基本技能考核的实践与思考

    韦贤俊;郭辉;

    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简介》增强了职业教育适应性,更加明确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课程设置更加突出专业能力要求,专业课程体系也更加完整。南宁市中职学校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基本技能考核存在考试内容与训练项目存在脱节、考核方式单一、缺乏实践操作机会、缺少质量监控机制、缺乏有效的技能评估体系等问题。对此,南宁市对中职学校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基本技能考核进行优化,实施了按照实践项目要求设置考核内容、考核方法多样化、增加学生实践机会、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等优化策略,以此形成了良好的课堂生态,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得到优化,引起学校对基础重点课程的重视,不断提升行业企业的认可度,从而提升中职学校计算机类专业的教育质量,更好地满足社会和行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

    2024年35期 No.1331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2K]
  • 制度伦理视域下中职学校教师评价制度改革的研究

    韦晓华;史庭宇;黄宁;

    中职学校教师评价制度需符合伦理性且“为善”。教师评价制度伦理体现在制度设计、实施与结果应用均应以人为本、民主平等等方面。当前,教师评价制度面临人文关怀缺失、理念与规则错位及主体边缘化的伦理困境,需深植伦理意蕴,通过以善立制、彰显人文关怀;以公用制、焕显民主参与;以容优制、尊显个性发展等举措,优化教师评价制度,营造教师评价体系的和谐生态。

    2024年35期 No.1331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2K]
  • 乡村振兴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实施路径——以天等县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农田友;邓岐杏;唐秀英;农志勇;刘德安;

    为了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教育帮扶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作用,学校通过深入研读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的相关文件,结合帮扶工作的经历和经验,通过调整办学方向、优化专业建设、科学规范备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乡村振兴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举措,促进天等县职业技术学校在管理水平、对口升学、技能竞赛、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衔接提供参考。

    2024年35期 No.1331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5K]
  • 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三堂实践三维联动”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广西玉林农业学校为例

    宁维维;梁丹妮;

    为聚焦乡村振兴背景下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课题组提出“三堂实践三维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广西玉林农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为例,探索实施“教学课堂+田间课堂+创新课堂”三堂实践实训方式、“课证融通+课赛融通+双创项目”三维联动的教学模式,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2024年35期 No.1331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9K]
  • “石牌制”研学旅行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覃文;陈甸;韦靖源;廖道文;

    研学旅行是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方式,目的是让学生在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旅行过程中,进行有深度的学习探究,从而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广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学校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广西的高中学校应该充分挖掘本地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开发更适合校情、生情的研学旅行校本课程。来宾市柳邕高中以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的“石牌制”文化遗产为对象,通过科学设定“石牌制”研学旅行活动校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明确“石牌制”研学旅行活动校本课程的实施原则,以及采取“三段九项”的教学方式具体实施课程教学,取得了丰硕的实践研究成果。

    2024年35期 No.1331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6K]

德育探索

  • “大思政课”视域下中职思政课建设的路径探究——以广西轻工技师学院为例

    王开荣;赵婷;韦小玲;

    “大思政课”建设是新时代中职思政课改革的重要内容。针对当前中职思政课学科建设中存在的课程建设不够完善、思政课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不够紧密、师资队伍建设薄弱等问题,中职学校应加大思政课课程建设的力度、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从而推动中职思政课建设。思政教师应避免采用宣读文件的方式授课,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将思政课理论讲深、讲透、讲活,持续提升开展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

    2024年35期 No.1331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1K]
  •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班级建设的实践

    包丽群;

    班级建设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班级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出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对培养学生的高尚品格、良好品质有积极作用。中职学校班主任应在充分分析学情的基础上,科学设定班级建设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不断丰富班级建设的内容、探寻新的方法,从而不断优化班级建设的途径,提升班级管理能力。

    2024年35期 No.1331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8K]
  • 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365”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林广婷;董子欢;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是关系国家未来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之一。课题组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管理服务交叉融合,以监测筛查、问题帮扶、持续跟踪等三环节为抓手,调查当前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出构建全年无休的“365”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明确在课程与活动、管理与服务、联合培训等环节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并在具体实践中探索贯穿心理健康教育始终的五融合原则,推动中职生心理健康长久、良性、全面地发展。

    2024年35期 No.1331 3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3K]
  • 绿色化学理念融入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与思考

    邱惠锋;

    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绿色化学理念进而发展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也符合教育评价对学生的要求。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绿色化学知识内容,在实验教学中、在实践活动中融入责任意识教育,切实提升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2024年35期 No.1331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6K]

专题一·思维能力提升研究

  • 高中语文教学中发展聚合思维的方法

    胡文馨;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发展聚合思维是深化文本理解、正确处理信息、优化写作表达和提升思维品质的关键。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学会聚焦语境,方向一致,集中力量,始终聚力焦点,能使学生的思维从表层走向深层,更具逻辑性、敏捷性、深刻性,实现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从而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2024年35期 No.1331 49-5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7K]
  • 在高中英语单词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教学实践

    朱勍;

    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是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基石。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单词教学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同时,在当前的教育改革背景下,英语单词教学只是注重单词量的积累和单词的应用是远远不够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高中各学科教学的重要使命。思维品质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英语单词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高中英语教师可以利用构词法发展学生的逻辑性思维,可以通过开展比较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可以借助生活素材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024年35期 No.1331 52-5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2K]
  • 深度学习理论视域下利用思维可视化工具开展高中化学教学的实践——以“化学平衡”教学为例

    赵瑜;

    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是高中各学科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借助思维可视化工具能够将抽象的化学概念形象化,有助于学生直观地理解抽象概念,有利于学生实现深度学习。高中化学教师在教授学科知识时,尤其是在涉及抽象概念的教学时,应该充分、有效地利用相关思维可视化工具实施教学。高中化学教师要了解教学中常用的思维可视化工具的概念、特点和作用,并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思维可视化工具有效开展教学工作,不断提高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

    2024年35期 No.1331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6K]
  • 在中职化学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路径——以“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为例

    方园;

    创新思维是中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学生的素质提升与未来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然而,当前中职化学学科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中职化学教师应该通过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组织开放式问题讨论活动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展形式多样的发散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致力培养符合国家发展、社会进步需求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

    2024年35期 No.1331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3K]
  •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高中信息技术思维型课堂教学探究——以“递归法”教学为例

    邓智杰;王阳;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以其强大的数据分析和自然语言处理能力,为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赋予了智能化辅助教学、个性化学习支持以及交互式学习体验等功能。课题组以人教版高中信息技术选择性必修1“递归法”教学为例,探究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高中信息技术思维型课堂教学的特征及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引导思维互动,建构学科能力;促进自我监控,深化知识理解;推进实践应用,实现知识迁移,推进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2024年35期 No.1331 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2K]

专题二·产教融合研究

  • 产教融合视角下专业群“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探究——以广西华侨学校动漫品牌专业群为例

    梁华;

    培养“双师型”教师是中职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和着力点。作为首批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品牌专业建设单位,广西华侨学校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群)承载着学校示范引领的作用,教师队伍建设一直是其最核心的建设内容之一,建设的成果直接反映了专业群建设的高度和深度。其专业团队从产教融合视角探究专业群“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途径,提出组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教学创新团队、通过“建机制、搭平台、压担子”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建设专业群高水平兼职教师队伍等做法,为专业群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提供可借鉴的做法。

    2024年35期 No.1331 72-75+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4K]
  • 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产教融合“11221”育训模式探索

    唐倩雯;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要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推动校企深度合作,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在“政校行企”合作背景下探索电子商务专业产教融合“11221”育训模式,形成“1”个协同育人中心的校企合作体系,打造“1”支校企互派师资的“双师”团队,发挥教学实训及生产实践“2”个功能,实施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教学实训内容与企业生产项目“2”个对接,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1”个人才培养范式,培养满足行业企业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实践型、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2024年35期 No.1331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3K]
  • 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路径——以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秦金桃;龙菊芳;

    职业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可以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荣誉感,发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综合育人功能,符合国家对人才培养的五育并举要求,具有丰富的育人价值。产教融合为职业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带来了良好契机和资源。基于产教融合与劳动教育的融合思考,课题组以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为例,提出劳动教育与产业、专业、课业、创业、就业“五结合”,落实基地、教材、师资、制度、评价建设的“五落实”劳动教育路径,提升劳动教育效果。

    2024年35期 No.1331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1K]
  • 产教融合视域下劳动教育融入中职中式面点技艺课程的实践探究

    毛永幸;黄喜珍;

    针对劳动教育在中式面点技艺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内容零散、资源不足、与专业课程教学脱节和缺乏科学评价等问题,课题组构建基于产教融合平台的劳动教育保障机制、基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观的劳动教育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校企合作创设多形式劳动场所,构建“多主体、双导师、三阶段、多维度”的劳动教育评价方法,为同类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2024年35期 No.1331 85-88+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6K]

课改论坛

  • 巧整合 妙入境 深拓展——《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教考衔接策略

    李军;

    近年《红楼梦》相关高考真题的考查呈现出三个方向:一是深入分析人物形象,二是理解名著的基本内容和情节,三是综合创新探究名著。《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应注重教考衔接:一是“巧整合”,即将高考真题考点与整本书阅读相结合,明确考点,制订教学方向;二是“妙入境”,依据真题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三是“深拓展”,依托真题深挖《红楼梦》思想内涵,与其他名著、其他学科进行比较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应用能力。以上三个策略,有助于精准备考,助力高考,同时促进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理解,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2024年35期 No.1331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5K]
  • 融中医“望闻问切” 探读后续写策略——以2024年英语高考新课标Ⅱ卷读后续写题为例

    李慧良;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病人病情的传统方法,其突出体现“由表及里”“多元一体”“融会贯通”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是中华民族长期实践的智慧结晶。教师将中医“望闻问切”理念与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策略相融合,以2024年英语高考新课标Ⅱ卷读后续写题为例,指导学生“望”材料,捕捉文本细节信息;“闻”心声,揣摩作者情感变化;“问”结构,设计情节的起承转合;“切”文脉,精雕细刻字句表达,引导学生高效处理读后续写信息,提高学生读后续写的写作能力。英语教师应结合英语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灵活使用“望闻问切”模式,提高学生读后续写题的写作效率与写作质量。

    2024年35期 No.1331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5K]
  • 三阶六步:高中英语读后续写题的突破诀窍

    蒙蔡强;

    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运用“三阶六步”策略指的是,将读后续写教学分为“通读全文,梳理脉络”“从整体到细节,构思情节”“选词造句,下笔成文”等三个阶段,经由“理脉络”“理情感”“解决冲突”“增添细节”“选定主干句式后添‘枝’加‘叶’”“长短句结合撰写续段”等六个步骤,有梯度地逐步发展学生的英语读后续写能力。

    2024年35期 No.1331 9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1K]
  • “三新”背景下手持技术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应用

    梁文倩;

    随着新教材、新课程、新高考的推进,高中化学实验教学面临着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方法改进和思维方式转变等多重挑战。手持技术具备便携、直观和定量测量等特点,将手持技术引入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能够有效应对“三新”改革带来的挑战。高中化学教师可以运用手持技术优化演示实验效果、丰富实验选修课程内容以及让学生操作手持技术支持下的实验,从而提升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2024年35期 No.1331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5K]
  • 大概念视域下手持技术赋能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实践——以“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单元教学为例

    李晓;范斌;

    在大概念教学模式下,手持技术能够通过构建层级清晰的教学进阶路径,引导学生建立更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显著提升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跨学科思维能力。教师应以教学单元为切入点,通过真实情境引入、提出核心问题、完成驱动任务等环节,引导学生生成大概念,在真实情境中评价教学情况。

    2024年35期 No.1331 106-109+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8K]
  • 基于“人地关系”大概念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与实施——以“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教学为例

    黄靖钰;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教材聚焦人地关系及可持续发展,通过翔实的案例,重点阐述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资源安全、生态安全与国家安全的关系,旨在提升学生的国家安全责任意识。以“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一课为例,教师基于“人地关系”大概念及对国家安全责任感培养的作用,开展“人地关系”大概念下的地理教学设计,通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建构任务链、实施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等,培育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和国家安全责任感。

    2024年35期 No.1331 110-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7K]

教学创新

  • 高三数学微专题复习变式教学设计——以“解三角形中的三线问题和任意等分线问题”为例

    罗芳兰;

    变式教学的本质是对相关概念及习题进行变式设计与呈现,引导学生在思维碰撞中洞见,在探索发现中获得体验,进而有效内化相关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科核心素养。高三数学微专题复习变式教学要立足“四翼”要求,围绕必备知识设计例题与变式问题,聚焦理性思维培养,考查学生的关键能力,在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的引导下,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2024年35期 No.1331 115-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0K]
  • 符号表征向多元融合的高中数学教学路径

    庞良;

    当前高中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遵循从符号表征向多元融合的发展趋势。传统的符号主导教学限制了抽象思维的发展,教师要强化多元融合理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知识与理解的多维度融合,以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要推动多维度的教学目标设定、多层次的内容设计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应用,通过标准网络的构建、需求互补的学习联动以及师生间的互动,重构一个系统化的高中数学知识体系。

    2024年35期 No.1331 120-122+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3K]
  •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多类型问题设计的尝试——以“Space:The Final Frontier”教学为例

    蒙翠芬;

    问题是启发学生阅读思维的工具,有利于促成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形成。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课堂教学提问存在缺乏层次感、问题类型比例不均、问题设计太零散等问题。为此,教师应基于多类型问题设计理论,在导入、读前、读中、读后环节设计多类型问题(如展示型、参阅型和评估型问题),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时提问,引导学生高效理解文本内容、把握文本结构、分析文本内容。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应完全按文本的编排顺序设计问题,不应设计脱离文本的问题,不应忽视展示型、参阅型、评估型问题类型的比例和先后顺序等。

    2024年35期 No.1331 123-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9K]
  • 基于全视角学习理论的物理电磁学教学实践

    蓝炯武;

    全视角学习理论强调多角度、多维度理解与掌握知识。全视角学习理论指导下的物理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基于全视角学习理论开展物理教学,应梳理逻辑结构重构教学目标、设置问题驱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开展探究式活动促进知识内化、重现实验过程使定性试验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2024年35期 No.1331 129-13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5K]
  • 问题驱动下高中物理“教—学—评”一体化实施路径——以“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为例

    莫海松;

    问题驱动式一体化教学强调以问题为核心,通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包括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总结反思和评价等三个阶段,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教育工作者提供问题驱动式“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的有效参考。

    2024年35期 No.1331 132-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9K]
  • 开展指向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探究

    韦祥军;

    地理实践教学活动是地理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促进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强化学生地理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课题组探究指向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实践活动,通过开展室内地理实验活动、课外地理实践活动设计,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促进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2024年35期 No.1331 13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9K]
  • 将东盟各国礼仪文化融入中职礼仪与修养课程的实践

    黄子珊;

    随着我国与东盟国家交流的日益频繁,各国间礼仪文化的交流也变得愈发深入。在这种背景下,将东盟各国礼仪文化融入中职礼仪与修养课程的教学中,能够帮助中职学生掌握并理解东盟各国礼仪文化的内涵、分类、共性和差异,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中职学校可以采用“三阶式融入”教学方法实施课程教学:利用短视频引入,让学生初步了解东盟各国的餐饮礼仪,有效落实文化分析环节的教学;通过案例分析和文化比较,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东盟各国礼仪文化的内涵,有效落实情境延伸环节的教学;通过角色扮演和情境体验,加深学生对东盟各国礼仪文化的理解,有效实施模拟实践环节的教学。

    2024年35期 No.1331 139-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7K]
  • 下载本期数据